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

喝茶,这一个大家都明白的词,杭州人偏偏说“吃茶”!外来人十有八九说杭州人没文化;老杭州人为此也撰写过考证文字,说出了一个又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诸如南宋擂茶的遗留,一种茶叶与食物的混合体。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1)

关于茶的起源,也有“食用起源”一说。《尔雅》卷九《释木》第十四“苦荼”也认为:“茶者,荼也。”荼是什么?就是苦菜,是先民的一种杂煮糊状的食物,既可以充饥,也可以拿来解渴。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2)

杭州北郊良诸、勾庄一带的农人,如今仍有这一种将茶叶、烘青豆、炒芝麻、橘子皮等物泡在一起,先饮,后食,充饥解渴的习俗,这也是先民“吃茶”的一种形式的遗留。

据说,当年周恩来到了梅家坞,茶农以龙井茶相奉,周恩来细细品酌,临走时,连茶叶都嚼进了嘴里。这文字是在说周恩来的惜物,但“吃茶”在祖籍浙江的周恩来心中,应有一定的影响。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3)

有报道说,如今众说纷纭的茶叶中含铅的消息,对饮茶并无影响。因为铅不溶解于水,只要饮后不咀嚼茶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看来,这一种“吃茶”的后果,当年的周总理是不曾想到的。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4)

但杭州话的“吃茶”,并不是以上的概念。

城隍山(吴山)上的一个茶摊,三十多年前我在那山下居住的时候,也是常去的,卖茶老人,也是常常看见。登山人往往到此口渴,端一杯茶水,一仰脖,一饮而尽,然后付钱而去。这就是杭州人认为的“喝茶”,很少有细细喝来,款款而谈的。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5)

细细喝来,款款而谈的也有。那就是邀上三五好友,或龙井,或梅家坞,或湖边茶楼,或山溪农家,一杯茶,几碟茶食,坐上大半天。

那当然是杭人固有的慢生活,要有闲心闲情,事先也要约定:某日,我们吃茶去。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6)

那时坐上半天茶馆的闲人已经不多,吃早茶、下午茶的较多,下午茶往往要坐到傍黑。

你说要喝一杯就走的,那叫“讨杯剩茶”,这种人大半是出大力的,譬如拉黄包车或者沿街挑担吆喝做买卖的。

我奶奶或我的父亲将茶客吃剩下的茶,加一瓢滚水递上,有时,出大力的喝了茶,顺便将壶中的青果橄榄也和了茶叶一起咀嚼。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7)

掮一只大竹篮收旧货的就不同了,有一早上就收了值钱待沽的旧货,往往吃茶就吃出了功夫,这一坐就不晓得中午是不是会走了。因为要守株待兔地等待买者。

大竹篮的用处也显示了出来,笔洗、酒盅、文房四宝、紫砂茶壶置在篮子里面。

识货的停了下来,讨价还价,遇到大买主,干脆也坐下来泡壶炒青,吃茶细“砍”。

当然老杭州的茶楼也看不到“苏秦背剑”式的沏茶,那都是后来从四川传过来的。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8)

宣化桥以前也称“懊来桥”,因为走这桥来去的,除了桥北杭州府或者仁和县(后称“仁和署”)的衙役、官员外,十有八九是打官司的或探监的。

有一个服父亲重孝的小孩,当年也曾走过此桥,去杭州府探望在监的祖父,一走三年。

这就是鲁迅的二弟知堂先生,他在日记中说,当年,他住在花牌楼,一早一晚,走的就是这一条路。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9)

打赢官司过这桥,志高气昂,走进我家茶馆,热茶落肚,捋袖揎拳。

打输了官司走这桥的,踽踽蹒跚,说不定像流了产的女人,膝都是直的,屁股一定也被打得红肿。

这时候,进了我家仙花居茶馆,那一壶歇脚去晦气的茶也是要吃的。打官司的懊悔,也就来了。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10)

以上说的是茶事。以下再说文字。

“吃茶”的“吃”,杭州话发音为“que”,原字是“喫”。《说文》释义,“喫”即“食也”。譬如杜甫《绝句》:梅熟许同朱老喫。在《康熙字典》中,“喫”的释义就有“喫茶”一说。所以,说“喫茶”,并没错,也是“茶文化”所在。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11)

“喫”与“吃”, 本是两个字。

“吃”,按《说文》释义:“言蹇难也。”也就是结巴、口吃,说话磕磕巴巴,杭州人所谓“吊嘴儿”。《史记·韩非传》说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看来,大凡做学问的,说话不利落,倒也正常。“吃”,也是象声词,譬如《集韵》所说的“吃吃,笑貌”。这一种笑,指的是掩嘴“吃吃”有声的笑,不是咧嘴大笑。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12)

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文字改革,将“喫”合并为了“吃”。所以,正本道源,从文字的训诂学来说,细细品茶为“吃茶”,是对的。倒是“喝茶”,有些讲究了。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13)

《康熙字典》上,“喝”有六个读音,六种说法。当“喝”读成“he”的平声时,释义是“吸食”。注意,就这一个“吸食”,还注明是“液体”或“流体”。譬如,像城隍山上的茶摊,登山人到此,端一杯水,仰脖,咕咚咕咚流进喉咙,用一“喝”字,倒也神形毕现。再譬如,天安门前的大碗茶,您要是用“吃茶”,就不妥当了,也得用“喝”字。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14)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喝”,在古汉语中,更多的还是用作象声。就像《康熙字典》说“喝”的六个读音,倒有五个是说象声:恐吓、呼声、怒声。读音也有去声、上声的不同。

上海话茶怎么说(喫茶杭州话quoe)(15)

譬如“喝骂”、“喝指”、“断喝”,以及当今仍在使用的“吆喝”。却没有“喝水”、“喝茶”、“喝酒”一说。而与茶、酒相配,最常见的,是“喫”、“渳”、“酌”、“饮”。

这么一说,杭州话的“吃茶”,是不是很有底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