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事件及热点评论(刷屏的烧脑式战疫)

文/沈彬

  (作者沈彬,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抗疫事件及热点评论(刷屏的烧脑式战疫)(1)

  “倒春寒”的疫情突如其来。很多大学正在实施闭环式管理。这两天,上海交大“硬核战疫”在各社交媒体刷屏,学校虽然实施封闭管理,但是,莘莘学子的学习、生活一点没有耽误。

抗疫事件及热点评论(刷屏的烧脑式战疫)(2)

  意外的是,“高学历外卖天团”迅速走红,交大鬓已斑白的专家教授、杰出的长江学者,都当上了外卖小哥。中国顶尖高校里“最聪明的头脑”也没有放弃在抗疫中“学以致用”:怎样能让汽车后备箱装下最多的盒饭?简单的有边界条件的运输优化模型怎么解?机动学院开来了大巴车,电工学院直接用上无人驾驶……用于分享物资信息的共享文档不够方便,仅用了五天时间,上海交大就火速上线了教超购物小程序,把其他码农“卷”到沙滩上。

抗疫事件及热点评论(刷屏的烧脑式战疫)(3)

  画面很“卷”,很“凡尔赛”,底色还是那股青春不服输、青春就该彪悍的气息。院系之间、学生之间、老师之间,昂扬着那股绝不服输的乐观精神。高校闭校抗疫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让大家看到了中国顶尖名校的精神风貌,学生的多才多艺以及高校的“黑科技”资源:无人驾驶送饭、小程序“立等可取”上线、长江学者送外卖……看似乏味又紧张的抗疫,因为有了青春的底色也显得生机勃勃;让人心情沉重的疫情局部爆发,因为有了高校黑科技的加持而显得画风轻快了许多。

抗疫事件及热点评论(刷屏的烧脑式战疫)(4)

  围观交大学霸们乐此不疲地加入抗疫“内卷”大赛,有调侃,有羡慕,但是背后还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硬道理,还是精准防疫的真功夫,是科技点亮了生活,网络联起了更多的力量。上海交大作为顶级名校,特别是理工类名校,用自己的知识特长实践着科学抗疫、精准抗疫的理念。

抗疫事件及热点评论(刷屏的烧脑式战疫)(5)

  精准防控,体现为生命至上,落实在对人的尊重之上。上海交大这些聪明的脑袋一起想着怎么优化路线、提升效率,就是为了让饭菜能第一时间到达宿舍,让同学们吃上一口热饭,把带着温度的抗疫保障送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青春才几年,疫情就占了3年”,这句话一度触动了很多年轻人的“酸点”。但哪怕如此,我们依然在被封闭的校园里看到昂扬的青春、澎湃的激情。疫情让大学的校门关上,却没有妨碍春天的到来。不仅是上海交大,无数处于闭环当中的高校学子正在上演着自己的“青春之歌”。

  抗疫是严肃的头等大事,但是抗疫不必悲情,防疫造成的不便也应该尽量化解。要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精准防疫、科学防疫,不断细化防控的“颗粒度”,充分照顾公众的“体感”,做到细致入微,这就是落实“加强学校等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压实主体责任,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要求。

  很多人愿意去分享上海交大的抗疫故事,就是被这样青春洋溢的气息所感染,喜欢这样的科技范、这样的乐观。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通过视频为母校上海交大送上了祝福:“春暖花开,我们球场上见。”精准防疫的青春中国必然等来“春暖花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