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

又因为情绪激动而跟领导争执的你,还好么?

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1)

同事小于是一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总是因为容易情绪激动跟领导发生争执而感到苦恼。不到10分钟,领导办公室又传出了小于忽高忽低的激动嗓音。

原来,小于因为取证结果没给到薪酬部门,导致部分员工薪资漏发而被叫去谈话。整个部门同事都认为小于太目中无人了,连领导都敢顶撞,小于却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不知如何是好?

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2)

你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跟领导谈话,谈着谈着,情绪一激动就拉高嗓门,甚至争执了起来?作者(美)科里·帕特森在《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一书中提到:我们容易情绪波动,是因为存在各种想法。

那么,为了做好情绪管理,我们该如何控制想法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这几个方法。

1、出现不恰当行为时,停下来坦诚审视它

当你与领导说话,发现自己的谈话方式过于欢呼雀跃或冷漠不语时,你应当先停下来,并坦诚的审视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当你与领导谈话时,发现自己嗓门有点大了,你可以试着先停下来,做几个深呼吸,然后想想自己的嗓门为什么突然大了?部门同事听到自己这么大声跟领导说话,会怎么看待?可能这么一觉察,你就会把谈话的语调降下来。

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3)

2、觉知行为背后有哪些是你的真实感受

在你描述这些行为背后的感受时,你可能会用比较笼统的“生气、愤怒、害怕”等简单概括。但实际上,很多真实的感受并没有被你表达出来。

在你跟领导谈话时,如果你觉察到自己突然嗓门拉高了,可能会跟领导说:“对不起,我的情绪有点激动,觉得有点生气。”

你是很坦诚的表达了自己生气的感受,但这个感受却未必是你的真实感受。你拉高嗓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害怕,比如害怕担责,害怕被处罚。如果你能清楚的觉知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害怕,就可以更准确的发现你的想法可能存在主观臆断。

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缓和不少情绪,减少没必要的争执呢?

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4)

3、需要认真分析你感受背后有哪些想法

觉知你行为背后的真实感受后,应该停下来再问问造成这种感受的想法是否一定准确?因为想法是我们大脑构思出来的,可能只是对事实诸多辨认的一种。

比如,你的诸多想法中有哪些是事实呢?领导说工资漏发是因为取证结果没报导致的,这是事实,但在听到这事实的那瞬间,你认为是薪酬部门在推卸责任,是领导在责怪你,而这些如果没有事实依据,就只能算是你主观臆断的想法。

如果你能及时分清事实和想法,不把想法当成事实,就可以避免因生气、愤怒或是害怕的情绪而把说话嗓门拉高的行为。跟领导谈话也就能更顺畅些。

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5)

4、用心寻找你想法背后都有哪些事实

区分了事实和想法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用心寻找下我们所谓的事实,它到底有没有我们看到或是听到的东西可以作为依据?

比如,你认为薪酬部门在推卸责任,领导在责怪是事实,然而这背后却没有可以作为依据的东西。那么,它们就只能算是你的判断和看法而非事实。既然是你的主观想法,跟领导谈话时,就不应该拉高嗓门。

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6)

因此,就可以让你在跟领导谈话时,避免情绪化,避开没必要的争执。

小结:

我们经常把想法和事实混为一谈,导致出现主观臆断的想法,从而造成各种情绪化的感受和反应。因此,控制好想法是做好情绪管理的根本。

那么,如何控制想法,做好情绪管理呢?《关键对话》中给出了四个方法:

出现不恰当行为时,停下来坦诚的审视它;

觉知你的行为背后有哪些真实的感受;

认真分析你的感受背后有哪些想法;

用心寻找你想法背后都有哪些事实。

情绪太容易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怎么办(7)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威廉·莎士比亚

愿你在跟领导谈话时,无论看到或是听到什么,都能拥有正确的想法,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能做出恰当的行为表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