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用心活的感悟(活着苦才是人生常态)

博览寻至理,浅谈悟真知。大家好!

活着就用心活的感悟(活着苦才是人生常态)(1)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获得了很多奖项,同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也享有一定名气。

本书讲述福贵的一生,见证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经历着无尽的苦难与折磨,人到暮年,只有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看完后感触颇深,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苦,才是人生常态。

《法句经》里说:“诸行无常,一切皆苦。”用这句话形容福贵的一生,再适合不过。

在他身上,几乎凝练了所有人生的苦痛:家境败落、一事无成、丧父、丧母、丧妻、丧子、丧女、丧孙……身边所有人都离开了他。

福贵说:像我这样,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个死去,我还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即使生命全是苦痛,我们仍然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选择放弃。活着,就是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

活着就用心活的感悟(活着苦才是人生常态)(2)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

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不仅输光了所有家产,老父也被他的荒唐行径,活活气死。

怀孕的妻子家珍被失望的岳父强行接走。只剩下年迈的母亲、幼小的女儿,和福贵一起缩在破旧的茅草屋里相依为命。

眼看养尊处优了大半辈子的母亲,被病痛折磨地痛苦不堪,福贵赶紧进城找医生。却不料,恰好赶上军队在抓壮丁。福贵被裹挟着一路远走两年,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纷飞的生死一线,福贵还是活了下来,等到这支队伍溃败投降。

急急忙忙赶回家中,却发现母亲早就病死,妻子憔悴不堪。曾经伶俐的女儿,变得又聋又哑。

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儿子有庆被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而那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

几年后,福贵的女儿凤霞嫁了人,但却在产后大出血中死去。

有庆、凤霞死后,福贵的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剩下的只有福贵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

祖孙三代相依为命了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和外孙苦根同住几年后,因为穷困,没有吃多少好的东西,有一天生病,福贵给他做了很多的豆子。可没想到,他连豆子都是很少吃的,苦根被豆子活活撑死。

灾难接踵而至,福贵见证了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

福贵用他的人生经历诠释着,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人活在世,从来没有容易二字,苦难,才是人生常态。那些当你觉得天都要塌了的时刻,回过头来看,其实都是过眼云烟。

当每个人明白人生的苦难才是生活的常态时,才会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磨难。

活着就用心活的感悟(活着苦才是人生常态)(3)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也许我们都曾疑惑过,到底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意义的一生,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余华说: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福贵让我们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躯体都是空洞的,你往里面填什么,它就是什么。所谓的人生意义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我们不是为了意义和结果活着,就像人活着不是为了去死一样。

活着就是活着,你是因为快乐和美好才活着;你是因为热爱和被爱才活着;你是因为感受到快乐的当下才活着。

你会认识很多很多的人,你会逐渐达到一个从前无法想象的高度,你的人生还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只要你始终相信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

  保持热爱,保持探索欲望,保持坦然面对挫折和苦难的勇气,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去赋予。

活着就用心活的感悟(活着苦才是人生常态)(4)

活着很难,但熬过去就会有希望

福贵的一生过得太苦太难。可即便如此,福贵还是倔强地活着。他在苦难的经历中,依然觉得自己得到了幸福和欢乐,也曾是个幸福的人。

也正因为苦难,他更懂得珍惜,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收获。因为只有生命,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稀缺品。

看透了人生的福贵,把每一天都活得极其认真。种地的时候,他想尽办法鼓舞起老牛的志气。回家的路上,他的歌声在田埂上如晚风般飘扬。

张爱玲曾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身为平凡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谁都不会被生活轻易放过,在命运掀起的巨浪中,苦难呼啸而至,每个人的生活都岌岌可危。

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受活着的美好,人间依然值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