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思乡古诗(悲愤诗是蔡文姫写的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首五言诗)

《悲愤诗》是蔡文姫写的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首五言诗,郭沫若也对其评价极高。

中国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的

哪些轶事趣事系列(334)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 ……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悲愤诗》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识,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大文学家蔡邕,她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对书法、文学、音乐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中国古代五言叙事诗有两大名篇,内容都非常深刻,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就是《悲愤诗》,相传为汉末杰出女诗人蔡琰所作。

蔡文姬16岁时嫁于河东的才子卫仲道,不久因病亡故,她便回到父亲家中。汉献帝兴平年间,天下大乱,她被胡骑虏去,嫁给南匈奴左贤王,留胡十二年,并育有二子。

曹操蔡文姬到才学,派使者去匈奴,以金璧赎回,并做主将其重嫁给比她小十多岁的陈留人董祀。后来董祀犯法,曹操欲杀之,蔡文姬得知后,在严寒和暴雪中,裸露着双脚跑到相府求情,以其父亲的藏书作为交换,终于换回了丈夫的一条命。

她因亲身遭遇了丧乱,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自叹不幸,写下了《悲愤诗》以寄意,感情真挚凄惋,读之令人泪下。

悲愤诗共108句,共计540字,是文学史上第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叙述蔡琰亲身经历。

诗人首先述说汉代末年时局混乱,董卓逼迫汉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孙坚、曹操等起兵讨伐董卓。董卓部将李傕兵败掠夺陈留郡,蔡琰在此时被虏入关。其后,兴平二年,李傕与南匈奴作战失败,蔡琰又从李傕军中转移到南匈奴军中,被虏至平阳,她亲身体会到百姓的痛苦和自身的不幸遭遇。接着写自己在胡中怀念家乡的感情,再写自已被赎回的经过以及和孩子、朋友们诀别的情况。

最后几句,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优终年岁,便是沉痛心理的写照。战乱加在人民身上,尤其是妇女们身上的灾祸,是极其悲惨,在那个时代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郭沫若曾感慨蔡文姬虽然多才多艺,却饱受颠沛流离的痛苦,她的归心似箭,同曹操爱惜人才、力修文治的性格特征相辅相成。郭沫若还根据蔡文姬的故事写了一部以《蔡文姬》为剧名的话剧,深受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蔡文姬的思乡古诗(悲愤诗是蔡文姫写的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首五言诗)(1)

蔡文姬的思乡古诗(悲愤诗是蔡文姫写的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首五言诗)(2)

蔡文姬的思乡古诗(悲愤诗是蔡文姫写的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首五言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