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育红班】

记得自己应该是1986年上的育红班。当时的学校极其简陋,桌子都是用石灰板搭建的,板凳更是每个学生从自己家里带过去的。记得爷爷还在自己的板凳后面清楚地写上“李*捷”三个大字,以免拿错了板凳。应该是上了育红班半年左右,直接就上一年级了。在育红班什么都没学到,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最后,一气之下,爷爷把我的名字改成“李*杰”,原因很简单,好写。就是这个“杰出”的“杰”字,开始了我一段并不杰出的人生!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1)

曾经怀念的小学

关键词二:【玩泥巴】

小时候可玩的东西太少了,都是一些自制的土特产。

泥巴随处可见,添加少许水,便可化烂泥为神奇,制成各种各样的玩具。最原始且不带任何科技含量的就是摔泥巴。至少两个小伙伴一起玩,把泥巴捏成碗状,碗底要捏成很薄的一层,然后翻转后摔在地上,碗底的薄层受气体阻力自然爆开,这个爆开的缺口或大或小。可玩性就在这缺口处,每每摔之前都要喊“南来的,北往的,都来看看这不响的”,大了才明白这里的“不响”是谦虚,明显采取了欲扬先抑的修辞手法。摔在地上,谁的缺口大,另一个就要把自己手里的泥巴按照缺口大小给对方补上,所以呀,缺口大的最后会抱着一大推泥巴回家,输没了的竟也会以为泥巴是什么主贵东西,哭个不停。借用一句话,不在乎泥巴的多少,关键是丢不起这张脸。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2)

玩泥巴

还有一个跟泥巴有关系的就是“印模”。所谓的“模”就是买来的月饼大小的熟泥巴,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老虎狮子了,悟空八戒了等,已经烧制好了,因此也结实得很。买来后,自己再用泥巴反印出来进行后加工。人家的是凸起的,自己反印的肯定是凹陷的,印出来之后摆在自家的窗台上晾干。到谁家去玩,谁家窗台上的模子多,定会引来小伙伴羡慕不已的唏嘘,佩服人家从小就养成了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3)

印模(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关键词三:【酸梅粉&乳皮花生】

小学三四年纪的时候,姐姐已经上中专了。每到周末回家,都要给我们几个小的买酸梅粉和乳皮花生。乳皮花生现在还有,只是外层新添了很多新的调料,但再也找不回原来的味道了。酸梅粉嘛,好像已经销声匿迹了。很小的一袋,里面是灰白色的粉状东东,还有一个很小的勺子,勺子把上还有很多图案,舀一勺放到嘴里,酸酸甜甜煞是好吃。现在再看,电视里宣传的什么“酸酸甜甜就是我”的玩意,简直就不是玩意,见鬼去吧。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4)

酸梅粉的小勺子

关键词四:【偷苹果&偷栆&偷地瓜】

小时候,村子旁边有个果园,临近苹果熟了,就是我们最好的作案时机,一般会选在中午过后大家都午休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分头作业,为什么不一起呢,这有讲头。果园隔不远就会有看苹果的,就是防止我们这样的去偷,分头作业,只要偷上几个作鸟兽散,看苹果的没法追,只要任何一个成功,大家都有苹果吃。得手后,飞窜到外面的玉米地里分赃,神不知鬼不觉,实在是高。记得最糟的一次是我们几个在玉米地会合后分享美味的时候,被人家逮个正着。三个小伙伴一起被看苹果的人叫着游街,现在想想,真是毫无人权可言。游街倒不可怕,关键是丢父母的脸,回家免不了一顿揍。

可偷得,还有大枣,地瓜,西瓜,总之很多。尽管自家有时候也买,就是没有偷来的香。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5)

果园

关键词五:【澡洗】

城里人叫洗澡,我们小时候叫澡洗。

村旁边有条河,每到夏天,河水就会涨起来,几个小伙伴闲来无事,吃过中午饭就到河里去,一泡就是一下午。那时候的河水很清,河草很旺,河鱼很多。甚至在河中央闹腾一番后,沿着河边摸,随时都能在河逢里面摸出几条小鱼来。在河里洗澡当然不安全,往往都是偷偷摸摸的来,偷偷摸摸地回去。也不知谁发明了一种手段,就是回家后家长会在我们的胳膊上用指甲划上一道,如果这道痕迹发白且痕迹清晰,那肯定是去河里澡洗了,此手段果然屡试不爽,多少遏制了我们澡洗的次数。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6)

澡洗

关键词六:【世界末日】

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流行起来的,就是说1999年地球会爆炸,那就是世界末日了。

那时候晚上还上晚自习,闲着没事,几个小伙伴就会讨论世界末日,那个说得真切呀,就好像自己真的是预言家,还能明确到几点几分甚至几秒。听了这些预言,惶惶不可终日。1999年呀,才二八妙龄就要遭遇世界末日,简直就是惨绝人寰的事情。

关键词七:【人间大炮,一级准备……】

遇到打架的时候,往往先会这么喊一嗓子。小时候的科幻片,简直太精彩了。《恐龙特级克赛号》现在看来,绝对的奥斯卡奖。那句“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也不知道鼓舞了多少人的人生斗志。当时的动画片《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天书奇谭》现在看来都不失为一部好作品。记得中央一套那时中午12:00新闻之后直接就是动画片,这样的节目编排,曾经给多少吃过午饭还未上学的儿童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欢乐。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7)

恐龙特急克塞号

关键词八:【歌本%贴画】

当时有个歌本,不亚于现在出版了一本书,都会受到万人翻阅。

有什麽好歌曲,一定会通过收音机或者录音机好几遍地听,听一句记一句,然后誊到歌本上面,谁的歌曲多一定会受到万人爱戴,尽管里面与实际歌词有时候相差甚远。歌本里面单是歌词太单调,上面再贴上点贴画,都是一些当时的热门剧,《新白娘子传奇》、《绝代双骄》、《陆小凤》等应有尽有。这样,诗情画意的歌本就完美了。现在,我还珍藏着那时候的歌本,不是纸张,而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8)

诗情画意的歌本

关键词九:【雷龙】

一块钱六个板,几乎是中学之后的口头语。

游戏机到底是什么时候传到我们那里的,无从考究,只知道每天放学后就进游戏厅玩“雷龙”,也叫“雷电”,就是射击类游戏。什么叫销魂,那才叫销魂。小伙伴见面第一句就问,打到第几关了。不玩游戏机,那就是脱离了群众,脱离了时代,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游戏倒好,只是严重影响学习,上课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子弹。游戏通关了,考试也不及格了,好在自己把控能力还强,能够适可而止,还算没有荒废学业。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9)

回味游戏

关键词十:【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时候每到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准备节目到镇礼堂进行汇演。

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节目少不了我的。那时候过儿童节必穿的服饰就是蓝裤子白衬衣,这样的搭配简直就是帅呆了。最出丑的一次是汇演的时候我和一个女生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本来排练的时候好好的,可是正式演出了竟然紧张起来,我唱的第一句就明显起高了,结果到了最高潮“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打死也唱不上去,扯开嗓子往上唱,竟然导致话筒遇到高音“嗡嗡”的响了起来,顿时惊动四座。当时也觉不出丢人,自以为风光得很,唱完之后还死皮赖脸地问老师唱的可以不,老师碍于面子说还可以,就是这个可以,奠定了我以后狂热的KTV生涯。

六十年代的标题(80年代孩提时的关键词)(10)

大礼堂汇演

童年记忆,你还有哪些值得回忆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