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

导语:同学们,我们接下来学习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汉字:口目耳手。它们都是人体的器官。口代表嘴巴;目指的是眼睛;耳朵用来听声音;“手”是用来帮助你拿东西用的。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1)

孩子们上课

汉字“口”的简单讲解:

在甲骨文中的“口”字,就像一个张开的嘴巴,旁边还有上扬的嘴角。所有口字旁的汉字大部分与嘴巴相关,比如:吃、喝、叫、叹、鸣等。现在“口”的延伸含义用的也是十分广泛,比如港口:有进入流出的之意。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2)

大嘴巴

“口”字相关小知识:

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它的意思就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就会导致生病,说话不够谨慎或乱说话就会导致灾祸。而有关口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心直口快,脱口而出,异口同声。我们造句子:在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了上来。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3)

异口同声回答问题

“口”的规范书写:

书写“口”时记住三个字就可以了:“梯形口”。就是在写这个汉字的时候,写成一个倒梯形的形状,上宽下窄,这就要求我们写竖画的时候,向内斜。“口”字常见的书写错误是:过于板正,显得很刻板,没有灵动性。写得过于扁,没精神。看下面图片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4)

“口”规范书写

“目”字简要介绍:

“目”的古字形像人的眼睛,外边轮廓像眼眶,里面像瞳孔。本义指眼睛,引申表示看。以“ 目”为偏旁的汉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视觉有关的器官,比如汉字眼、睛、瞳。第二类是与视觉有关常见的是一些动词,比如:看,盯,睹,瞻等等。与“目”字有关的成语那就很多了如:目不转睛、光彩夺目,赏心悦目等等。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5)

“目”的规范书写:

“目”字在书写时有3点需要注意。第一:每个横间距要相等。第二:框里面的短横不要与右边的竖搭接上,留点距离。第三:左边的竖稍稍比右边的竖短一些,显得这个字更立体。常见的错误是1.太扁。 2.搭接出现错误。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6)

“目字”

“耳”字的简单讲解:

“耳”是个象形字?有些同学问什么是象形字?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汉字本来就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相同。你看汉字“耳”的外观,是不是与耳朵的形状相似,这就是标准的象形字。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7)

“耳”字演变

耳朵是一个听觉器官,它位于脑袋的两侧,也引申指像耳一样的东西。比如常说的耳房,耳门。(就是主房屋旁边加盖的小房屋,小门等),非常的形象。当“耳”用作动词时有“闻”“听”之意。常见的成语有:交头接耳,面红耳赤。造个句子,小明和小朋友为了一个数学题吵得面红耳赤。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8)

耳朵

“耳”的规范书写:

我们在书写“耳”字时,它需要注意的是,横间距要相等,像小梯子一样。“耳”字常见的错误是“耳”两竖之间的距离没有把握好,过宽或者过窄。请看下面的图片。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9)

汉字“耳”

汉字“手”简要讲解:

“手”的古汉字,像是五指伸开的样子,也像一根树枝。“手”作为汉字重要的部首,常写作“扌”。用“扌”做偏旁可分为名称和动词两类,比如名词:拳、掌、拇、指。动词如:握、持、打、攀等等。汉字“手”成语举例子:情同手足:关系如手和脚,一日也离不开;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比如造句: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原本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最后因为各自的利益而弄得骨肉相残。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10)

“手”的规范书写:

“手”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笔“撇”(有头有尾)。顿笔写撇,力度由轻到重慢慢抬。“手”字常见错误:竖钩太直,要略微有点弧度。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11)

“手”

本期好书推荐:小学生凹槽练字帖

本期咱们结合小学生的实际书写情况(控笔不稳),来推荐孩子们非常不错的小学生凹槽练字帖。很多孩子们写字笔画不稳,写字不成形,出现这个原因是没有一个规范书写的方法,再加上缺乏大量的练习造成的。这本凹槽练字帖能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改善这一缺点。此练字帖还有一个优点:它是采用米黄纸张,不易伤害孩子们的眼睛,保护孩子们的视力。想提高孩子们练字水平的家长抓紧来订购一套吧。

小朋友学汉字技巧步骤(小学生汉字规范教学干货)(12)

学习资料推荐。

好了朋友们,今天的汉字分享和好书推荐我们就到这里吧,希望您每天进步一点点。下篇文章我们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