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

在年终岁末、辞旧迎新之际,一部讲述上海在解放后“旧貌换新颜”的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成为荧屏亮点,引起广泛热议。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党的二十大——我们的新时代”展播重点项目,《破晓东方》改编自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已故作家刘统的纪实文学《战上海》,由著名导演高希希携手知名编剧龙平平、秦溱匠心打造,张嘉益、刘涛、李泽锋、乔振宇领衔主演,冯绍峰、童蕾、颖儿、左小青特别出演。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1)

该剧对上海解放题材领域进行探索与深耕,全景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从“战上海”到“建上海”的艰辛历程和丰功伟绩,生动诠释了共产人的初心使命,传递出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

如何让重大革命题材剧“出圈”?如何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破晓东方》带给当代文艺创作诸多启示。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2)

以史实为依据,映现为民初心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上海,正是观察百年党史的重要坐标。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对于共产党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考”。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管理好一座中心城市?共产党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令人惊叹的答卷。

为了讲好这段振奋人心的奋斗历程,《破晓东方》继承了原著《战上海》的宏阔历史视野与严谨创作态度,从真实历史事件中提炼故事线索,将掩藏在典籍中的上海红色故事搬上荧屏,讲清了上海解放的艰辛历程。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3)

在“战上海”的剧情中,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与城市建筑,第三野战军在向上海发起总攻之后不用重炮,采取快速推进、勇猛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术与国民党守军作战。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壮烈牺牲是剧中的高光时刻,先烈们用生命践行了“以人民中心”的初心,将一个完整的上海还给了人民。

“建上海”则要求共产党在短期内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让上海恢复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由张嘉益饰演的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是稳定大局的“定海神针”。陈老总在执政过程中运筹帷幄、豪迈果敢,为上海的建设与发展掌舵引航;在与人民群众的相处中亲切随和、访贫问苦,让刚经历过动荡时局的上海市民倍感温暖。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4)

从“战上海”到“建上海”,一以贯之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国家谋富强的使命。

如今,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从容应对挑战、携手共克时艰?这段峥嵘岁月中蕴含的宝贵历史经验与思想遗产,必将随着《破晓东方》的传播焕发出启迪当下、引领当下的时代价值。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5)

攻克经济难关,建设全新上海

上海一战,“打江山”不易,“守江山”也异常艰辛。上海解放之初,中国共产党面临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天上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城里敌特猖獗,物价飞涨,趁火打劫的投机商开始发国难财,加上国民党败逃前大规模掠夺和劫运,城内煤、棉花、粮食存量严重不足,私营工厂的开工户数只占1/4。

困局之中,经济复苏是最大的难关,也是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接管上海后,如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民生?随着剧情从“战上海”推进到“建上海”,《破晓东方》开始高度聚焦于没有硝烟、却异常惊心动魄的经济保卫战。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6)

在对经济战的呈现中,主创采用了于史有据、虚构有度的创作原则,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增强了叙事的连贯性与可看性。

一方面,该剧原汁原味地还原了“银元之战”“棉粮之战”等真实历史事件,再现了陈毅市长如何带领着用知识和智慧武装起来的新型革命队伍与投机商斗智斗勇。另一方面,主创融合诸多人物事迹,塑造出经济专家纪南音这一虚构角色。除了在剧情之中穿针引线,纪南音更是陈老总制定经济政策、粉碎敌人经济反攻的主要助手,为重大革命题材的叙事增添了女性光彩与青年力量。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7)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说,上海经济保卫战“其深远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经济战的成功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接管特大型城市后的治理水平与执政能力,也为社会主义新上海的建设打下了牢固的物质根基。

《破晓东方》通过历史的明证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让当代观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8)

彰显艺术魅力,传承红色精神

较之近年来的重大革命题材剧创作,《破晓东方》不但在题材选取上推陈出新,更在艺术表现与思想传达上守正创新。以上海解放第一年为切入点,该剧聚焦于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的历史大转折,借助艺术的形态实现了盘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有益探索。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9)

电视剧艺术的创作唯有入眼、入心,才能入魂。值得肯定的是,《破晓东方》的主创团队通过细节刻画、群像塑造等艺术手段,从“战上海”到“建上海”的红色记忆中萃取出历史启示与人文价值,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破晓东方》刻画出一系列让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的历史细节:中共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在慷慨就义之前,发出“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的电文;在与国民党的鏖战中,解放军战士以血肉之躯铸就胜利,在百老汇大厦楼顶升起红旗;当上海全境解放,解放军牢记丹阳整训时的严明纪律,在阴雨连绵的街头和衣枕肘而眠……

带你去看1929年的上海(破晓东方重温从)(10)

一幕幕热血拼搏,凝聚成峥嵘岁月的精神长河;一腔腔理想信念,点燃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热情。革命先辈身上的家国情怀、无畏精神、昂扬斗志,将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之路。

历史深度、思想深度、艺术深度的圆融结合支撑起《破晓东方》的美学品格,既带给观众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启迪与精神的感召,也为重大革命题材剧的创作提供了崭新的破题思路与创作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