民间初一和十五有什么讲究(农村说七不出八不归)

农村很多俗语都是有关人们生活中的忌讳,是农村人们坚守多年不会去干的一些事情。不过有些忌讳其实在以前却并不是像现在表现的这么直白,而且意义也有所不同。比如咱们今天说的“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事非”,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咱们来看看!

民间初一和十五有什么讲究(农村说七不出八不归)(1)

“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事非”

七不出,八不归:在现在人们的观点中,认为如果初七出门、初八返家都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容易发生一些祸事。而在古时候,这种说法却不止是这样,所谓的“七不出”指的是男人在外出时必须要办好“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而返回家乡的话,在外面一定不能触犯违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事情,以免给家里带来不好的名声,让家里人受辱。

民间初一和十五有什么讲究(农村说七不出八不归)(2)

初九出门惹事非: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九”都是比较忌讳的,比如老人过寿讲究“明九不可怕,暗九大过天”等等。而在有些地区,人们把初九称为“红煞日”,认为在初九出门必定会有血光之灾发生。不过这种风俗并非覆盖大多数地区,而是普遍存在于土家族文化之中。

民间初一和十五有什么讲究(农村说七不出八不归)(3)

“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事非”是农村的一种的传统风俗,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却是人们对于外出之人的安全的一种期盼和渴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