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代表晋商还是徽商文化(乔家大院的兴起源自乔致庸)

乔家大院代表晋商还是徽商文化(乔家大院的兴起源自乔致庸)(1)

古代真实的晋商

乔致庸成为晋商的代名词

一说到晋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乔致庸。其实明清时期晋商是扎根于农业经济基础上商品交换的实践者,他们也做与官府相结合的买卖。后期开始承担税负,发展“票号(钱庄)总而言之它是离不开农业经济这个范畴。更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环境。而他们在清朝末年逐步衰败也是工业经济崛起,农业经济体系完败的必然!

乔致庸可以说是晋商的代表人物。乔致庸(公元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省祁县人。乔家第四代掌门人,著名的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中国清朝末期山西晋商的代表人物。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弃文从商接手家族生意,在他的艰辛努力下,乔家的生意日渐兴隆,至清末乔家已经在全国各地拥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茶庄达235处,资产达千万两白银。在当时国弱民贫的条件下,乔氏家族的商业贸易活动能够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实属不易!然而对于晋商而言,缺的就是延伸到全国各地的体系或者说商业网络,各自为阵与联合运作效果绝对不一样。也许乔致庸买卖做的很大,名声也响。但是在整个社会重农轻商的氛围以及特别讲究“乡望”的习俗下,晋商毕竟没有发展成为全国统一的商业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手工业作坊之生产方式是没有任何优势与工业生产规模化去抗衡。晋商的衰落与沿海地区新型民族资产阶级,卖办资产阶级的崛起无不肇始于此!

乔家大院代表晋商还是徽商文化(乔家大院的兴起源自乔致庸)(2)

乔家大院完全白手起家

父母双亡的苦命家庭

乔致庸出生于一个商业世家,他在14岁(公元1832年)父母因病双双离世,他与大哥乔致广相依为命,大哥是既当爹又当娘并挑起了家庭重担(包括生活、生意及生存)。乔致庸从小聪明伶俐,并且特别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儒家思想书籍。乔家大哥对乔致庸是报有希望——希望乔致庸能够给祖宗增光添彩走上仕途,以达到当地之“乡旺”的目的,乔致庸非常争气,没多久便考取秀才之位。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天不随人愿。房漏偏逢连阴雨!大哥乔致广由于受到两方面的打击:一、南方太平军的起义断了乔家的茶路,二、北方的捻军的起义断了乔家的财路。一时难以承受,大病不起便离开了人世。丢下一个“烂摊子”无人收拾,乔致庸被逼无奈只好放弃自己美好的“前程”,走上了经商之路。可能是自己从小爱看书,学到的知识比较多,所以,乔致庸待人非常谦和,更讲究诚实守信,始终采取“以德经商”之宗旨。他一生做了很多善事,这与他从小学习儒家思想,注重思想品德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儒商与奸商的根本区别在于:儒商讲究“良心,这是一个商人道德品质高尚的具体表现。而不讲“良心”之人道德品质如何就不必多说,他们有可能为了不义之财而弄虚作假,更严重者会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老百姓,“良心”都不要了,其他就无所畏惧!

在乔致庸秉持诚信与“以德经商”正确理念指导下,而且在他苦心经营下,乔家的生意逐渐恢复了生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到清末(公元1900年)乔家的资产据清朝户部估算达千万两银子。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乔家的商业贸易活动能遍布全国各地,这没有敏捷的经济头脑及相当的耐力和坚韧不拔的韧性是不可能的。清朝同治年间清政府的衰败迹象越来越明显,这时乔致庸满载而归“金玉满堂”荣归故里,开始大行土木,修建豪宅。遂有了后来山西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之“明珠”——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代表晋商还是徽商文化(乔家大院的兴起源自乔致庸)(3)

诚信是商道之魂

晋商的诚信经商之道

乔致庸是清末年间祁县的大财东,经商有道,待人宽厚,讲究诚信,曾经考取“秀才”本想步入仕途,因故不得已走上经商之道。他是一个商人,一生心里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赚钱;如何养活乔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人,由于他是大当家,所以这付担子只有他来承担。一辈子兢兢业业为乔家付出,曾经怀着以商救国的伟大理想而奋斗一生,也间接地体现出他的爱国情怀。他有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这个词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有钱。

乔致庸知道钱生钱的道理,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坎坷,一生都在和钱打交道,他知道如何赚钱,更知道如何花钱。但不是为自己花钱,而是把钱尽量花在老百姓身上,资助公益事业——救助困难群体;接济孤寡老人、失散儿童。他是个有钱人,但心里总是牵挂着老百姓。他做着行善积德之事怎么不让人敬佩呢?他是一个商人,同时也是一个大善人,象他这样有道德、有良心的商人在晋商的队伍中也属另类。

用“修身、齐家、兼济天下”来形容乔致庸的一生名副其实。为什么这样说呢?通过学习、实践儒家思想自身的修养确实达到一定的境界,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苦心经营,乔家的信誉、乔家的家业确实兴旺发达,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去接济天下劳苦大众;在清政府遇到财政困难他慷慨解囊资助政府的银子和借给政府的银子不计其数。这些实际行动是不是可以用兼济天下来形容呢?

山西这块土地上产生的“财主”都是靠抠出来的。直观地形容即有了钱也舍不得乱花,但是有一点非常可贵——该花的多少钱都可以,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行!因为钱是靠一分一分抠出来的,也是靠一分一分攒起来的。所以乔家祖训是“不赌、不毒、不嫖,”那么乔致庸就是一个模范的执行者,也是一个认认真真的实践者。他之所以受到广大乡亲的爱戴主要是因为乔致庸有了钱之后大行善事、广结人缘,出钱为乡亲们办学堂、为乡亲们出钱修路,他在乡亲们的眼里是一个“亮财主”,又是一个“大乡贤”。对于店铺掌柜和伙计视为亲人,每年底算“身家股”,把企业的利益和掌柜伙计的利益捆在一起,企业经营好有利润掌柜和伙计的薪水就高,每年底还可以分红。如果不拿现金还可以算作个人的股份。这样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现代执行的有限责任制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乔致庸作为晋商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头脑、经营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学习。

乔家大院代表晋商还是徽商文化(乔家大院的兴起源自乔致庸)(4)

天下第一刀,吴宪亮老师为晋商印象题词

山西人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质性内涵——勤俭持家、勤奋致富在晋商人的实际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一点在现代人的教育、传承方面有所忽略,我们在某些场合、某些前提下提出学习晋商精神,那到底应该如何学,学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连某些文艺作品对这一点是莫衷一是。晋商的代表人物乔致庸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晋商精神的关键内涵!那么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晋商经营模式最先进。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是山西人,历史上起源于山西的商人被称为晋商。晋商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整整馳驭了五百年,足迹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以和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以及犹太商人媲美。晋商曾经把自己稳稳地放在全国民间金融流通领域的主宰位置上100年之多。山西商人开设的“票号”(钱庄)俨然成为清政府的“财政部”,这些作为都是大手笔,与那些投机取巧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晋商经营的“票号”特别注重信息的補捉和信息反馈,并将其视为商业成功的秘诀。客户需要什么对于商家来说就是商机,晋商能够首创“票号”,他们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经商的天赋起到关键性作用!晋商的票号(钱庄)堪称中国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晋商的文化程度相当于其他商帮是比较高的,所以他们的经营理念也是比较先进的,股份制、资本运作方式以及现代经济经营模式已经在他们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形成“萌芽”。晋商的经营活动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关公精神”在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始终讲究以义制利,利义结合。”这就是晋商价值观的核心。

晋商所实行的掌柜制度,合理划分财东与掌柜的权力和义务,年终分红制度、掌柜子负责制的确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制度,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经理负责制。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道义在前,利益在后,可见一斑,对于现代民营企业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首先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的是掌柜子负责制。其次是人身顶股制度,这是中国近代晋商首创的企业激励机制,把员工切身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挂钩,既可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又利于劳资关系的协调。加之行之有效的坚督机制——联号制度,大号管小号,小号促大号以加强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清查制度的建立、实施,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账实核查、账账核查以达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之目的。这些较为先进的管理体制有效地促进了晋商的迅速发展,资本积累,资本运作逐步形成。

所以我们说:文化乃商业之脉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作者:王恭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