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

每天,表姐都为大家分享与日常息息相关的茶知识,希望即使是茶小白,也能轻松看懂,并且爱上茶。

相信大家的知识储备都越来越多了,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更深的一些知识点,它们可能不经常遇到,或者只存在于部分茶类里,但对于每天喝茶的人来说,同样不可忽视。

如果你想进阶学习更多茶知识,那就看看读完这一篇!

半发酵茶

茶叶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口感,很大程度上是受发酵度的影响。

日常我们会听到某某茶是不发酵茶(比如绿茶)、全发酵茶(比如红茶),那半发酵茶就是刚好发酵了50%吗?其实不然。

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1)

不同的发酵程度,产生了不同的茶叶风味

这个“半发酵”,是一个泛指,表示介于不发酵和全发酵之间。实际上,理解为“部分发酵茶”更为准确,因为无法用数字确定是50%还是其它。

像乌龙茶(如大红袍、铁观音、单丛等)、白茶(福鼎白茶、政和白茶)、黄茶(霍山黄芽、君山银针),这些都属于部分发酵茶,或者大家更熟悉的“半发酵茶”。

古树茶/大树茶/小树茶/台地茶

这是大家购买普洱茶时,经常会听到的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茶叶原料的品质,主要是按树龄和茶树生长方式来区分。

  • 树龄百年以上的,称为古树茶
  • 树龄30~100年的,称为大树茶
  • 树龄30年以下的,称为小树茶

不过以上的三种,都是无太多人工干预,自然生长的,茶树之间的间距也比较宽,茶树的形态在长成之后都很高大,即使是小树和大树,未来都会长成古树的。

台地茶,则指的是平地茶,茶树经过人工修剪矮化,种植也比较密集。当然了,台地茶管理得好,品质也非常不错,但一般是不如长势良好的古树茶的。

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2)

岩韵/山韵/音韵

茶的韵味,比较虚幻,也很难描述。一杯有韵味的茶,可以让人有很愉悦的体验,尤其是乌龙茶类。

好的武夷岩茶,会有“岩韵”,凤凰单丛会有“山韵”,铁观音会有“音韵”。这些词语,其实是茶叶的品种、生长环境、制作工艺所带来的综合感受,其中生长环境的影响一般会大一些。

因此我们喝到一个韵味很足的茶,首先说明它的风味是复杂的、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寡淡的;其次能给你一些美好的想象空间。

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3)

拿武夷岩茶举例:

好的岩茶,会有浓郁而丰富的香气,喝到嘴里茶汤浓厚,口腔有微微的刺激感,生津回甘,顺滑中还有一丝丝颗粒感。

这些和岩茶的生长环境有关,武夷山本身是丹霞地貌,山体岩石众多,土壤为千万年形成的岩石风化土,矿物质含量高,给茶的品质带来别处没有的口感。

加上山涧之间饱含水汽,光照适宜,产出的岩茶就会让你在品饮的时候,联想到生态的自然环境、岩石的硬朗感等等,这些美好的感受就是岩韵了。

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4)

地域香/品种香/工艺香

上面聊韵味的时候有提到,茶的品质受生长环境(地域)、茶树品种、制作工艺三点影响很大,也是我们分析茶香味的主要判断思路。

比如有些茶园和果树间种,茶叶可能会带有特殊的果香;如果茶园在竹林多、苔藓多的深山中,茶叶常常会有一种清爽的风味。这种环境带来的香气,我们称为地域香。

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5)

不同的茶树品种会带有特别的香,比如潮州白叶单丛的蜜香、武夷山肉桂品种的桂皮香等,我们称为品种香。

发酵、烘焙、日晒、炒制等工艺环节,会把茶的香味带到不同的方向,比如在锅中炒干的步骤,可以产生炒豆香、板栗香,烘焙就像烤面包一样,会让茶产生烘焙味、果香等,这种我们称为工艺香。

熟悉了这些,见得多了,以后品茶,你就能准确的说出:嗯,这个茶的这个香不错,品种特征明显!

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6)

滋味浓厚、浓强

和懂茶的朋友一起喝茶,常听他们说:这茶很浓厚,浓强度不错......“浓”可以理解,为什么茶会“厚”,会“强”呢?

殊不知,茶中有很多构成风味的物质,当这些物质种类多,且有一个适宜的比例存在时,就能给人一种口感丰富的体验。

浓厚的茶和寡淡的茶,就像高汤和盐水的差别,盐水再浓,却因为口感单一,而缺乏厚实感,茶也是这个道理。

而浓强度,则是一种茶汤对口腔、舌面的打击力度,我们喜欢的浓强度,是一种饱满、轻度刺激、苦涩化为回甘的感觉。比如滇红、英红九号等大叶种红茶,就有浓、强、鲜、爽的特点。

古树茶好还是台地茶好(茶知识半发酵茶)(7)

以上的茶叶进阶概念,需要我们对茶叶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才能深刻理解。

不过刚接触茶也没有关系,这些词语大家今后喝茶、买茶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相信表姐为大家解答之后,你能够有一个基本印象,不至于毫无头绪了。

我是大表姐,一个地道的茶乡老板娘,不定期分享普洱茶干货,欢迎爱茶的您留言交流,有问必答!想了解更多精彩普洱茶知识,记得快来关注大表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