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仙人问道(曾记否----长兄如父)

曾记否仙人问道(曾记否----长兄如父)(1)

2009年,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拍摄全家福照片时,大哥已是85岁的高龄,但他身子仍然硬朗,精神矍铄,走路虎虎生风。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耕种祖传三五亩薄田,起早摸黑,含辛茹苦,打下的粮食仍不够吃。父亲由于过度疲劳,1956年大病了一场,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一群年龄呈阶梯般的孩子。

父亲去世时母亲50岁,以羸弱的肩膀担负起一家人生活重担,其艰辛可想而知。父亲在世时,咬牙送大哥读书,大哥师范毕业后,1951年分配到闽北泰宁老区县支教。父亲去世后,长兄为父,大哥毅然承担起几个弟弟培养教育义务。他虽然工资微薄,但每月都寄钱支持我和弟弟上中学,直至弟弟大学毕业。

大哥工作在闽北,我们家在闽中。在那电讯不发达的年代,兄弟之间只有依靠书信往来。拆开信封,句句是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所以我们兄弟都很守规矩,听大哥的话,努力学习,本分做人。记得我给大哥写第一封信时是上小学六年级,大哥给我回信称赞我的信不像是小学生写的,语句通顺,字体端庄。我很受鼓舞,在那时能收到远方亲人一份深情的关注和真诚的鼓励,是多么幸福。

曾记否仙人问道(曾记否----长兄如父)(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极“左”岁月,我念高中时,在一次政治运动中,因讲真话,被学校开除,我茫然卷起铺盖含泪回到老家农村。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棵小草被风浪冲击到河滩一角,大哥没有责骂我,在书信中总是给予耐心的安慰与鼓励。他说:“人生的道路有阳光有鲜花,但更多的是荆棘和风霜,它会让你尝够酸辣苦涩,然而也是最好的老师。”他那富含哲理的话,我至今铭记在心。两年后,大哥向校长恳求,我得以回校复学。

如父般的大哥,对我们付出太多而耽误了自己的婚事,30多岁了才跟一位女教师相恋。新婚时,大哥大嫂住在单位宿舍,分了糖果,简约办了婚事,在现代人来说是“裸婚”。

“十年动乱”,大哥被造反派抓去批斗,差点瘫倒在台上。造反派还把他的工资扣了,基本生活费都不够,只好借钱度日。即使这样,大哥仍关心我们以及家乡的人和事,极尽可能帮助兄妹。

时光荏苒,在电讯发达的当今,每隔一段时间亲情通话拉近了兄弟之间的距离。我们都成了爷辈,大哥仍然牵挂老家的兄弟们,仍然怀念乡亲。他通过手机,嘘寒问暖,温暖着我们的心。这就是亲情,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亲人血肉之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时,亲人的唠叨、叮咛和嘱托,是亲人无条件爱你、支持你。

大哥像一棵大树,我们敬仰的大树,愿他健康长寿!

福建永泰 王秀春

曾记否仙人问道(曾记否----长兄如父)(3)

欢迎点击您喜欢的内容【朋友圈】, 法制文萃报微信平台可以使您了解更多更专业的新闻热点资讯、文化艺术信息、历史档案钩沉、健康保健指南,并提供重要的法律服务意见。还能够与本报进行互动、分享、交流!欢迎你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关注我们: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账号】可以关注我们;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fzwcb19920101;

3、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