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档案(蒋经国的母亲一生未得到丈夫的爱)

1938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公历12月12日),日寇飞机轰炸溪口,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被炸身亡。蒋经国接到电报后火速回家,并在悲愤中写下了“以血洗血”四个字并立碑,向侵华日军表明抗日决心和仇恨。但是,很遗憾,这4个字对于蒋经国来说却未能实现。

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档案(蒋经国的母亲一生未得到丈夫的爱)(1)

不幸的家庭一定各有各的不幸

毛福梅(1882—1939),女,奉化岩头村人。1901年与时年14岁的蒋*介*石成亲,一生勤劳贤惠,辛苦持家,支持蒋介石求学从军。1910年生下蒋经国,1927年与蒋介石离婚。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把这句话改过来也是一样的,幸福的男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毛福梅比蒋大5岁,蒋14岁时娶了。毛家是当地的望族,虽是父母包办,但在那个年代的里婚姻基本如此,而缠足的毛福梅也在这个细节里,决定了她一定是一个被旧式封建婚姻主宰了的女人。尽管蒋当时在婚礼上还闹笑话,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不是没有幸福的可能。所以,她心甘情愿地做蒋的“大姐姐”,在生活上对他百般照顾,也时刻关心他的学业。甚至,在蒋赴宁波赶考时,还学婆婆的样子,天天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祈祷,求菩萨保佑蒋蟾宫折桂,衣锦还乡。

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档案(蒋经国的母亲一生未得到丈夫的爱)(2)

然而,问题是蒋毛福梅总是看不顺眼,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断找她的麻烦,甚至还不愿意与她同房。蒋去日本留学时,蒋母以死胁迫,蒋才才勉为其难。1910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凌晨,毛福梅分娩,婴儿呱呱坠地,为个婴儿后就是后来的蒋经国。蒋听说后非常高兴,前来与毛福梅,大家都说这下好了,这桩婚姻能维持下去了,但蒋却有着自己的打算,根本没想与毛福梅白头到老。

不白头就不白头吧,有个儿子也是个希望。蒋经国自幼聪明过人,4岁能背唐诗,12岁入县城就读,每回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蒋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1920年,将儿子弄到了上海有名的万竹小学,并委托在上海经商的陈*果*夫予以照料。1925年,蒋又突发奇想,要送儿子去苏联留学,毛福梅不答应,但没有办法。临别时,蒋经国对母亲说:“妈妈,你放心,我不久就会回来的。”可是这一去就是漫长的13年。

儿子走了,蒋也真正发迹了。1927年,他回到家乡溪口,为与宋结婚,向毛福梅提出离婚。毛福梅坚决不同意。蒋无奈,舅父母出面调解,最后以毛福梅“离婚不离家”为条件达成协议,双方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档案(蒋经国的母亲一生未得到丈夫的爱)(3)

所有人和侵略者都有国仇家恨

虽然,蒋对毛福梅的日后生活作了妥善、周到的安排。采取了离婚不离家的办法,让毛福梅仍住在老宅丰镐房,生活费仍由蒋供给,依然承认毛福梅是蒋家的一个成员。但是,在那个年代里,一个女人被丈夫抛弃,是很被人瞧不起的。毛福梅背后遭人嘲笑和奚落,只好上寺院,进庙宇,烧香拜佛,来寻找精神寄托。除此,毛福梅唯一的盼头就是儿子蒋经国,但远在他国的儿子直到1937年才带着苏联籍儿媳妇芬娜(中国名字蒋方良)和孙子回到祖国。这段时间,毛福梅的痛苦自不待言。

蒋经国从小生活在母亲身边,和母亲有着非常浑厚的感情。一见到母亲,蒋经国叫了声“妈妈”,就扑通一声

跪了下来,抱住母亲的双腿,失声痛哭。毛福梅一时悲从中来,10多年的牵挂与思念华侨满肚子心酸,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搀扶起跪在她膝下的儿子和儿媳,才把孙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才破涕为笑。

毛福梅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规矩的人,因为蒋经国与蒋方良虽在苏联结了婚,但没有举办婚礼,她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为儿子、媳妇补办婚礼,而且要按旧式婚礼的仪式行事。蒋*介*石拗不过,只得依从她的安排。于是,她让人给蒋经国赶制了长袍马褂,让新娘戴上了凤冠霞帔,在家里举行了隆重的拜堂仪式。她坐在披着红毡的太师椅上,接受儿子、媳妇三拜九叩的大礼,随后喜气洋洋地望着儿子、媳妇,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档案(蒋经国的母亲一生未得到丈夫的爱)(4)

按理说,过门的媳妇在这时已经熬成了婆,但幸福的生活对毛福梅来说过于短暂。蒋经国最先被安排老家读《孟子》、《曾文正公(曾国藩)家书》这类的古书“补课”,但没多久就奉命到江西省任职,又和母亲分别了。蒋经国不忍心,将母亲接去同住,但没待见天,母亲便以住不惯为由,坚持回到老家。

1938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这天,天上布满了乌云。6架日寇飞机轰炸溪口,敌机以蒋家故居“丰镐房”和“文昌阁”为主要目标,开始狂轰滥炸。毛福梅从丰镐房后门逃出,本已逃过弄口,但忽然想到房门没有上锁,就转身回去锁门。等她再走出弄口,却碰上日机扔下的炸弹……敌机轰炸结束后,避难的人都先后回来,但却不见毛福梅了。蒋家及周围群众四处寻找,还是不见踪影。随后,大家发现后门边有被炸倒的墙头,立即雇了20个民工点起灯火挖掘,第二天才发现一具女尸,只见大腿断裂,已经死亡……农历十一月初四,,蒋经国接到这样急电:“母亡速归!”

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档案(蒋经国的母亲一生未得到丈夫的爱)(5)

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自己愿望

蒋经国日夜兼程赶到溪口,急忙下了汽车,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母亲遗体边,猛地跪倒在地上。在为母亲挖墓穴时,他一边挖一边哽咽道:“妈妈,您生前最爱这个地方,若您老九泉有知,也必乐意。”接着,他愤笔书写了“以血洗血”四个大字,嘱人刻石立于母亲罹难处,其意发誓向日寇报仇雪恨,以血洗血。

但是,蒋经国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日寇杀了蒋经国的母亲后,仍不甘心,由潜伏在溪口的日本特务密报,蒋经国在为母亲做七七时,再次对溪口进行了轰炸。这次,蒋经国虽幸免于难,但广大乡民受害惨重。1941年4月,日军占领溪口后大量修筑碉堡、炮台等军事设施,残杀百姓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

当年,毛福梅因为身份很难说清,葬礼没发讣告,也没在报纸上发表消息。这对蒋经国来说,很难接受,但也没有办法,无可奈何。直到1947年冬,蒋经国回溪口为母亲重新补办了安葬仪式。此时,他曾亲自书写的“以血洗血”石碑,已被曾经攻占溪口的日军捣毁,但进入故居,却见自己泣书的石碑仍在原处,十分惊异,旁边的知情人告诉他,此碑系他人重做代立(现存于溪口文昌阁小洋房内),他听后点头微笑,十分高兴。

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档案(蒋经国的母亲一生未得到丈夫的爱)(6)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在家乡溪口的蒋经国怀着沉重的心情,祭扫了祖坟及母亲氏坟墓。在4月25日的日记里,写下了他临行前的离别情:“……极目四望,溪山无语,虽未流泪,但悲痛之情,难以言宣。本想再到丰镐房探视一次,而心又有所不忍……天气阴沉,益增伤痛……溪口为祖宗墓庐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 他没有再到丰镐房向母亲原住的地方作别,是他怕触物生情,倍添感伤。

就这样,蒋经国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他去了,却将他的母亲遗弃在家乡。据说,他在世时,常常思盼回返家乡,再看一眼母亲的坟墓……而我们在写段文字时,无意发现毛福梅去世的日子1938年12月12日,多少有些特别——要爱、要爱!(文/路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