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摩研讨(电影此生有约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4月27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协办的“电影《此生有约》观摩研讨会”在中国电影人之家顺利举行。

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虹子,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牛彤,中国电影协会电影摄影工作委员会会长梁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中央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电视系党总支书记、教授武亚军,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电影创作部主任林丽宁,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弛等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董事长、电影《此生有约》编剧、导演杨涧华,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总经理、电影《此生有约》总制片周晓燕,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副总经理,电影《此生有约》总统筹吴非等片方主创代表参加会议,该研讨会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主持。

专家表示该影片通过一根扁担作为串联,用鲜活的影像和丰满的人物,讲述三代乡村教师群体在非常艰苦条件下薪火相传,表达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代代人共同在为乡村教育奉献和牺牲,描绘乡村教育几十年的演变,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变化,在台词、美术和表演上都力图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影片以情动人,直击人心,歌颂平凡英雄,充满正能量和人性光辉,以可信可亲可敬的时代楷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与会专家也为该影片在剧作结构、角色塑造、摄影音乐和宣传发行等角度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片电影《此生有约》的主创介绍了影片的创作情况,表示该影片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和炫酷的技术,也没有什么炫目的表演,都是从人物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出发,传递着创作者真诚和朴实的本心。该影片是根据“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的真实事迹改编,主要讲述了三代乡村教师,信守一个承诺,坚守一所山村小学,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扎根深山教育讲台,坚持通过教育改变山村孩子未来的故事。

该影片是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重点扶持作品,由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出品,具有浓郁年代感的现实主义风格,为创作该影片,剧组最终选择在林州的太行山深处,一个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山村主要取景拍摄,同时修复了一座已经残垣断壁的学校,一些道具是从废弃的杂物中捡拾回来,而演员的服装不少是从农民家里搜寻来的。为追求真实感,该影片主要演员在大山深处采风,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并苦练河南方言,最终在外貌、语言和神态上与当地山民非常接近,在将中原文化融入该影片的电影原创音乐之后,使得这部电影具有了非虚构性故事片所特有的乡土味道和地域特色。

据悉,电影《此生有约》历时三年拍摄完成,先后获得第11届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提名”;第七届意大利费拉拉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2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等十多个欧美著名国际电影节的相关奖项,将于6月28日在全国公映。

电影观摩研讨(电影此生有约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1)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