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

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1)

汉川市南河乡北部

众峰林立

在山峦叠嶂的泐山中

有一山泉

名叫观音泉

历经几百年沧桑

观音泉里的水仍源源不断

古泉有幸

有一位60多岁的村民

21年风里来雨里去

用心默默地守护它

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2)

日报君今天要跟亲粉们分享的正是

这位老人与一口古泉的故事

小编带你一起

聆听美丽的传说

寻找背后的故事

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3)

古泉名为观音泉

六旬守泉人何双星讲述古泉由来

初冬时节,阳光暖暖,记者慕名来到观音泉。在泐山的半山腰,几位村民正在清理砖瓦,这是原来的业集老林场办公楼,因年久失修拆除而重新修建。一位老人忙于清理两口泉周边的砖渣,小心翼翼地擦洗泉口。老人名叫何双星,今年63岁,是南河乡同裕村人。听记者说明来意,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计,跟记者攀谈起来。

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4)

老何在清理泉周边的砖渣

何双星讲述道:

“传说,李密(隋唐时期群雄之一)坐船来玩的时候,船停泊在泐山边。他上山游玩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两个洞,有水一直在流,便说这里必定是泉眼。”

观音泉既然以观音命名,当然就与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关。民间传说此地有石身观音壁立泉上,手中的净瓶喷出两股水柱,一清一浊,清水赈济人间良善,浊水洗净尘世污垢,清代同治《汉川县志》记载:"此泉岁尝一洗,洗出如脂,久始澄清,东清西浊",古人有诗曰:"不通汝汉不通淮,一滴清泉何处来,想是瓶中清静水,忽从地涌上莲台"两说均涉及观音菩萨,为观音的命名作了注释。

观音泉有两个泉眼

一清一浊,泾渭分明

记者发现,观音泉有两个泉眼,同时涌出泉水,一清一浊,两水汇合,泾渭分明,绝不相渗。

“一清一浊的来源不同。为什么有一清一浊,是因为两个水的来源不同,就是地壳变化产生两个裂缝。前些年,湖北省地质勘测大队水工队在这里来勘测了一个礼拜,查明浊泉和清泉缘于两个裂缝。那个裂缝从宜昌到荆门这个山脉裂过来的,我们这个山脚在300米以下,300米以上都是返水石,就是比砂的密度大,不渗水,水不往下流,它往上返。”何双星滔滔不绝地介绍。

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5)

观音泉

泉水养育着一方百姓

老何承担起观音泉的保护工作

观音泉的泉水养育着一方百姓,何双星从小生活在泐山脚下。成年后他随着打工潮外出打工,于1997年回到家乡,在不知不觉中承担起了观音泉的保护工作。

“每个星期都要大清洗一次,主要是清洗山上冲下来的水带来的渣子,还有山上掉下来的树叶,以及一些人为的污染。”何双星介绍。

不管严寒酷暑,风打雨淋,老何只要有空,就会上山看看古泉有没有被污染或破坏。春夏季节,来山上玩的人很多,老何经常在古泉旁给游客、青少年、取水市民宣传保护古泉的重要性,发现有不良行为者,就对其进行教育制止。他还定期对古泉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并到附近村庄宣传《环境保护法》、《水法》,保护好观音泉成了老何晚年生活的一部分。

观音泉一带是革命的摇篮。当年叱咤风云的红二十五军政委王平章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与敌周旋。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沃土,耸立在观音泉西麓的烈士塔就是最好的见证。

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6)

观音古泉遗址

“不保护好古泉对不起先人,我在这里生活这多年,就是为了保护古泉。我现在身子骨还算硬朗,我要一直守到老。”何双星质朴地说道:“观音泉自发现到现在已经几百年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用大理石为古泉砌成一个剖面,把遗址的来历标在上面,人们来旅游就一目了然。同时也希望有单位能对古泉进行开发保护,以便更好地保存下来。”

老人讲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农)(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