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

1984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备受观众的喜爱,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

受其影响,随后赵丽蓉、巩汉林、宋丹丹、范伟、高秀敏、郭达、郭冬临等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脱颖而出。这个新的演艺形式题材空前丰富,其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和广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趋多样化。由此,小品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文艺节目,更是年年春晚全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保留节目。

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1)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紫禁城影业、京视卫星传媒联合出品,吴志勇工作室制作的大型少儿影视表演体验类节目《表演班的春天》第六期邀请到了小品舞台的代表人物之一巩汉林担任本期任课老师,他将带领表演班的孩子们一起感受这种引发收视热潮、火爆全国的表演艺术形式。

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2)

巩汉林回忆赵丽蓉眼眶湿润

“她把认真做到了极致”

《对缝》《如此包装》《妈妈的今天》《打工奇遇》《功夫令》《老将出马》《装修》……著名演员巩汉林曾在春晚舞台上奉献了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小品,他和已故表演艺术家赵丽蓉组成的黄金搭档更是谱写了一代人的春晚记忆。他们二位合作表演的作品有着极为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金句,坊间流传甚广。“你看这道菜,群英荟萃,要您老八十,一点都不贵。”“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就怎么样,听我给你吹!”“探戈,探戈,就是躺着趟着走。”这些经由他们生动演绎的台词仿佛刻在观众的DNA里,至今很多人还能脱口而出。

课堂上,主持人向小学员们回放了巩汉林和赵丽蓉搭档演出的精彩片段。小朋友们被吸引得目不转睛,被搞笑段落逗得前仰后合;而巩汉林本人看着屏幕中的昔日搭档却眼眶湿润。“赵老师在喜剧的行列里边,绝对是天才的艺术家,她的驾驭能力,对人物的表现力,超出了一般常人的那种状态。”回忆起赵丽蓉老师,巩汉林依然钦佩不已,感慨万千。

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3)

《如此包装》里的“艺人总监”和《打工奇遇》里的“饭店老板”,是巩汉林塑造的两个经典小品人物形象,课堂上主持人让小朋友们选择其中一个来尝试模仿,小朋友们自告奋勇,却演出了各种各样和人物本身没什么关系的版本。巩汉林对于小朋友们这种“完全处在自己的状态”的尝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将来你在演一个角色的时候,是你向他靠近,而不是他向你靠近。”他告诉大家,演员演的是“他”而不是演“自己”。“演员表现的角色风采个个有别,不能完全一副面孔,这是最忌讳的。”他回忆起当初排演一个小品时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排演了不下百遍,一遍遍磨合。

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4)

对此,巩汉林以赵丽蓉老师为例向小学员们阐述“认真”二字:“赵奶奶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一丁点错误都不允许,她对表演是精益求精。真正把认真做到了极致,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工匠精神’的艺术家。”怕年纪尚小的孩子们一知半解,巩汉林又补充道:“你们看赵奶奶演出的时候特别真实,离观众特别近,觉得是一个真事儿是不是?”大家频频点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再现生活的过程中又没有和观众产生隔阂,把观众带入得非常及时。”

“干我们这行的,要讲究,不能将就。”这是赵丽蓉这样老一辈艺术家传承给巩汉林的职业精神,也是巩汉林在人生的表演课上给小学员们传授的道理。等孩子们长大后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将从学表演中得到的的领悟传递到生活中,将认真贯穿于做人做事的始终,他们会受用终生。

亲授“表演三步走”出题“做核酸”

“十三香唱卖”三十年倒背如流

在进行表演初体验时,小朋友们进行了模仿试验,巩汉林一一指导点评,金句频出:“表演就是你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释放天性就是把你们的想象力借助这个过程,使你们达到一种表演的状态。”他总结了表演所涵盖的三个方面:“第一个初级阶段是模仿,模仿是培养我们进入表演路上的第一块砖;第二阶段是想象,想象力会激发你的表演,;第三阶段是想象与表演的统一,想到了还得做到。”

为了实践“表演三步走”,巩汉林与时俱进地给小学员们出了一道题——做核酸。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表演出自己所感知的“核酸检测”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学员可以发表意见。比如有的表演缺少了洗手的步骤,有的探棉签的动作不够认真,有的忽视了拧好盖放试剂瓶,有的忘记再一次检测需要消毒洗手。通过这个测试,巩汉林向孩子们传达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表演的准确性基于人和事的常态和常识”,作为一名演员,观察生活是最重要的必修课。

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5)

为此,巩汉林分享了自己的小品处女作也是其小品成名作《如此竞争》中的表演心得。“要想学得像,保证三分样”,为了融入角色,巩汉林亲自到农贸市场跟着摊主学卖十三香,观察别人如何吆喝如何唱卖,从服装、体态、语调、气息一一模仿学习。他还在课堂上还原了其中一段经典的叫卖台词:“各位听一听,站一站,瞧一瞧,看一看!……”时隔三十多年,不打磕巴,一字不差,仿佛把大家带回了80年代的小品舞台,萌娃们一个个听得瞪大了眼睛。这是一位优秀演员的过硬基本功,也是几十年来不曾荒废的拿手绝活。

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6)

根据喜剧小品包袱密集,笑点繁多的艺术特质,本期的表演课展演作品选择了巩汉林最新的小品《最后一堂课》,改编成校园短剧《毕业班会》,讲述了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最后一堂课上向老师要回上学期间被老师没收的东西,并因此引发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赵丽蓉巩汉林小品 表演班的春天上演小品初体验(7)

初次面对小品剧目,小学员们将会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排练厅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老师隋兰对孩子们提出了什么特别的要求?他们又会展示出和前几次哪些不一样的表现?锁定今晚21:45北京卫视,《表演班的春天》带您走进小品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