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宜居区域(宜居之路且看北京实践)

北京宜居区域(宜居之路且看北京实践)(1)

衣食住行,桩桩件件都是民生大事,也都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以住为例,近些年,北京持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动了一大批老楼颜值提升、气质提高,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通过此项工作,也有力展现了北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实践。

在满足群众居住需求上,北京的务实工作和创新举措有很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据北京日报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累计确认改造433个项目,涉及511个小区、3646栋住宅楼,34万余户居民,累计新开工317个项目,完工105个项目。在2022年初的实事项目中,提出完工100个小区改造工程。截至2022年11月初,市属老旧小区新开工201个、完工10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完工110个,在施98个。同时,老楼加梯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市新开工电梯1217部,已完工368部。老楼加梯工作提前并超额完成。随着越来越多老旧小区实现颜值气质的双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也获得了宜居的幸福感。

各项数据生动地展现了北京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中取得的成效,有力展现了北京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实践。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北京全力聚焦民生需求,精准聚焦民生诉求,深入推动民生各领域事业建设发展,为人们的生活营造了更加舒心优质的城市品质和氛围,比如,为更好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北京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提升等方面采取实施了众多工作,让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比如,为更好满足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北京围绕“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加快构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等等。各项举措的持续实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便利、新惊喜,也让城市为民服务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美好的城市,幸福的城市,归根结底是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是民生事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新的征程上,北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践行以为民为中心的思想,持之以恒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力争用更大的努力、更实的工作、更新的机制,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未来,我们相信,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北京将不断推出新的做法、形成新的经验、取得新的成效,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多的惊喜和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