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

说到法国的军事题材电影,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空中决战》,画面很浪漫,剧情却很雷人。2019年,法国推出了一部新的军事题材电影,叫做《狼之歌》,讲述法国海军“红宝石”级核潜艇的故事,画面和细节仍然不错,剧情依然不敢恭维。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

这部电影的世界线,也是很有意思的“法国观点”。比如芬兰遭到俄军2个师的入侵,美国对欧洲事态的升级非常漠然(那太平洋一侧出了多大条的事儿才会这样啊?)法国总统为了捍卫“欧洲价值”,决定派出地面部队协防芬兰,打击俄军。

俄罗斯则直接进行开始核讹诈式威胁:法国你不要搞事情,小心吃核弹!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

于是,剧情又展开了。虽说现实之中,核讹诈基本都是“以有欺无”,是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搞这种事情(比如说当年我们就遭到过美国的核讹诈)。但是法国电影里,毛子就这么蛮不讲理——比电影中法军核潜艇艇长还要虎。

声呐兵主角,因为是导致电影开篇中一系列波折的问题人物,使得一系列权限被褫夺,但是他一直在努力追寻事件的真相。面对法国潜艇部队作出“可疑潜艇是一艘无人潜航器”的判定,他不服,甚至利用声呐兵耳朵好的特长,听辨(没错,听辨)上司的密码,偷偷操作数据库。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

声呐兵专长:听键盘 回忆上司日常,破译密码

在查询相关书籍时,男主邂逅一位曼妙的女性知识分子,迸发了一段浪漫的故事。而主角更是在两人相好时想到了一点——法军会把退役拆除的潜艇特征,从电子声纹库里删除,但是现实中的档案库(物理)会继续存在。(这个操作非常不可思议,封存舰艇启用又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4)

青年知识分子在两人相好时夹着大麻烟湿吻,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于是就潜入档案库去找资料——被发现,被关禁闭,而后英国人也发现了这艘可疑潜艇……于是他被放出来了。而他在“泰坦”号(刚才忘了吐槽,一艘红宝石级叫巨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设定)时候的艇长,晋升到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号上,指名要求他也调过去。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5)

美苏(俄)潜艇资料在档案库排在一起,的确是法国在现实中考虑的对手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6)

资料是671RTM/RTMK没错,但是CG里就成德尔塔了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7)

这么点声纹就敢作为决定性证据,怕不是CMANO玩多了

面对俄方的核讹诈,法国决定将弹道导弹核潜艇派出进行巡航。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8)

但是女主角的大麻烟“传染”,导致主角过不了尿检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9)

不知道法国人是有心还是无意,这句话戏剧性地让河马想起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 即纳尔逊的“决战旗语”出现在这里吧......有点滑稽、有点讽刺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0)

“红宝石”护航下,“凯旋”出海,然而主角却不在上面

对自身的核反击力量有信心是正常的,但是电影中的“凯旋”级,被塑造为即使主动声呐也听不见的潜艇,就过分了!各国消音瓦效能有所不同,但都做不到“侧舷音响黑洞”的效果。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1)

过分了过分了

就在主角沮丧的在潜艇基地等到天亮,将军装脱下来装包里丢进水里时,响起了防空警报声——貌似是俄国言出必行,从白令海峡对法国发射了弹道导弹。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2)

电子地图上是这样的……是一枚“布拉瓦”

讲道理,这条路线非常诡异,为什么发起核打击会掠过本国上空?就算毛子心大这么玩,从东北亚这么过一次,不是要让驻亚洲美军和我们都要被惊得进状态了?!

更何况,核导弹的作战模式,是一早就既定的。如今的核导弹,源于冷战的发展,美俄都是用最为便利北极弹道的——为什么会偏偏舍近求远?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3)

用GE算距离的时候,就自动给我这么一条路线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4)

如果模拟电影里,简直是meh了起来

故事,很快到了高潮部分。既然对方核讹诈成真,核弹升空——那么核反击会立刻执行,就有了之前截图里“密保卡”的部分。

而按照电影的描述,法国的核威慑策略是,一旦接到核武器发射指令,战略艇就不再进行任何通信,直到核打击完成。结果,这艘“德尔塔”是武装分子用1.2亿欧元从一名退役俄海军上将(原太平洋舰队司令)那里买下来的,上面还有R30(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就是电影剧情中从白令海峡往法国打的这枚导弹。

但是武装分子的意图是挑起西方大战,这枚导弹并没有实际的载荷(核弹头)。这一点导致这枚R30太轻,也使得法国海军战区反导拦截失败,也被主角后知后觉地听出来证实了。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5)

法国海军进行战区反导作战,显示的是“地平线”级前甲板,并列2座主炮特征鲜明,虽然导弹让人莫名其妙——看下图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6)

等下,你这是“飞鱼”啊!“飞鱼”反导了?那你好棒棒哦!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7)

飞鱼(设计台词):我实在也不是谦虚,我一个反舰导弹,怎么就去执行战区反导任务了呢?

你说俄海军试射R30导弹的时候,有外国潜艇潜伏在周边偷窥,这个设定没问题,但是听出没有载荷,听出导弹质量少了20%,这就实在神棍了。就算电影不解释是少了载荷变轻,弹道特性变化的“布拉瓦”导致拦截难度陡增……你用“飞鱼”且只有1发,拦截失败并不意外啊~

河马的感受是,电影为了特定情节,导致中间铺垫显得潦草而漫不经心了。回到电影中……这枚“布拉瓦”果然是空的,落入贡比涅森林之中无人伤亡。但是,法军的SSBN已经接到了核反击命令,随后电影里就围绕着阻止“可畏”号发射核导弹展开了。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8)

收到的命令是加密的,需要以舰长身份卡在特殊打印机上解码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19)

“凯旋”级进入静音巡航模式,其指挥舱的宽敞通透,与“红宝石”级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里,电影用相当多的笔墨描述了“规章制度”的冷酷无情。比如,核反击不可逆,因为一旦下达命令,任何取消的命令,都可能是政府高层被外国所渗透导致,即使是最亲近的战友与上级,也可能是外国的“鼹鼠”。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0)

无法取消命令

这个情节也成了互联网上喋喋不休的讨论话题,很快被引入到人性、体制之类的屁话上去——河马作为学政治的,我得阐明,人类不是机器,所以有很多不理性、不可预知的因素,相关机制、规章的设置,只是当前环境下相对合理的模式,不能也永远不会是完美的。

电影大量笔墨用于这一矛盾,固然挑起了观众们的情绪,但有很重要一点——法军核反击只发射1枚潜射弹道导弹,这就是最大、最不合理的纰漏。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1)

哪怕河马不喜欢WT,我也得说,这个愚人节限定模式里,核潜艇互杀,抢占发射阵位后全弹发射,也是相对正确的描摹

联合国五常中相对较小的英法,采取的核反击策略不同于中美俄。他们的本土比较小,很容易被核对手地毯式种满蘑菇,因此他们的“三位一体”核反击力量,几乎偏废陆基核力量,法国的空基核力量也很有限。而本土较小的情况,就导致了他们一旦开始核反击,就不会有任何保留,会将能发射的所有核武器一股脑地全部发射。

至于核潜艇不会接收别的指令,并不是因为“确保威慑”,而是因为核反击命令,极有可能是它能收到的最后一条命令了。所以,这部电影里刚开始的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突然就被这个“为了剧情冲突而强行冲突的”的表现毁了。即使帧察团队里,只有河马饶有兴致地把全片看完(其他人接受不了,觉得太胡闹,太不值一哂),并且给出较高评价,依然觉得地堡里的相互争论太过鬼扯。

反正最后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让攻击艇找到战略艇,并不惜以击沉自己的战略艇,来阻止核导弹发射。而之前伴航“可畏”号的,正是“泰坦”号,原来的黑人副长升任艇长。法国海基核力量指挥官,海军上将亲自带着声呐兵主角登艇,去捕歼传说中“声呐无法探测”的战略艇。

因为是海基核力量指挥官亲自指挥,就是自己人搞自己人了……指挥官性格,倾向都是了解的,甚至几个发射海区的情况也是了解的。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2)

法军自己投下了声呐浮标寻找自己的战略艇

总之因为核反击时只发射一枚这种奇怪的设定,以及艇长非常靠谱的人设,导致艇长会寻求最好的发射阵位,以精确打击“降低伤亡”,于是后续许多不可思议的剧情可以展开。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3)

战略艇艇员对此非常不解

声呐浮标的确没找到战略艇,但把战略艇驱赶到了“需要的位置”。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4)

海军上将(左)黑人艇长(右)围着声呐兵,等待他找到战略艇的踪迹

大致找到战略艇后,主角受不了了,跑热铺去躺着——而艇长(也是战略艇艇长之前在“泰坦”号上的副长),把潜艇交给海军上将,自己去冒险了。这冒险太过法式浪漫,看的人惊诧。战略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对蛙人来说有个好处,此时深度并不大,不必制备特殊气体避免“氧中毒”。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5)

冒险:黑人艇长操作蛙人推进器,拿锤子去敲战略艇的壳体进行通信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6)

结果正赶上线导雷发射,黑人艇长的呼吸设备被打坏,这个戏剧冲突我都没料到

真实的潜艇感受是个封闭,隔绝的环境,绝对没有第三人称视角,只能依赖声呐等传感器,黑人艇长蛙人推进器的声音,被战略艇视为以战斗蛙人进行攻击,立刻进行了反击。黑人艇长带着很好的意图,不幸领了便当。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7)

对于这部电影,似乎有人说线导雷的细节很好——好么?线导雷在最后阶段是会割断线缆的,结果这枚线导雷正中艇体,它跳弹了!跳弹了!弹了!了!即使如此,一枚550mm鱼雷在这种距离引爆,愣是没把“红宝石”级怎么样。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8)

弹道导弹舱盖打开的动静,让声呐兵主角听到了。右边就是“凯旋”级的弹道导弹井与井盖示意图

然后就是很精彩的决斗场景——双方以鱼雷逼迫对方转向,割断导线。核潜艇期望如此以方便自己规避,攻击艇期望对方脱离发射姿态,但是双方都没有规避。攻击艇上还一阵喧闹,分管通信类似机要员的角色,还试图抢夺舵机,体现出SSBN部队和SSN部队不同的心理素质与作战素养。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29)

两枚鱼雷还交汇了,要在美国电影里,这俩鱼雷因为是线导雷,可以被引爆,拦截对方的鱼雷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0)

SSBN的面具也比SSN的要好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1)

这个镜头紧张氛围一流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2)

SSBN打出诱饵,竟然偏航了?!线导雷还能被诱饵搞偏航?!尤其是海军上将还要求切换手动模式之后

法制F17型550mm鱼雷因为有多个海外用户,公开信息上,还是可以找到其具体技术细节的,其的确拥有线导与声自导2种模式,但是要手动切换的。那么此时为什么线导雷表现出复合制导的特性?

而后战略艇关掉了所有设备,进入彻底静默,但是依然没有骗过海军上将,海军上将指引线导雷继续航向战略艇。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3)

艇长命令排空压缩空气,制造最后的假目标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4)

还成功了……

线导雷最后阶段会切断导线,完成攻击,是没错的……但是电影里鱼雷并没有切断导线。以及到底是法国550mm鱼雷太弱,还是法国潜艇都硬如法棍?这个距离的爆炸只是崩掉若干消音瓦,没有什么重大影响。反正比起《猎杀红色十月》的类似场景,这部电影在画面上倒是足够刺激。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5)

攻击艇却比较惨,严重受创

既然神棍到了这里,再神棍点,也无所谓。战略艇大体无碍,但是指挥舱里却满是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艇长命令疏散,自己留下来执行核导弹发射的最后步骤。

而主角,则在已经大部损毁的攻击艇上,用水声电话呼叫战略艇,让艇长在临死前,取消了发射。所以,这一番虽然诸多不合理,但是在观众看来颇为精彩的斗法之后,原来彻底失败的主角所在攻击艇,以嘴炮阻止了艇长。

魅力技能10/10,通过检定

在河马看来有些囧了,但是从电影这种艺术作品的立意来说,却是人性胜利了!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6)

主角从逃生舱门撤离了潜艇

一如前文所提及,战略艇发射弹道导弹的深度并不大,这样逃生可行有足够时间,但是以较快速度上浮,会导致压力骤然变化,氮气的体积极速膨胀,对人的肺脏,耳膜等器官,有很大的影响。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7)

主角作为天才声呐兵,听力极好,因此失聪,算是情节的终极转折。

而贯穿全片,非常精彩的水声音乐,也变成非常沉闷的版本,模拟听力严重受损的感受,像是游泳时耳朵进水后的世界。

好了,写到这里,这部电影也算是介(剧)绍(透)完了。一如山猫审阅本文后给出的绝妙标题“套着耐压壳体的法国文艺片”

这个耐压壳体,粗看似乎还挺靠谱,那些精彩的CG,高科技武器的出场……结果,发现反舰导弹能反导,潜艇硬如法棍等诸多难以让人接受的重大纰漏,还有核反击策略表述的偏颇。毕竟,法国的军事电影本来就难言出色,精彩的是文艺片,甚至是搞笑片。

而这部电影的内核,就是一部法国文艺片,如果观众朋友需要灵魂拷问,有;需要体制反思,有;需要浪漫的法式邂逅,有;甚至就连法式浪漫的细节表现,也有。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8)

女主角难说是国色天香,却风情万千,对女角色的把握与描摹笔触,也是法国电影的里技

这部电影固然付出了真实性的代价,但是成就了自身节奏张弛有道,戏剧冲突鲜明又出乎意料的效果。还是那句话:

哪怕神剧,只要叙事手法高明,至少能“不让人生厌”。

聚能战斗部反舰导弹(耐压壳体下的文艺片)(3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