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论语述而三)

《论语·述而·三》原文及解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论语述而三)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论语·述而·三》

原文及解读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一节在孔子《论语》里非常非常之重要的一句。非常非常核心的一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一句就是孔子学术思想的中心。

同时回答了孔子到底教了些什么的问题。再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四个字:道德仁艺,不是道德仁义。

在前面的解读中,我们发现,《为政》篇,大篇幅的讲了德,《里仁》篇大篇幅的讲了仁,《八佾》篇大篇幅的讲了艺。

除此之外,《学而》讲学问。《公冶长》,《雍也》大部分也都是对学问,仁、德的一些论述,鲜有提到道的。

这个道,只有在《里仁》篇和《公冶长》中偶尔出现。《里仁》篇中第一次出现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在《里仁》篇中说:早上得道了,晚上死了都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可以看出,这个道是高于“仁”的境界。孔子并没有解释道是什么,而是说:一个有志于道的人,却害怕吃不好穿不好,这样的人我是不会和他谈道的。前面的视频和文章中我做了详细的解读,这里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

《里仁》篇中第二次出现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又一次说明道是高于仁的一种境界和修养,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没有得道,谁也和你说不明白,说了你也一定不会相信,反而阻碍了智慧,真的得道了,就可以做到拈花一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忠恕不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的道。所以曾子没有和其他门人讲这个道,是因为他们的程度不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前面的视频和文章。

后面,在《公冶长》篇中,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一句话用子贡的话直接证明了,《里仁》篇中,我们解读的除曾子以外的门人,没有办法和他们谈道的原因是他们的程度不够。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翻看前面的文章和视频。

到这里,我们就看出来了,这个道是天道而非人道,因为天道远,人道迩。所以,距离人类知识程度太远的天道就不在《论语》中讨论。

《论语》中探讨的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人道,而人道最主要的就是德,仁,艺。但是为什么要志于道呢?就是要立志达到,希望能实现这个人天道的境界。

关于孔子讲天道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易经》的《系传》,孔子关于天道的思考和认识在里面几乎都能找到答案。

以后有时间我也会做一个《易经》的专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学习。敬请关注。

据于德,依于仁。大家可以去看《为政》《里仁》两篇,那里有详细的解读。文章和视频我都有做,想一起探究的可以留言,看到了我会第一时间回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看艺,这个艺,是六艺,尽管《八佾》中说了很多,但这里我还要再简单说两句。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礼,就是文化,《八佾》中我们有讲了很多,包括政治的、哲学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

乐,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等,甚至现在的影视剧都是孔子的乐的范围。

射,我们在《八佾》中也有提到,包括军事、武功,不但是字面上射箭的意思。

御,驾车,驾船,在古代就这两种,如果在现在,开飞机,开宇宙飞船都算。

书,这个孔子说的文学和历史方面的。所以在《学而》篇中,第一次出现学的概念,既不是学习,也不是文学,这个文学只是六艺中书的一部分。

数,就是科学方面的,包括算数,数学等。

到这里,大家就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个艺讲一下,一是因为《论语》前面的篇章没有细致讨论过。

二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古代,我们艺的范围如此之广,并没有细分。按照现代的观点,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科了。

三是让我们对孔子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知道孔子都会些什么。

最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看到孔子的学问:道为生命之最高追求,德为立世之根本,仁为心安之所在,艺为安身立命之要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