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肉圆(古馔拾零家畜系列)

各有千秋的三种肉圆

汪鹤年

到了清代,肉圆的制作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清袁枚《随园食单》记载的三种肉圆就各有千秋:

一是加松仁、香蕈、笋尖等制作,并蒸而食之的“八宝肉圆”:猪肉精肥各半,与松仁、香蕈、笋尖、荸荠、瓜姜之类一起斩成细酱,再加入芡粉和捏成团,放入盘中,加甜酒、酱油蒸熟。以“入口松脆”为特色。

竹叶肉圆(古馔拾零家畜系列)(1)

二是镇江人最擅长的类似于今汤包制法的“空心肉圆”:将肉捶碎郁过,用冻猪油一小团作为馅子,搓成肉圆,蒸熟则油流去,而圆子已成空心,吃起来香汁满口。

竹叶肉圆(古馔拾零家畜系列)(2)

三是出自杨府的绝类今“狮子头”的“杨公圆”:杨明府所作肉圆,大如茶杯,细腻绝伦。汤尤鲜洁,入口如酥。其诀窍是:将肉去筋去节,斩之极细,且肥瘦各半,用芡和匀。

竹叶肉圆(古馔拾零家畜系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