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1)

中国是个爱玉的国家,而玉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以玉为核心的玉文华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乃至思想观念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跟玉相关表达民族气节的词句也多不胜数,例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或者“化干戈为玉帛”、“温润如玉”等等。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2)

要想了解玉文华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玉?玉:“石之美者”。我国玉的品种非常多,例如比较知名的和田、岫玉、蓝田以及汉白玉等等。而在我国文化中,和田玉的影响最为深远。

和田玉质地细腻温润,一般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富有油脂光泽。一般颜色分为白、青、黄、墨、碧几种颜色。根据产生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籽料、山料以及山清水。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3)


我国最早发现有使用玉的时代在距今约七八千年,辽宁新县的新石器时代查海遗址中。与此同时在新石器时期同时发现大量玉制器具的遗址还有红山、良渚、大汶口、龙山、石家河、凌家滩等等。早期发现的玉器形态大多造型较为粗糙,以工具类为主,例如玉匕、玉玦、玉锛、玉琼等。早期配饰玉器的形态和纹饰大多是以动物为主,早期因为受到生产工具的限制,工艺大多是阴刻线和浅浮雕。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4)

到了商代玉材逐渐变得多样化起来,配饰玉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工艺相对更加细致,这个时期的玉饰造型大多做成剪影状。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5)

西周时期玉饰逐渐从巫玉进入王玉时代,玉在这时开始用于礼仪。同时因为礼仪的规范,古人崇尚厚葬一说,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组佩、玉面罩用于殡葬。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6)

战国时期玉器的制作到达了历史的高峰之一,主要以佩玉作为主要玉佩,S形龙凤佩大量涌现,玉佩上的纹饰有龙凤纹、蟠螭纹、云纹、谷纹、蒲纹等。那时人们热衷于佩戴玉佩有诗赞到“君子比悠于玉”,甚至还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7)

汉代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也是此时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和田玉,玉的种类开始逐渐繁多起来,例如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等。汉代开始葬玉之风及其盛行,葬玉的种类也开始变的多样化,例如常见的九窍塞、玉握、口含、玉衣等。其中玉衣又称为“玉匣”,常用于汉代的皇帝和高级官员死后入殓时穿戴,比较知名的有中山靖王墓的金缕玉衣。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8)

到了唐代玉逐渐摆脱了神秘的色彩,开始逐渐向世俗化发展,礼玉和葬玉的使用大大减少,实用类的玉饰开始增加,这一时期的玉饰因为大多用于日常生活,所以造型也多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风格偏向写实。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9)

到了辽宋金元时期,玉的使用更加日常化,这一时期的玉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更倾向于世俗化,纹饰大多使用龙凤吉祥或花鸟鱼虫这类。且在这一时期玉饰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层立体镂空工艺。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10)

清代的玉器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乾隆玉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精、薄、新”。这一时期的玉饰多为大型玉雕,且玉制雕品的构思非常奇妙,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精品玉饰。

温润如玉的玉石(为什么要温润如玉)(11)

即使在今天玉饰依旧备受人们喜爱,我们常常能在穿着时尚的年轻男女,腕上、颈间看到些玉制的配饰,中华人民对玉真真是爱到了骨子里。也正是本着这种喜爱,致使到今天玉文华依旧经久不衰。玉文华展现的不仅仅是各个时代工艺技法有多高超,更是透过这些配饰传达出一股根植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民族气节。

喜欢更多历史知识,请点击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