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中启超班和一中平衡班 佛山高中试水走班制

开栏语 2019年4月底,新高考方案在广东落地,《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确认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佛山三中启超班和一中平衡班 佛山高中试水走班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佛山三中启超班和一中平衡班 佛山高中试水走班制

佛山三中启超班和一中平衡班 佛山高中试水走班制

开栏语

2019年4月底,新高考方案在广东落地,《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确认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对于新高考,佛山市各级教育部门以及普通高中已准备多时,在这个夏天,随着首届接受新高考的学生即将结束高一学习生活进入高二年级,我市高中陆续进入密集调整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适应新高考的实操阶段,校园内外迎来巨大转变。

这场涉及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改革,与社会、政治、经济、学校教育与文化有着极强的互动与关联。择此节点,佛山日报教育周刊开设专栏,记者实地探访校园,走进“新高考”,力求通过多层次多视角扫描新高考改革中的应对之策和思考总结,搭建各方稳步深入推进新高考改革的交流平台。

德胜学校的高一学生在走班课室上课。

与大众熟知的传统文理分科相比,广东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出台的全新“3 1 2”选考模式,产生的高考科目组合多达12种。在考生选择面明显拓宽的同时,高中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全新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走班”上课。

临近高一学年末,佛山三中等多所高中近期已纷纷启动新高考下的“走班”试点,其中,“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12种组合任选”模式成为主流。这批将首届参加新高考的学生,已经做出或是将做出自己面对新高考的第一个选择——选好科目,给自己一张量身定制的课程表。

佛山三中需走班的同学聚集在课室外等候上课。

选科尊重学生个人兴趣

同一个班级,学生们的课表却各有不同;上课铃快响了,同学们纷纷“对表”找到自己要上课的教室; 布置的各科作业,作业本在这个班发,却在另外一个班上交……6月17日,经过精心准备,佛山三中正式开始试行为期三周的“走班制”,高一年级千名学生在“12种组合”里任选组合“走班”上课。

根据该校最终选科结果,12种组合均有同学选择,其中“最受欢迎”的组合是物理、化学、生物,有197人报名;“最冷门”组合则是历史、政治、地理,仅27人报名;单科选化学最多,共有584人,选生物最少,仅461人。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以往大文、大理的分科模式,该校近80%的学生选择了文理混合的组合模式。

“新高考把原来高三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了高一。”佛山三中教学管理中心主任曾武飞介绍,学校选科走班体系的核心理念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学校鼓励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并对照自己的大学专业目标,作出科学理性的选择。

为了配合此次选科,佛山三中从高一开始就开设了生涯教育课程,分别组织多次针对学生、家长的新高考政策宣讲会,以及两次学生选科预报名。在充分了解学生选科意愿后,该校开齐了12种学科组合模式,并且秉着“最大范围地选、最小范围地走”的理念,积极探索“行政班保留、教学班走班”以及“因材施教,分层走班”的“走班”模式。

据了解,自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高中相继启动“走班”试点,并配套推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配备调整、“导师制”“学分制”等多项举措。其中,在顺德区,区教育发展中心根据全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成绩、六个学科选科调研考试等,形成了各种数据对比,为学生提供选科的建议和指导依据。目前,该区已有20所高中陆续启动选科“走班”试点,且与佛山三中类似,“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12种选科组合任选”的走班模式成为主流。

多方式避免班级管理盲区

“行政班与教学班什么关系?“走班”组织形式如何?本已紧张的教学资源怎样合理分配?选科之后,在有限的教室、师资资源条件下,保证课程的有序进行是个大课题。

据介绍,为尽量避免走班带来的班级管理“盲区”,佛山三中的行政班按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分成了两大类,其中根据学生的语、数、英、物理或历史四科成绩组成创新班,进行分层教学;其余则按选科组合类型相同聚合编班。“这样一来,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需要走班,且走班的课时量总占比也比较小,只占学生每周课时的四分之一,在保证校园管理和课堂秩序的同时,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协作精神。”曾武飞表示。

在顺德一中,今年5月初“走班”试点就开始启动。值得一提的是,该校采用的是既分层又分类的走班模式,即走班后继续保留“卓越班”,同时开设偏向文科方向的“领军班”等。“其中,各类重点班班型中还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入校后三次考试成绩综合分为两个层次,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该校教务处主任何训强介绍,走班后,该校每位师生都拿到两张单双周不同的课表,而为了保障“分层走班、分类管理”,顺德一中还在学习管理上进行创新,配套推行导师制、学分制、合作制。试点“走班”近两个月来,上课秩序井然,学生与老师也都迅速适应了这一新变化。

在“12种选科组合任选”的走班模式下,广东顺德德胜学校采用“联动式”的走班方式和“模块化”的排课策略,根据学生“1”科目的选择情况,分出选考科目包含物理的班级5个,包含历史的班级3个,每周走班上课的时间集中在4个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的教学不受“走班”的影响。同时,在保留双一流班的基础上进行走班,该校分层走班比例高达96.4%。该校高中部课程教学部主任沈涵介绍,德胜学校高一分班后,61.4%的学生无需走班上课;36.2%的学生有两个科目需走班上课;2.4%的学生(仅8人)有四个科目需走班上课。科学的课程、班级编排让学生快速适应了高考新模式。

还有部分暂未实施“走班”的高中学校则表示,或将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科优势以及学生选科意向,为学生提供几种“选科组合套餐”,以此减小选科走班的压力。学校将在满足学生意向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学情、教师资源等,形成自己的校本方案。

智慧校园助力新高考

走班制意味着打破传统“学生待在自己固定的班级,等待各科老师来上课”的模式,对学校的硬件、软件配套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德胜学校高一(1)班欧同学课表黄色部分需要走班上课。

在这方面,佛山各所高中都在积极推进课室扩容和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其中,顺德区专项投入300多万元,用以建设学生检测数据平台,为各校走班教学、建设电子班牌等提供专项资金。佛山一中从去年年底已进行选课软件系统的招标,并同步建设配套的电子班牌,扩大教室容量。而石门中学则于去年底率先启用较为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目前正通过“刷脸”的考勤方式以及“电子班牌”系统确保学生“走”到选定的班级。下一步还将对信息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传统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更多灵动教室等。

“目前学校在教室以及师资配备上相对充足,不过一旦出现有老师临时调课的话情况就会比较棘手。”曾武飞坦言,走班后,老师调课将比以往困难,未来一旦新高一学生也开始走班了,对于师资的要求或会更加紧张。而顺德一中目前则通过设置两节公共自习课暂时解决老师临时调课等实际问题。“面对师资问题,除了招聘更多教师以外,由于不同学校的选科情况各有不同,区里也在探索通过全区统筹教师等办法解决这一矛盾。”何训强表示。

除了教学管理、师资紧张等难题,如何让自己的选科契合高校专业组则是学生们面临的难题。据了解,新高考方案实施后,省招生办将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具体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模式将在2021年上半年公布。而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初步汇总,新高考按12个选科组合,各高校录取专业共分为92个门类,有91个门类允许选物理,46个门类允许选历史。换言之,报读物理组合,近99%的门类专业可选择填报;报读历史组合,有50%的门类专业可填报。

但多所已试行“走班”的高中老师透露,由于具体高考专业组对应的选科要求暂未公布,因此学生目前只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普遍认知来选择学科组合,暂时无法确定这一组合能否与志愿高校要求的专业组完全匹配。“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相信一旦高校专业组选科要求确定后,学生选科方向将更加清晰。”有老师表示。

欧同学:走班上课之前,我还担心会有很多课需要走班,那一天的学习生活怎能用一个“乱”字形容。最终课程安排下来,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只有两门课、每周只有4节课需要走班,这比原来预想的要简单得多!此外,真正走班后还发现,每个学科班会有学科组长和班长,老师也很细心负责地监督和上课,政治科还给学科班期末考定了目标,大大增强凝聚力和学习氛围。

相关链接

“3 1 2”模式

我省新高考方案明确:到2021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其中,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按照“3 1 2”的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这意味着,高考考试组合从目前的文科和理科两种,变为改革后不分文理科,选科组合增加到12种。

原标题:佛山高中试水“走班制”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12种组合任选模式成主流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邹婷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