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历史人物(李光地人文)

因为我是福建泉州安溪人,而且很荣幸我也是一名榕村学子,高中就读于有贤良祠的俊民中学,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说我知道的一些关于李光地的事物,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

李光地历史人物(李光地人文)(1)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李光地故居位于湖头镇中山街,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经清初扩建重修,前后三进,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被称为“大宗祠堂”,乃湖头李氏祀先祖、明宗规、行族事的所在地,春秋两祭,祭祀规模盛大。庙内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进大厅厅前悬挂“夹辅高风”匾额,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赐;厅中高悬“急公尚义”匾额。第三进厅堂前横挂“鸣臬闻天”匾额,为正统年间宰相叶向高题赠;厅堂后侧悬挂“保世滋大”匾额,疑为李光地所题。庙并有许多金碧辉煌的柱联,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88年,李氏家庙经海外族亲李氏昆仲献资修复,现焕然一新

李光地历史人物(李光地人文)(2)

新衙,又名昌佑堂,在湖头镇湖二村。始建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府第,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五进庭院,双护厝,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门庭广阔。东巷北端入口处,早建报官亭和报房,门亭联为“赞元重万国,高志局八区”。二进厅堂悬挂明清职官像。大门一联:“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

贤良祠,位于湖头镇湖四村的俊民中学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新衙、李氏家庙)。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其地原榕树成荫,又名“榕树书屋”。雍正十一年为表彰李光地改易今名。祠三进,占地约1000平方米。正堂宽深三间,厅堂内外环墙嵌大理石,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巡子牙河建坝诗》等诗文。祠右有石构碑亭,立碑一方,镌刻雍正《谕祭文》,赞扬李光地“学问优长”、“一代之完人”。祠前后有小桥流水,南面为临水轩、荷池,夏日荷塘月色,柳树干条,意境幽美。祠于1990年由族侨依古例重修,碑刻十分丰富,是研究康熙书法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李光地历史人物(李光地人文)(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