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1)

在职场上一直有这样的讨论:能力和态度到底哪个更重要?

有人说,态度比能力重要,但是态度不一定能转化为业绩;也有人说能力比态度重要,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岗位上。

“他这是能力问题,工作态度还是好的。”通常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能力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谅解。

“他这是态度问题,能力还是不错的。”当然某种情况下,做的不好,态度也可以背锅。

通常大多数人会觉得态度是更重要的,但是往往决定最终结果的是你具备的核心能力。而能力,其实也是由态度决定的。一个人的态度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力的大小。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2)

文 | 邱天

麦肯锡7年资深咨询师,沃顿商学院MBA,她通过公众号“清醒贪心记”分享职场方法和情感生活体会,著有新书《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我承认,时代、机缘、天赋、性格、出身、早期教育等,这些我们无法全然掌控的因素关系重大,或许应该将我们的个人“能力”划定在某个范围内。

譬如,身为帝都一个普通的职场妈妈,我觉得自己大概不能为人类飞向火星做出直接贡献,也不能参加奥运会了;我也不敢拍胸脯保证自己现在创业能赚大钱或者改变世界。

然而,在我们此刻能力的边界,与全然无法突破的极限之间,依然有广阔的不确定空间。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3)

我想分享几个身边小伙伴的故事,讲讲为何能力由态度决定。过去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能力;现在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能力。因为态度就是你想把自己能力的边界推到多远。

01 有态度的人:雷达开着

离开麦肯锡后,我做了营销。有次内部培训,主题是分享理财用户洞察,我问大家:“如果有个理财产品,银行承诺回报率8%,你考不考虑?”

座中多数人回答“考虑”,因为银行背书给人感觉风险极低,而收益率又高过一般同等风险等级的产品。然后,我又问:“还有个理财公司,是我表哥他同学开的,承诺回报率10%,你考不考虑?”

“不考虑。”

12%呢?不考虑。

15%呢?更不敢考虑了!

因为,我表哥的同学是谁,他们都不太信的过。

这就是个简单的问答,把参与者代入用户角色,让他们感受一下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这能让培训气氛稍微有些互动。培训,互动一点就没那么枯燥了。不久后,我们团队有个小哥们去给别人培训,我忙,没参与准备,只能培训时电话接入旁听。

我忽然听到他问道:“如果有个理财公司,是我表哥他同学开的,承诺利息10%,你会考虑投资吗?”说句实话,我设计的这个互动真没啥了不起。我欣赏这个年轻的同事,因为他见到一个可能有点效果的方法就去留心,然后有机会就去试用。

职场上能力比较强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留意别人是怎么做的,什么方法能帮自己做得更好。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4)

他们的雷达始终开着—留意前沿趋势,琢磨前人经验,敏感更优方式。就好像少年时那些学霸,总关心别的学霸用什么参考书、做什么题库一样。

职场上的技能包罗万象,动态发展,并没有一本工具大全可以让你一劳永逸。怎么写清邮件、怎么有效开会、怎么管理时间、怎么活跃气氛……放眼望去,是日常许多人在给你做示范。

这是一本本打开的书,就看我们是否愿意去阅读、去琢磨、去实践。在点滴中,我们慢慢地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高效。

02 有态度的人:擅长自学

每个孩子的妈妈,大概都讨论过孩子吃饭习惯的问题,还有些孩子需要大人满世界追着喂。

当我们成年后,职场上也有“等投喂”“自己吃”的大人。前者需要一点推动,后者自己买菜、自己点菜、自己搜索菜谱学做菜。

我们营销团队有个女孩做内容运营,俗称“小编”。她写作流畅,排版精美,但从来不怎么用Office办公软件。直到有一天,某个项目熬夜赶工一个PPT,拉她也来帮忙。

我听到项目经理跟她说:“这些图用PPT画行吗?”

她回答:“你赶快去忙吧,我自己百度,不清楚再来问你。”

她最后交出来的PPT很专业(当然与她的写作与设计底子有关),只有一张图她不会用PPT画,用PS先做出来,问大家行不行。

有能力的人,对未知的世界有“我可以”的态度。感谢互联网,整个世界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们可以自己百度、自己知乎,可以跟人请教,可以买书上课,可以看“帮助”文件,可以边试边学……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5)

世界上肯定有挑战智商极限与情商高度的事儿,但阻挡我们的往往是“这没意思”“这很难吧”“我不行吧”“以后再说”的状态。是否能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变得多强、过得多好。

03 有态度的人:尽力而为

两年多前,我的前一家创业公司CEO提出在陆家嘴地区投放广告。我们选择了某个地铁站厅的广告位,并迅速签约了。

飞去上海,供应商陪着到现场一看,团队里一个“90后”当场脸色变得很难看。我悄悄问他:“你是否觉得不行?”那是比较早的一条地铁线,站厅较为陈旧昏暗,现场效果比远程看图片差不少。

站厅里乘客行色匆匆,所选区域的视觉冲击力不够,同时投放不同形状的灯箱和立柱,又增加了创意的难度和制作成本。然而,我这个CMO天性犹豫,掂量着档期已定,这时候修改不知道是否能行。

“90后”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改!我去说!可以商量的,来得及!”所幸供应商很配合,帮助我们做出了调整。

后来我把此事写进给这位“90后”的推荐信,他拿下了凯洛格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伦敦商学院等若干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实话实说,买陆家嘴地区广告是CEO的主意,签约这个区域是这个“90后”之上好几层老板的决定;事后也没人能判定投放原来的位置一定不好。而且他早就说好两年后申请出国,也没打算跟这家公司生死到老。

也就是说,改位置,他只是给自己“找麻烦”罢了。

只是,优秀的人有最强的渴望要把事情做好,因此,他们独立思考,反复判断,提出建议,积极推动。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6)

漫漫职场路上,有那种“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的劲头,才有机会去承担更大的责任,赢得更多的胜利。

04 有态度的人:细水长流

2017年,我说服一个电商行业的前同事来我们创业公司做消费金融。干了半年,这哥们儿觉得自己还是喜欢“消费”,不感冒“金融”,决定重返零售业。

因为是我打乱了他职业生涯的节奏,我挺不好意思的,就卖力用自己的人脉帮他找机会,结果也挺理想。这事儿照理就翻篇儿了。去新工作报到那一天,他发消息给我:“我今天去××上班,我小窗感谢了你帮忙建立机会的所有朋友,真心谢谢!”同时给我发了对别人表示感谢的聊天记录截屏。

一个多月来,我给他介绍过10多个零售圈的朋友,大多是麦肯锡和沃顿商学院校友。尽管加了微信、留了电话,大部分人本来会与他成为弱关联,从此相忘于江湖,而他这个小小的举动却成就了很多事情,比如:

第一,帮助我再次感谢了我们麻烦过的人。

第二,向我的朋友强化了“邱天推荐的人很懂事”的信息,我以后再推荐其他人也容易。

第三,把我的人脉变成了他的人脉,都在零售圈,相逢的人还会再相逢。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真是心情舒畅,物超所值,下次我还愿意为他付出!

你说,这事儿难吗?这哥们儿确实情商很高,而我知道,他这样做并非全部出于技巧。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7)

懂得感恩、表达感谢、礼多人不怪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然而能坚持贯彻执行却并非易事。这位同事一向以靠谱懂事著称,而他的人设就是这样细水长流建立起来的。

人设是这样,品牌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世间的道理就这么多,看你是否有意愿坚持去做。

05 有态度的人:保持正念

认识一个年轻同事,打过几次交道后,我隐约觉得怪怪的,却又说不清问题在哪儿。

有一天,因为某事我和他另一位领导的意见不同。事情不大,我和他领导通了个电话,也达成了共识。

当时他站在我身边,长叹一句:“哎,老大们意见不同,我好难做啊。”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问题在哪儿了。那天,我给他反馈,对他说:“你试试别把这事儿想得多严重。”他和生活中许多朋友一样,负责,肯干,就是容易流露负面情绪。

接触过一些负能量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抱怨一般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好倒霉啊”,另一个是“××好差啊”。

开会遇堵车,我好倒霉啊,交通好差啊。

马桶坏掉了,我好倒霉啊,物业好差啊。

老板出差错,我好倒霉啊,老板好差啊。

客户有问题,我好倒霉啊,客户好差啊。

别人误会我,我好倒霉啊,别人好差啊。

……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8)

嗯,是挺倒霉的,环境也可能是挺差的。时不时直抒胸臆“丧”一下,能消气解乏、排毒养颜。但其实这样挺累的,周围人也跟着累。

保持正念,首先不要太过“升华”坏事。堵车不至于天塌下来;都21世纪了,抽水马桶迟早能修好;老板意见不同,总有办法解决……各种倒霉事儿谁一辈子都要赶上几十次、几百次,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思绪不要过久停留在不开心的小事上,不要让小事侵蚀正面情绪。

其次,不要自觉“无能为力”。

抱怨外界很差,抱怨命运不济,说得诛心一点,潜台词是“这事儿我没责任,而且我无力改变”。而正能量的人时刻会惦记着怎么去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推动,因为抱怨没啥用啊!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境遇,有这点志气,才能有去行动的能力。

06 尾声

这五个故事都很小,对吗?没什么了不起,对吗?是的,但我生活中有态度的人,让人好喜欢!

哪怕每天早晨买星巴克时,某个服务生笑得更灿烂,操作更流畅,有时关心地额外叮嘱一句顾客“当心烫”,我都会被感染到;哪怕某个同事在讨论中多问几句,促使大家想多一点,我就会不由地去企业通讯录看看这个人是谁,觉得一起工作与有荣焉。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9)

即使在工作之外,聊起健身、美妆、追剧、旅行、P图、养多肉植物,总有些人喜欢得厉害、研究得透彻,聊起来眉飞色舞,让周围人觉得世界丰富又有趣。遇到他们,我觉得空气里“哔哩哔哩”绽放着“我很喜欢,我要做好”的蓝色电光小火花,咔嚓咔嚓地给我充电。

这种正念满满、自我驱动的状态,推动我们以或许微不足道的速度成长,由量变达到质变,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边界。

这世上有天赋的局限,有命运的束缚;这世上,有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可是,我们可以试试不用“能力问题”做逃避的借口。你若不去推动自己的边界,又如何知道自己到底可以走多远呢?

一边是社会经济的层层压力,一边是技术爆炸、迭代飞速,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阶层,都有人在选择尽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10)

正如瑞·达利欧在《原则》中所写:

没有什么比“明白现实世界如何运作”并且“如何应对它”更重要的事。而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决定了所有的差别。

There is no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understanding how reality works and how to deal with it. The state of mind you bring to this process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是为记。


相关阅读

通往牛逼人生的5个步骤(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11)

《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邱天 著丨2019.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