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1)

清乾隆55年,皇帝八十大寿,各地官员到处搜刮奇珍异宝以作寿礼。

浙江盐务大臣找到一个戏班子,让他们进京为乾隆唱戏。

寿诞过后,这个戏班子并没有南返,而是留在北京,继续在民间演出,他们不断吸收其他的戏曲文化,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剧种——京剧。

京剧百年,舞台上见证了太多的粉墨登场,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上个世纪初,一个叫孟鸿群的京剧演员到天津唱戏,那一天,孟鸿群唱戏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接着身子无法动弹,不得不暂停演出,台下的观众一片喧闹。

此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自告奋勇地说:“我先去给大伙唱一段,免得大家等得着急。”

说完,就从幕后走到台上,先朝观众深鞠一躬,又朝琴师鞠一躬,“下面我给大家清唱一段《捉放曹》吧。”

起初,观众还不以为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唱什么,可是这个孩子开口便来:“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颤……”

一声刚落,台下掌声如雷。

这个孩子,就是孟鸿群的女儿孟小冬。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2)

01

1907年冬天,上海寒风凛冽,京剧老生孟鸿群喜得千金。

亲朋好友前来道贺,孟鸿群一一递上红鸡蛋,一同来道贺的人当中,有一个男子,一举一动,颇有武生味道,他来到婴儿身旁,瞅了一眼,原本安安静静的孩子,立马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乖。

他一开口,婴儿哭得更厉害,声音越发嘹亮,此人便开玩笑说:“好嗓子,将来定成名角。”

这个男子便是京剧演员仇月祥,是孩子的姨父。

仇月祥问是否取了名字,孩子的母亲摇头,将婴儿递给仇月祥,让他取个名字。

彼时窗外,白雪纷飞,仇月祥沉思片刻说:“叫小冬吧!”

谁也想不到,多年以后,孟小冬这个名字,会响彻梨园。

孟小冬生在梨园世家,祖父孟福宝,人称孟七,是出了名的武生。

孟七膝下七子,其中五人皆从事京剧表演,各有所长。

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曾和“梨园界”的大王谭鑫培同台配戏。

生在这样的家庭,孟小冬对京剧,从小就耳濡目染。

父亲每天早晨带着孟小冬去城墙边“练功”,看着一个个小男孩双手撑地,双脚搭在城墙跺上。孟小冬好奇极了。

父亲告诉她,那是拿大顶,然后问她:“你想学吗?”

孟小冬回:“想。”

从此,孟小冬便跟着父亲学习京剧,7岁那年,父亲身体突发状况,孟小冬已能上台应对,由此可见,她已经学到了不少真本事。

孟鸿群是家里的支柱,他一倒下,家里就捉襟见肘,积蓄也很快花完,孟小冬也提前走进了梨园,正式入门学戏。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3)

02

孟小冬的第一任师父,是她的姨父仇月祥。

孟小冬嗓音清亮,又不带一点雌音,是个天生的唱老生的料子,仇月祥因材施教,踢腿、压腿、下腰、练气、喊嗓子、学唱腔、学身段、背戏词。

孟小冬每天早上跟着师父到城墙根下,对着城墙练口型,练完之后,回家学唱腔练身段,到了晚上,开始背戏词。

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戏。

从《乌盆记》到《空城计》再到《逍遥津》,孟小冬每天都在进步。

半年后,孟小冬在“九记票房”登台演出。

孟小冬和名票冯叔鸾同台配戏,孟小冬扮演刘士昌,一开口,不露雌音。

新声乍试,便技惊四座。

那一年,孟小冬8岁。

从此,她便开始了跑码头唱戏的生活。

随后,在叔叔孟鸿茂的推荐下,孟小冬到无锡新世界屋顶花园剧场唱戏。

在去之前,新世界的负责人还特意来考察一番,可是听完孟小冬唱《逍遥津》,负责人便无话可说了。

“无锡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人能唱这个戏,这下好了,无锡的戏迷有福了,小姐去了,准红。”

开唱那天,遭逢大雨,但剧场里掌声雷动。

唱完后,师父仇月祥请客,席间不停地夸赞:“好样的小冬,师父没白操心!”

从那以后,孟小冬半年内两下无锡,唱戏130多场,凭实力征服了无锡戏迷。

名气越大,找孟小冬唱戏的就越多。

有一次她唱《击鼓骂曹》,唱完之后,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拿着一束花,找到孟小冬。

这个男子,就是杜月笙。

见到孟小冬,杜月笙双手抱拳说:“孟大小姐,阿拉杜月笙这厢有礼了。”

孟小冬一听,噗嗤一声笑了,再一看,杜月笙一双招风耳十分亮眼,不觉忘了回礼,还是在师父的提醒下,连忙双手合十回礼。

那一年,孟小冬11岁。

从此以后,杜月笙就成了孟小冬的铁杆粉丝,她的戏几乎每场必看。

人与人之间,似乎就是这样的奇异,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故事。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4)

03

当时唱戏的有一个说法:“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

高手都在北京,在北京才能学到真东西,而天津是伶人最想去的地方,也是最害怕去的地方。

因为天津的观众,欣赏水平实在太高。

一旦得到了这里观众的认可,个人表演水平就等于得到公认,就可以去上海赚钱了。

孟小冬没有直接去北京,而是先去了天津。

在天津,孟小冬作为挂头牌的领衔主演之一,和白玉昆、赵美英等名伶一起演出。

除了单演《空城计》、《珠帘寨》、《捉放曹》,还和赵美英合演《四郎探母》、《打花鼓》、《坐楼杀惜》等戏。

天津的观众虽然公认的难伺候,可是孟小冬一演,天津观众就服了。

天津谭派票王王君直对孟小冬赞赏有加,惊为奇才,甚至还主动为孟小冬解说唱腔,并在咬字、发音等诸多方面加以指点。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5)

天津红了,但孟小冬没有趁热打铁,而是去了北京,那才是她北上的目的地。

北京,是每个角儿心中的梦。

琴师孙老元曾说:

“要想有所发展,应该进京深造,那才是京戏的老窝子,有的是高人。”

在京剧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几个人分别是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其次便是他们的弟子。

尤其是程长庚的弟子谭鑫培,不仅继承了老师的衣钵,还兼采百家之所长,是京剧的集大成者。

到了孟小冬入京时的北京,正是谭鑫培的传人余叔岩红得发紫的时候,余叔岩在老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创立了余派。

所以当时的说法是:“无声不学谭,无派不学余。”

除此之外,以梅兰芳为首的四大名旦也红极一时。

总而言之,这里高手云集,要想出人头地,难如登天。

孟小冬也不觉得自己是个角儿,只觉得自己还是个小角色,抱着这样的心态,她在北京,以新人的姿态重新开始。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6)

04

1925年6月5日晚,孟小冬第一次在北京城唱戏,唱的是全本的《四郎探母》。

她扮演杨四郎,扮相俊美,台风漂亮,一出场,就惊艳众人,一开口,就叫好声不断。

本以为要慢慢来,不曾想,她一炮走红,红遍了整个北京城,从梨园里脱颖而出,在北京站住了脚跟。

但孟小冬唱戏,不仅仅是为了红,对于艺术,她是不容易满足的,虽然已经算一个角儿了,但她觉得自己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百尺竿头,欲更进一步,需要的是更多的琢磨和学习。

一没事,孟小冬就开始琢磨其他派别的唱腔,对余叔岩的唱腔更是格外留意。

博采百家之长,她的技艺果然更进一步。

为了学习,她拜京剧音乐家、著名琴师陈彦衡做老师,又拜陈秀华为师,后经王君直介绍,还结识了言菊朋,经常与之切磋技术。

但孟小冬最想拜的师父,是余叔岩。

很快,谭派唱腔也学得有板有眼了。

孟小冬走红京城之后,她人生的收获之一,是另一个京剧大师,梅兰芳。

彼时的梅兰芳,是真正的角儿,红得一塌糊涂。

初次见到梅兰芳,孟小冬出于礼貌和敬仰,叫了一声“梅老板”,而梅兰芳也礼节性地微笑回礼。

此时的梅兰芳,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姑娘,就是孟小冬。

有些人,仅止于擦肩而过,可有些人,会再遇见的。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7)

05

1925年,孟小冬17岁。

这一年,她的人生发生了很多大事,第一是进入了伶人梦寐以求的北京,并成了一个角儿。

第二件就是遇见梅兰芳。

这年8月,某大人物的堂会上,原定的压轴戏是梅兰芳和余叔岩合唱的《四郎探母》。

可余叔岩因某种原因,对外称身体不适,不能出演,有人就出歪主意,说找当红的孟小冬试试。

梅孟相见时,孟小冬谦虚地叫“梅大爷”。

梅兰芳优雅地回礼。

可在“梅党”眼里,这一组合,就显得很有趣,梅兰芳身为男子,扮演的却是女人,而孟小冬身为女儿,却扮演男子。

试戏之后,孟小冬得到了“伶界大王”梅大师的认可,演出当天,非常成功。

不久后,两人合演《游龙戏凤》,“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

当天舞台上,乾坤颠倒,女子调戏男子,而台下观众也亢奋莫名。

“梅党”再也按捺不住了,纷纷撮合两人:

“梅孟若是一段美满婚姻,今后生旦对戏,天下还有谁能红过他们?”

孟小冬不仅戏唱得好,而且人也生得好,剧评人、袁世凯的女婿薛观澜评价:

“当年有美貌之称的名伶,姿色都不及孟小冬。”

梅兰芳也对孟小冬有意,可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两房夫人。

大夫人王明华,贤惠能干,是标准的贤妻良母,为梅兰芳生了一双儿女。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两个孩子先后夭折,为了延续梅家香火,王明华不得已同意梅兰芳再娶一房,就是二房福芝芳。

最终,孟小冬父母被说服了,同意孟小冬嫁给梅兰芳。

只有姨父兼师父的仇月祥,不同意婚事,“这几年你跟着我,走南闯北,现在正红,嫁过去,只怕梅兰芳不会让你出去唱戏。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半年一年不唱,前功尽弃,实在有点可惜。”

爱情和事业面前,孟小冬选择了爱情。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8)

06

梅孟二人的婚礼,简单至极,没有吹吹打打的乐队,没有花轿,只有一些朋友前来祝贺。

结婚之时,正是孟小冬当红之时,但她没有趁热打铁。

为了爱情,她选择急流勇退。

婚后的孟小冬,没有再上台唱戏,她开始学自行车、弹琴、绘画、书法、听唱片,偶尔吊吊嗓子,练练身段。

两人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的幸福日子。

一天,梅兰芳带来相机,孟小冬说:“我给你拍一张。”

梅兰芳笑着在墙上留下投影。

孟小冬:“你在那里做什么啊?”

梅兰芳:“我在这里做鹅影呢?”

新婚夫妇,甜蜜如此。

可这幸福没持续多久,就被一个孟小冬那个疯狂的粉丝李志刚打破了,这个李志刚,追星追到疯狂,得知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拿着枪就要复仇。

不料正主没找到,却误杀了梅兰芳的好友,自己也以命相偿。

可经过这一件事,梅兰芳感受到了危险,在福芝芳一句“大爷的命要紧,孩子不能没有父亲”之下,疏远了孟小冬。

1930年,梅兰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前去吊唁,却被福芝芳拦在门外。

梅兰芳想让孟小冬进来,可怀有身孕的福芝芳却不依不挠,为了不刺激福芝芳,梅兰芳选择放弃孟小冬。

孟小冬对这段感情,终于死心了。

从这之后,孟小冬打坐修佛,仿如遁入空门。

她也开始思考,这段感情,是否值得?

婚后这几年,她放弃了事业,而梅兰芳,事业蒸蒸日上,她一想,便决定离开梅兰芳,于是便提了离婚。

她甚至放言说:“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也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爱的时候好好爱,不爱的时候好好放手。

孟小冬戏里的须眉男儿,拿得起放得下,戏外也是女中豪杰,毫不拖泥带水。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9)

07

人这一生,就是从一个坎走向另一个坎,过了一个还有一个,只有不断翻越,才能看到更多东西。

离开梅兰芳后,孟小冬醉心京戏,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1933年9月25日,孟小冬复出,奔走与京津两地,不时上演自己的拿手好戏。

不唱戏的时候,她就钻研余派唱腔。

戏唱得越来越好,技艺越来越精湛,戏迷也越来越多,但孟小冬的心,反而静下来了。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10)

1935年,南方发生水灾,杜月笙以慈善家的身份发起赈灾义演,孟小冬就在被邀之列。

事实上,在孟小冬一生当中,杜月笙一直都在。

早年她还是孩子,杜月笙就开始帮她,后来她和梅兰芳闹离婚,杜月笙也出面帮她解决。

这次应杜月笙之邀,两人的关系又更进一步,她也对这个始终关注着她的男子,产生了感情,并走到了一起。

七七事变后,杜月笙出去避祸,可孟小冬不愿同行,她要回北京,北京有她的家,有她要学的戏。

但孟小冬登台亮相越发少了,只是对于京剧,她从来不曾放弃。

余叔岩是京剧里的一个传奇,有人曾介绍徒弟给他,他断然拒绝:“有些人教了耶斯白教,徒费心力。”

那人又问:“当今之世,谁比较好呢?”

余叔岩想也不想就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

巧的是,孟小冬一直想拜余叔岩为师,可是都遭到拒绝!幸好她没有放弃。

终于,在1938年10月,京城泰丰酒楼摆了两桌酒席,余叔岩正式收下孟小冬。

此后五年,外面战火纷飞,孟小冬每天跟随余叔岩学艺,风雨无阻,尽得余叔岩真传,京剧技艺越发炉火纯青。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11)

08

1943年,余叔岩离世,孟小冬以为亡师心丧三年为由,宣布息戏。

她再次出现,是1947年9月。

这次演出,既是为了陕西水灾义演,同时也是为了庆贺杜月笙60岁生日。

这也是孟小冬跟随余叔岩学习后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连演两场《搜孤救孤》。

在开演之前,孟小冬就宣布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公开演出。

这场戏,还没开演就已经轰动了,一时之间,一票难求。

有些人没买到票,就找人在过道加张凳子。

还有更多的人,通过收音机在听。

同一时期,梅兰芳还有八场,都与孟小冬错开演出,但最终票价,竟是孟小冬更高。

有人撮合两人再次同台演出,但两人都回绝了。

伶界的昔日的金童玉女,今日竟无话可说。

人生真是无常!

这是孟小冬戏剧事业的巅峰,也是她演艺生涯的谢幕。

遥想当初,她8岁登台,给了人间一个惊喜,现如今,她最后一次公开演出,又一次惊艳众生。

早年的时候,天津的沙大风就称孟小冬为冬皇,现如今,这个名号,真正响彻全国。

至此,她做到了曾对梅兰芳说的:再唱戏,也不会比你差。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12)

09

她曾对梅兰芳说:

再嫁人,也不会比你差。

这一次,她嫁的人是杜月笙,上海滩的老大,在名声地位上,确实不比梅兰芳差。

杜月笙是黑帮老大,可是做事却比较仁义,他热心慈善,也热心国事,国难来临,他组织青帮兄弟抵抗日军。

对外,他是老大。

对孟小冬,他是一个可靠的人。

孟小冬十一岁时,杜月笙就捧着鲜花送给孟小冬,对她极为欣赏,几年后再见,他帮她,护她,在孟小冬需要的时候,他总是义无反顾地出现。

她和梅兰芳闹离婚,杜月笙帮她。

她生病了,杜月笙就联系医生。

她要学戏,杜月笙也支持。

1948年,战事又起,孟小冬慌了,杜月笙派了两个兄弟,将她接到上海。

随后又一起去了香港。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13)

1950年,杜月笙准备移民美国,他数着家里的人,连孟小冬一起,需要准备27个护照。

当着众人,孟小冬说了句:

“我也是要跟着去,可是算什么身份呢?是丫鬟还是女朋友啊?”

杜月笙听懂了,他立即决定举行婚礼。

可人生无常,1951年,杜月笙就病逝了。

他留下遗嘱,遗产11万分配如下:

每个太太拿1万,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出嫁了的拿4000,孟小冬拿20000。

他对孟小冬,终究还是多一点偏爱。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14)

10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没有那么忙了,她深居简出。

有人劝她登台,她拒绝了。

她虽然不再唱戏,但她的影响,都在曾经唱过的戏里。

余派第四代传人王佩瑜,曾做客《朗读者》,将苏东坡的《赤壁怀古》献给她在京剧路上的引路人孟小冬。

王佩瑜说:

“第一次听到孟小冬《搜孤救孤》,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我爱上了京剧,就是那一刹那。”

孟小冬开始收徒,教授京剧!

晚年的孟小冬,和张大千,成了知音。

有一次,张大千决定迁居,孟小冬前去送他,张大千请孟小冬唱一段。

孟小冬答应了,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张大千得喝一杯酒,彼时的张大千,已经戒酒多年,可是听到孟小冬的话,二话不说,喝了两杯花雕。

于是,孟小冬唱了《贵妃醉酒》。

孟小冬送张大千自己的京剧录音带,张大千就送孟小冬《六条通景大荷花》。

1977年5月27日,孟小冬去世。

得知消息的张大千写了一副挽联:

魂归天上,誉满人间,法曲竟成广陵散;

不畏威劫,宁论利往,节概应标烈女篇。

人活一世,她在戏里,活得精彩,她在戏外,活得也精彩。

人生纵苦,但至少是尽兴的。

这一生,她就是孟小冬。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吗 先嫁宗师梅兰芳(15)

11

人这一辈子,很难真正平坦,只要你一直在向前,就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波折。

但只有翻过一个又一个的高山,越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再抬头时,你才会看见星星和月亮。

再回首时,你才发现,这才是人生。

文|不有趣灵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