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期的收益率比较高(为什么我的账户收益率和产品收益率不一样)

为什么当期的收益率比较高(为什么我的账户收益率和产品收益率不一样)(1)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投资疑惑:为啥自己的账户收益率与产品的收益率不一样?明明产品收益还不错,可一看自己的收益率并不理想,这中间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账户收益率、产品收益率分别是什么?

所谓产品收益率,是指理财产品本身的收益率情况,例如“某理财产品近1年收益率达20%”,这样的描述就是产品自身的收益率。而账户收益率,是指投资者投资某理财产品,在个人账户上所显示的收益率,例如投资者持有某理财产品1年时间,目前取得了18%的收益率。

为方便理解两个收益率的不同,不妨看这样一个例子——假设,某理财产品第一年年初净值1元,投资者在年初买入1万元,当年度该基金下跌20%,年末时净值变为0.8元,投资者将0.8万元的资产全部赎回。

第二年年初时,产品净值还是0.8元不变,投资者对后市行情较为谨慎,因此重新买入0.4万元,剩下的0.4万元保持空仓。而第二年由于市场上涨,该产品收益率达40%,产品净值到年底时上涨至1.12元。因此,这只理财产品的净值从1元跌到0.8元,再从0.8元涨至1.12元,可以算出产品收益率=(期末净值-期初净值)*100%=(1.12-1)*100%=12%

账户收益率=[(账户总金额-投入总成本)/投入总成本]*100%,其中,第二年年底时投资者的账户总金额=0.4 0.4*(1 40%)=0.96万元,带入公式后,账户收益率=[(0.96-1)/1]*100%=-4%

在投资产品、投入本金(同为1万元)、统计区间(同为2年)这些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产品收益率是12%,是盈利状态,而投资者的账户收益率却是-4%,处于亏损状态。

为什么两个收益率不一样?

原因1: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非理性投资操作

在上述的例子中,投资者若在第一年年初买入该理财产品,然后期间不做任何操作,耐心持有至第二年年底,那么账户收益率就和产品收益率相同,都为12%。

而之所以实际的账户收益率为-4%,是因为投资者期间进行了投资操作,即第一年年底时因为对短期亏损的担忧,选择了割肉赎回,第二年年初对后市相对谨慎,选择半仓布局,结果没有充分分享到产品的上涨收益。

事实上,每一年市场中总有表现好的投资理财产品,例如翻倍股、翻倍基等,今年以来就有244只A股股票涨幅超100%,但这都是产品自身的收益率。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即使买到了这些产品,我们能拿得住吗?是不是当账户收益率到30%、40%就想止盈了?(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0-08)

在市场情绪、人性弱点的影响下,投资者较难进行完全科学理性的投资行为,例如在市场持续大涨后追高进场,本以为能“吃到大涨”,但很有可能是“挨了刀子”,又比如在市场短期急跌后杀跌离场,希望“避开大跌”,现实却是“错过大涨”。投资者总希望通过低买高卖的操作赚取更可观的收益,但这些非理性、不科学的投资操作恰恰适得其反,实际效果或许还不如“按兵不动”。

原因2:投资各项费率降低了账户收益率

除了投资者的操作因素,购买理财产品时的各项费用也会造成两种收益率之间的差异。

以基金产品为例,投资者在申购、赎回时会直接从账户资金中扣除相应的申购费、赎回费。例如,投资者申购了1万元的某基金,确认后实际账户显示的资金可能小于1万元,中间的差价就是申购费。又比如投资者打算止盈一只赚了40%的基金,可实际赎回后的收益率却小于40%,差价源于赎回费。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心。

如何看待产品收益率与账户收益率?

1、产品收益率高不等于投资者赚得多,资金量也很重要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后落袋为安的不是收益率这个百分比,而是真金白银地赚了多少金额。当投资者投入1000元,收益率为10%时能够赚到100元的收益,而投入10万元时,10%的收益率就能创造1万元的收益。

可见,虽然我们需要关注产品的收益率,但有时候资金量也非常重要。投资者不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优质的理财产品,以适当的资金量进行布局,把握好产品的长期收益。

2、账户收益率可能不及产品收益率,甚至会有成本损失

投资者在享受专业投资管理服务的同时,成本支出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但过于频繁的交易往往会增加成本,进而侵蚀账户收益率,导致账户收益率不及产品收益率。投资者若进行长期投资,例如每三年才进行一次申赎操作,那么交易费用对账户收益率的影响就会微乎其微;但如果投资者是一位典型的“追涨杀跌派”,每周都会进行一次申赎操作,那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

3、想获得良好的账户收益率,也得关注收益背后的风险

我们常说,收益与风险在投资中成正相关,当收益较低时,该理财产品的风险波动也就较低,当收益率较高时,产品的风险也较高。

投资者想要获得更为可观的账户收益率,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就如布局主投权益市场的理财产品。不过,投资者也不必只盯着高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以相对较大的资金量布局主投债券等固收类资产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上升速度慢,也胜在稳健,长期持有也能慢慢赚到好收益。

善于提升自己的账户收益率

1、制定科学小目标,同时遵守投资纪律

有时候我们没能获得理想的账户收益率,并非所选择的理财产品不够优质,而是在一开始的“小目标”制定上出现了偏差。

例如,投资者在年初准备投入10万元,计划到年底时赚到70%止盈,这样的目标并非不能实现,但概率较低、实现难度大。相比之下,制定“3年实现收益率70%”的小目标更为合理,实现概率相对更高。

在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目标后,定下投资纪律也非常重要。试着过滤市场的噪音,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操作对账户收益率造成的负面影响,让账户收益率与产品收益率同节奏上涨。

2、进行多元配置,避免单一资产波动对收益的影响

资本市场存在显著的大类资产轮动,今年债券大涨、股票下跌,明年可能就是股票大涨、债券下跌的反转剧情,因此做好资产配置是提升账户收益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家不妨自查一下账户里的产品,观察其是否集中于同一类资产、同一个主题、同一个行业等,避免投向过度拥挤带来的回撤风险。尽量选择彼此之间相关性较低的理财产品,让投资组合收益来源更加多元,不同产品之间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使得账户收益率更加平滑地上升。

3、保持适当的跟踪,适时优化投资账户

市场总在变化中,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投资理财不能一成不变。在制定“小目标”,构建多元资产配置组合后,投资者还需要对自己的账户保持适当跟踪,以便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

若发现近期账户收益率下跌显著,就要及时查看是什么产品、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某产品大幅跑输了同类平均表现,且该产品中长期业绩也较为落后,那可能需要考虑是否替换产品。而若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整后,某一类资产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那是否也可以考虑在账户中适度增配,积累低成本筹码,为把握长期价值蓄力。

为什么当期的收益率比较高(为什么我的账户收益率和产品收益率不一样)(2)

以上为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就理财业务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观点。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