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地理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地理到底怎么总结)

目录:(一) 分类分类再分类总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学地理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学地理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地理到底怎么总结)

学地理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

目录:

(一) 分类分类再分类总结!

(二)标记出笔记里不容易想到的点

(三)疯狂延伸

(四)常识小本本怎么搞

做地理题的时候,很多人答不全、答偏、看到题目反应不过来。然后总结时候也不太会总结,所以做起题来不能得心应手。

核心思路是:先一个一个板块总结过来,然后纵向挖掘,然后横向联系可能会有贯通之感,最后总结顺口溜,答大题就比较得心应手辣。

So下面是我做地理题和整理题目以及答案的一般流程。

(一) 分类分类再分类总结!

首先,大块先分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嘛,这个大家都知道。

我很喜欢把里面的东西再继续分类。

比如自然地理在后面做题中继续往细致分成河流、地下水、土壤、地形、耕地、光照、风、温度、海洋、森林……为什么这么搞呢,因为这样会让我这个曾经的地理菜鸡知道整理的方向,不至于拿着答案题目死记。

虽然高三复习书上可能有,但绝对不全面,而且不是自己整理的,你相信姐,你除了早读拿出来念几次,或者做题翻出来查一下,再不会去记了。所以,自己整理!

以总结某水域营养丰富为例,可能你回答时候只需要答一个营养物质丰富,怎么怎么样,但是!我们总结的是从哪些角度看出来营养丰富的,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

总结某水域为什么营养丰富?

① 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② 河流多,从陆地携带营养物质

③ 水温较高,藻类较多

④ 废弃物排放多,水体富营养化

这样,下次,看到题目中暗示附近有陆地,要答水域营养物质丰富,你可以在前面加第②点,就是:靠近陆地,河流从陆地携带营养物质较多,营养物质丰富。这样就很完整。让老师看的时候觉得:可以啊,这学生。一般这样分就会大大滴高。

(二)标记出笔记里不容易想到的点

你总结出来的答题点,区分一下哪些你能想到,哪些是你开始想不到的点。举个例子:植被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的原因:

① 截留降水

② 增加土壤孔隙度

③ 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

④ 减弱土壤水分蒸发

⑤ 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消耗

我自己会在旁边做个小标记:我想不到的是②和⑤。

再比如:风力对生物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① 形状生成(旗树)因为盛行风/吹定向强风

② 生长(速度、生死、灾害)

(1) 数目向风面受风袭击损坏、过度蒸发或者死亡,有的向风面不长枝条

(2) 枝叶稀疏,光合作用总面积较小,树木生长缓慢

(3) 受台风、风灾等影响,生长矮小;冬季风、寒冷气流等导致的冻害

③ 木材质量较差

④ 影响生物生长范围、影响植物生长(也就是影响它能在哪活,比如一些花粉传播,比较依赖风的东西)

我会再做个标记:③不太容易想到,②里面第二条不容易想到。

懂了吧同学

(三)疯狂延伸

在第一步做的差不多时候,你会发现好多不同板块和其它板块间是联系的。

直白点说,就是你可以顺着一个点不停地往下延伸。就是回答a问题,要答b这个点,b又是因为c引起的,这样你又可以去总结一下关于c的知识,什么影响c,c又会影响什么啊之类的,这样一路挖下来,绝对妹毛病。

行了,不多说再举个例子:你总结了一个水能开发的角度,包括航运、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灌溉、土地利用。

然后,可以深挖一下遇到关于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思路。

自然角度:水量;水量(季节)变化;地形;长短(通航里程);能不能河海联运;是否结冰(包括结冰期长短)

社会经济角度:经济发达程度(对航运需求大小);航道沟通范围。如果你又觉得这其中结冰的知识没怎么掌握,再去总结关于结冰的常识和影响。

最后,你总结足够多的时候,就会觉得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的,谁都离不开谁,到后面看题目分析完回答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就好比说你先花了两个月学习化妆,然后又去研究适合你的发型,又花了三个月减肥成功,又花了几个月学习联系体态,最后综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土狗逆袭,美的/帅的一批·。可能这么比喻不太恰当,意思就这么个意思。

(四)常识小本本怎么搞

就是在你那个笔记本子上从后往前写,写不了多少。其实就行总结点地理常识出来,出题人默认你知道,事实上你混乱的搞不清楚的,不管名词、概念、没见过的还是啥一股脑就总结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列出来,不用很严肃,我还喜欢加一些情绪化的想法,考前过一遍很不戳。

我就是这样总结过来的,列点我总结过的:

① 沉积岩:越靠下的先形成

② 侵入岩不一定会侵到地表,可以但没必要

③ 风化:在温度、水、空气、生物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破碎/分解,形成很多松散物质,这个过程叫风化。

④ 积雪融化增多,主要因为地面辐射增多→反照减少→地面非白色物质变多(白色积雪反射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的少;植被多了,白雪少了,反照减少,地表吸的多,气温上升)

⑤ 高纬度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有机质多,腐殖质少

⑥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有机质分解加快→土壤有机质减少

⑦ 天坑:喀斯特作用形成,地表塌陷

⑧ 堰塞湖:本来河道→堆积→成湖→改道

⑨ 涉及河海:有密度差异,淡水在海水上面ρ淡水<ρ海水

⑩ 台风过境,气压与气温先下降后上升,云量先增多后减少,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⑪ 题目说多岩浆岩,那么土很重要(成土)

⑫ 南极地区附近不存在明显的暖流,附近受高压控制,阴雨天气少

⑬ Xx规模化种植: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条件改善,外出人口增多,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⑭ 看到积雪状况,从学的厚度和多少等方面分析

⑮ 告诉等压线、等温线→用等压线判断风向,用等温线推断冷暖锋

⑯ 题目让你从统筹协调的角度分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⑰ 气候冷湿→蒸发弱、降水少 气候干热→蒸发大、降水少

……

地理小常识或者点子,我就这么总结。每一个板块都可以总结好多好多东西出来。

以上这些对你学地理应该蛮有用,再不学会就不礼貌了哈哈哈哈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