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逝世纪念日(谨以茅盾先生的书法)

文:乡河鱼

40年前的3月27日,一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去世。而就在他去世前的10多天,他捐出自己的稿费25万元,设立茅盾文学奖,以奖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创作。

茅盾逝世纪念日(谨以茅盾先生的书法)(1)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茅盾虽逝,但茅盾永在!

“茅盾”的来历

茅盾先生原名沈德鸿,而我们熟知的雁冰,只不过是他的字号。

话说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失败后,苦闷的沈德鸿创作出了小说《幻灭》,但多次投稿没有出版社敢刊登。

后来他在稿子上随手署上“矛盾”的笔名,投给了《小说月报》。当时的编辑叶圣陶很欣赏这件作品,但他认为“矛盾”过于尖锐,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合适,于是自作主张改为“茅盾”,对此沈德鸿也十分认可,以后就一直沿用下来。

茅盾逝世纪念日(谨以茅盾先生的书法)(2)

“沈德鸣”练字

关于茅盾先生练习书法,还有一段趣事。

1913年,沈德鸿报考北京大学。发榜时,自认为考得不错的他,却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

但此后不久,懊恼不已的他,却收到一北京大学寄来的“沈德鸣”的录取通知书。

他跑到报名处一查,才发现,由于自己书写潦草,将“鸿”字写得像个“鸣”字,让工作人员产生误解。

茅盾逝世纪念日(谨以茅盾先生的书法)(3)

从此以后,茅盾先生开始苦练书法,一笔一划,再不敢有丝毫马虎。(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

文人书法

大家先来看看下面这件茅盾先生的作品,是否感觉有点“面熟”?

茅盾逝世纪念日(谨以茅盾先生的书法)(4)

对,其风格与启功先生有几分相似。

茅盾逝世纪念日(谨以茅盾先生的书法)(5)

(启功作品)

和启功先生一样,茅盾先生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法:笔画略细,中宫紧收,撇捺开张,舒展浪漫。

当然,茅盾先生并不是一名书法家,我们没有必要按照专业书法的标准去评判其作品。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茅盾逝世纪念日(谨以茅盾先生的书法)(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