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

从老家回来以后,充电充了一半的我又看了稻盛先生的另一本畅销书#《活法》#。这本《活法》是稻盛先生于2004年在日本出版,2005年在中国翻译出版,至今已经有17年了,依然畅销。不仅在中国,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好多国家都成为了畅销书。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1)

《活法》背后体现的是稻盛先生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凭借这些哲学理论, 稻盛先生从二十三四岁开始,到此后人生的六十多年里,先后创立了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并且在日本长达三十年经济萧条的环境下,一直保持盈利。在他78岁的高龄时期,受日本政府委托,重建频临破产的日航公司,一年以后扭亏为盈。晚年时期,创办了盛和塾,开始向全世界传播他的经营理论,《活法》、《心与活法》都是他这时期创作的,同期创作的还有《思维方式》、《稻盛和夫自传》、《阿米巴经营》等多部畅销书。这位先生于今年的八月份与世长辞,享年90岁。为他传奇的一生画上句点。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2)

带着对他的敬畏,我们可以从他的书中继续重温这些宝贵的思想。

稻盛先生1955年大学毕业,毕业时正逢日本经济处在萧条时期,经过老师帮忙推荐才勉强进入到一家频临倒闭的公司。入职初期,工资拖欠,公司人浮于世,让初入职场的小伙子颓废至极,一段时间后,和他同期入职的同事都离职了,因为无处可去,他只能继续留下。百般无奈之下,既来之,则安之,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从此他开始放弃牢骚,积极主动的从事工作。

自从决心积极面对人生以来,在艰苦研究的过程中,稻盛先生开始意识到,所谓人生,可能是这样的: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就是说,人生和工作的成果是由上述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得来。能力多半是先天的,包括我们的智商和健康等,热情就是后天我们的干劲和努力程度。这两者由我们自己的意志力掌控,可以在0-100的幅度内打分。而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因为它有正负,可以从-100到 100之内打分。

有了这个思维起源,思想的火花如同星星之火,燎原了半个多世纪。不仅让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创造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人,同时也掀起了整个世界都学习稻盛哲学的浪潮。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3)

因为是相乘的关系,有能力却缺乏热情的人,分数不高,结果不好。相反能力相对不强,但是在人生和工作中充满燃烧般的激情,取得的结果往往会大于那些有能力的懒人。

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它就是我们的心态、人生观理念和思想。因为它有正负之分,如果思维方式在负数范围内,即使能力和热情再高,结果也是负的。

那么怎么样的思维方式是正面的呢?所谓的大道至简,常识就可以判断。比如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感恩回馈等。时刻不忘正确的思维方式,发挥天赋的能力,倾注全部的热情,这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

然而,近年来,我们的现状是: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物质丰富,精神却很空虚;衣食富足,礼仪却很欠缺;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但是人们却消极悲观,甚至吸毒、犯罪、性丑闻。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构筑了高度文明,享受了富裕的生活,却忘记了心灵和精神的重要性。

因此,追求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做人应有的姿态,并且一直贯彻到底,这才是人生的王道。不管年龄多大,仍要追求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人生起飞的跳板。因为在人的一生中,梦想就是种子,为了人生这个庭院花开结果,种子是一切的开始,所以用你作为人最应有的姿态,为自己孕育一颗梦想的种子吧,然后看它慢慢开花结果。

想要实现一个梦想,首先我们要描绘它的理想状态,然后把实现它的过程在头脑中模拟演练,一直到“看见”它的结果为止。也就是对理想持续抱有强烈的愿望。稻盛先生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做成了KDDI的手机事业。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4)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5)

将构想转成计划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要基于“悲观论”,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仔细慎重的分析,制定周密的计划。到了计划付诸实践阶段,坚定乐观的执行。“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成就事业,理想变为现实必须有的态度。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将事物考虑的过于复杂。但是,事物的本质其实极为简单。人类的遗传基因,由多达三十亿个碱基对排列构成,乍一看,极其复杂,其实表达基因的密码种类仅有四个。抓住复杂现象背后单纯的本质,这样的思考方式极为重要。

引导人们走上正确道路的原理原则,也是极为简单质检的。但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些简单的生活哲学。因为在人生的各种关头,当我们迷惑、烦恼、痛苦、困顿的时候,这些原理原则就成为我们抉择和行为的判断基准。

在我们的人生中,需要对各种事情做出判断和决断,可以说人生就是判断的积累,决断的连续。过去判断累积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生,今后如何判断,决定我们今后的人生,因此,有没有一个明确、正确的判断基准,我们的人生结果将完全不同。道德,是我们生命的基轴,当我们迷茫时,它能把我们领回原点。

依据这个原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中间也许会伴随许多痛苦,有时会给自己带来损失,需要经历一段苦难的路程。当你彷徨时,面前两条路,选择摆脱一己私利的那一条,或许暂时会让你艰难困苦,用长远目光看,绝不会有损失,而且可以避免大错。

稻盛先生就是根据这条原则,在日本经历房产泡沫的时候,抵住所有人的劝说,同时也让企业抗过了日本经济危机,也抗过了日本直到现在还低迷的经济。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6)

人真正的能力,应该包括控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不管你有多大能力,不能战胜自己贪图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奋斗,“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之才”,就是缺乏发挥自己能力的能力。才能出众的人,把才能用错方向,就会成为才能的奴隶,因此需要一种力量来控制才能发挥的方向。引用我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呻吟语》的话“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欲望和烦恼是人类生存的原动力,不可一概否定。但是同时又具有剧毒,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痛苦和焦虑,甚至断送一生。近代以来,劳动被物化,我们工作最大的目的变成了获得报酬,我们习惯这种思维方式。如果劳动只是为了获取报酬。那我们找工作的标准就变成了“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似乎很合理,报酬到手吃喝玩乐,然而在欲望和兴趣中沉迷,只能获得一时的快感。过后是无味的空虚,所以才会出现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下,人们空虚无聊,悲观迷茫,吸毒犯罪性丑闻。

那如果尝试摆脱欲望的控制,努力工作,辛勤劳作,是为了什么?这就是稻盛先生《活法》的精髓哲学:人的一生是为了什么?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7)

稻盛先生认为人的心灵是由多个同心圆构成的多重结构。从外而内依次是:知性、感性、本能、灵魂、真我。

稻盛和夫深度感悟(和稻盛和夫学活法)(8)

我们心灵的中央部位存在“真我”,其外围围绕着“灵魂”,而“灵魂”外侧 覆盖着“本能” 。人以这样的“心态”降临人世。刚出生的婴儿,饿了就要吮吸母乳,这就是本能。伴随着成长,在本能外侧形成了“感性”,又在感性外侧形成了“知性”。也就是说,人在出生、成长过程中,心灵会从中央向外拓展,形成多层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衰老,再由外向内一层层剥落。

所以,当我们离开时,连生命降临最初的本能也会丢掉,只会带着这一世所修行的“灵魂”和“真我”离开。那我们人生的目的就自然明了——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如何磨练?——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方程式已经给出,用我们作为人常识的思维方式,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能力,去实现理想。过程中时刻控制欲望,因为这些欲望都是我们本能所带来的,我们需要它维持生命,但过于追求欲望,又会让人陷入不幸,迷失心智,无法到达灵魂,所以可能一生都会与其作斗争,这就是磨练心性的过程。

我们的命运就存在于灵魂这一层,提升心性,修炼灵魂,就是在不断修行我们一直不可知的命运。因果就是现世的运行规则。命运和因果,这两项重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人生。命运是经线,因果是纬线,两者交织形成人生之布。

人生超脱命运轨迹,那是现世的因果法则在发挥作用;而另一方面,善恶或许并没有立即产生相应的结果,那是有命运的力量在干扰。人生在世,我们不容易看到自己的轨迹,却往往能看出别人生命走向,可是无论我们多么苦口婆心,仍然无法阻止。所谓佛渡有缘人,就是佛在告诉世人: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因果,专注于自我当下,虔诚的自我修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