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做人最重要的四点(给年轻人的建议)

胡适说做人最重要的四点(给年轻人的建议)(1)

推荐 | 华睿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是若干年前我在一份报纸上读到的。后来查阅资料才知,这篇文章原载于,1932年《独立评论》杂志第7号。

这篇文章的作者:胡适,一直是我比较尊敬的一位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在学识和为人方面,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说到学识,除了著作等身,他还提出过两个很著名的理论,放在当下,依然十分适用。其一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另一个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说到为人,胡适曾经帮助过的人枚不胜举。比如: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还有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以及大家都熟悉的李敖。

1919年的5月4日,当北京已经爆发学生运动时,胡适刚好在上海陪同杜威先生访问,事后从报中得知此事。

图 / 老北京荣兴斋照片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一一要解答。

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为”的求知识了。

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

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节衣节食去巴结她。

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

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

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试想伽利略(Calileo )和牛顿(Newtn )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

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图 / 对弈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

在这种状况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为糊口而作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

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

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

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j.S dll )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S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

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

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

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

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我们生在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

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希望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

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

古人说:“信心(Fith)可以移山。”

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

你不信吗?

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做菲希特(FICht6)的,天天在讲堂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

菲希特死的时候(1814),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

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

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

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法郎的赔款。

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 )终日埋头在他的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

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

(一)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

(二)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于一种微菌在生物体中的发展;

(三)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的关系。

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

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的医学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除外科手术的死亡率。

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牌热瘟的治疗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二千万佛郎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

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Huxley)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万万法郎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绩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

他绝不想他的显微镜底下能偿还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

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胡适说做人最重要的四点(给年轻人的建议)(2)

ID:ENGINEERINGP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