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化验有几项(不会看血脂检查报告指标)

警惕!高血脂!

有没有感觉身体一到四五十岁,各个方面就都开始亮起红灯,比起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这些会有明显症状的疾病,高胆固醇的威胁力似乎很弱,身体一点不适的感觉都没有。但正是这个悄无声息的杀手,最终成为冠心病的头号元凶。

你关注过自己的血脂吗?有没有被化验单上那些陌生的名词给绕晕呢?我们通常是根据检验报告单的范围值来判定自己的血脂是否正常,在此范围内就马虎的认为:哦,是正常的!值得注意的是:该范围往往是对正常健康成年人而言,那么这个值真的合适你吗?

血脂化验有几项(不会看血脂检查报告指标)(1)

一起来看看怎么看懂体检报告上的血脂检查指标吧。

哪些人需要检查血脂?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皮肤黄色瘤者。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有冠心病或血管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中有早发冠心病(男性 55 岁前,女性65岁前发病)或其他血管硬化性疾病者。

特别注意

血脂异常有时候可以表现出一些不特异性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等,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体检或住院治疗其他疾病才发现的,因此即使没有症状,符合上述情况的人群应该常规检查血脂,以便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

此外,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查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

血脂化验有几项(不会看血脂检查报告指标)(2)

血脂检查一般有七项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脂蛋白(a) (Lp(a))

载脂蛋白A1 (apoA1)

载脂蛋白B (apoB)

其中前四项是血脂检查中更需要关注的指标。

血脂化验有几项(不会看血脂检查报告指标)(3)

总胆固醇

正常范围在2.33~5.17毫摩尔/升。如果超过5.17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甘油三酯

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56~1.7毫摩尔/升。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肿瘤晚期、恶病质及应用肝素等药物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常范围是大于1.00毫摩尔/升。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水平增高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脂蛋白(a)

健康成人血清中浓度小于300毫克/升。浓度增高,可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创伤和炎症、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除肝癌外的恶性肿瘤等。浓度降低,可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脂蛋白在肝脏合成。

载脂蛋白A1

参考值:

1.20~1.60g/L

临床意义:

一般情况下,apoAⅠ可以代表HDL水平,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低于1.20g/L比高于1.60g/L的人群有易患冠心病的倾向。

载脂蛋白B

参考值:

0.80~1.20g/L

临床意义:

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与LDL-C成显著正相关。apoB升高是冠心病危险因素,高于1.20g/L比小于1.00g/L有易患冠心病的倾向,降低apoB可以减少冠心病发病及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

注意事项

血脂检测要求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避免进食对血脂浓度造成的影响。一般认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受饮食影响较小,随访时可以在非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测。而进食对甘油三酯检测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求在禁食12~14小时后进行检测。

如果您的血脂化验结果超标,首先应想想自己是不是在空腹(禁食8小时以上)状态下采血?其次在检查的前一天有没有大吃大喝?如果都不是。建议您调整一下工作节奏,减少应酬时饮酒和高脂饮食摄入,加强锻炼,饮食清淡,2个月后复查,必要时进一步接受调脂治疗。

血脂化验有几项(不会看血脂检查报告指标)(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