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常用的五大字体(汉字解象30體)

體,从骨从豊。骨头、骨骼好理解;豊要讲一讲。

豊(lǐ)同豐(fēng)。《玉篇•豐部》:豐,大也。俗作豊。

汉字常用的五大字体(汉字解象30體)(1)

豐,甲骨文,像豆中盛放着物品的样子。豆,是一种高足器皿;所放物品,有人说是两串玉;有人说是树苗。玉串也好,树苗也罢,意思都是指财富多、数量大。

《说文》:豐,豆之豐滿者也。

豊与豐相同,《说文》:豊,行礼之器也。古代祭祀时,器皿当中盛满了祭品,所以许慎说是礼器。

汉字常用的五大字体(汉字解象30體)(2)

丰,也有甲骨文,《说文》:艸盛丰丰也。是草茂盛的样子。“丰”与“豐”通用,后来两字合一,选用丰字。所以两者不是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丰收、丰盛、丰富、丰盈,还特指体态丰满。

弄清楚了豊—丰的关系,再来看體—体。

體、体,原本是两个字,“体”是愚笨之“笨”的本字,意为愚劣、粗笨;體字曾出现过“骵”“躰”等俗体字,“体”也是其俗体字之一,取义體为人之本,后世通行用“体”,本义:身體。

汉字常用的五大字体(汉字解象30體)(3)

这是金文體,甲骨文中未见體字。體,也有写作軆、的,从骨、从身与从肉表义相通,跟豊、豐(丰)会意,表示骨骼肌肉众多且丰满,从而构成人体。

所以《说文》體:总十二属也。段玉裁注,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很显然,首、身、四肢便是人体的全部。

值得注意的是,體(体)是身体外部所能看见的各个部位的总称。

于是,凡有形质的万物,其本身或全部皆可谓之“体”,如物体、固体、液体、形体、体积、个体、全体、主体等等。

本无形或较为抽象之事物,其外在总体表现形式,亦可称之为“体”,如事体、国体、政体、体统、体裁等等。

汉字常用的五大字体(汉字解象30體)(4)

摄影 童妍真

体,身体,全身的总称。汉字取象源自人体的,仅《说文》中,人,部下收字244 重文14 部首共259字,其下又演化出难以胜数的汉字。说文小篆构形分析表明,构字量最大的10个成字构件中,6个与人相关:人、心、手、言、女、口。近取诸身,就近取人自身之象来观照世界,成为汉语思维的认识扩展之道。

所谓体会,也叫体认,体悟,体察,体知,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去领会世界、拥抱世界。体会就是用身体与其周遭的世界来相会。如,山顶,山腰,山脚,针眼,锯齿,洞口,麦须,鞋舌,木耳,指针,果肉,风吹。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体会,正是以身体为本,实现感受和认知世界的途径、方法和能力。身体,是天人合一的扭结,是认知的原点,是存在的依据。

附带提一提,禮-體,被认作同源词。

前面讲过,豊,行礼之器。禮(礼)古训为體:礼(禮)也者,犹体(體)也。体(體)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礼记·礼器》)。身体(礼通过身体来表现)是儒家心目中的共同体和谐的必要条件,因为礼不仅允许,而且实际上要求个人参与它们的演习。

得体的行为、礼仪、礼貌,它反映了这样一种期望:行礼对于某人自己来说,是在沿袭形式化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中,把自身良好的素养展示出来。从儒家的礼教到现代学校的礼仪教育,都是通过对人体的仪式化的规训来实现对人之精神的熏陶。

为您链接

象思维(37)体会

汉字解象(29)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