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田笃人回归申花:内田慎治回日本

7-Eleven中国确认换帅。

5月13日,7-Eleven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原7-Eleven中国董事长内田慎治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原因“大概是日方正常调动。”目前,内田慎治已经回日本了。

同时,新任董事长由原7-Eleven中国CFO、总经理严茜接任。

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未来一段时间,7-Eleven整体或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萧规曹随,一般业务口上的人上台会更喜欢玩变法,但是CFO是很稳健的岗位。内田慎治调回日本,有可能跟去年日本本土表现一般有关。”

尽管不再担任董事长,内田慎治或仍将参与管理中国业务。

内田笃人回归申花:内田慎治回日本(1)

资料来源:日本7-Eleven官网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日本7-Eleven官网了解到,这起人事变更的实施日期为今年3月1日,内田慎治过往的职位为执行董事、中国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借调至中国);新任职位为执行董事、海外业务总部的中国业务经理。

内田笃人回归申花:内田慎治回日本(2)

资料来源:日本7-Eleven官网4

内田慎治最早曾在7-Eleven北京公司担任总经理,2008年,日本7-Eleven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柒一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即7-Eleven中国),内田慎治担任中国区总经理,之后又升任董事长。

不过,中国大陆第一家7-Eleven并非日本7-Eleven总部所开。

1992年,牛奶国际公司取得7-Eleven在华南地区的特许经营权后,在深圳开出全国首家门店。尽管7-Eleven在华南区已经开出数百家店,直到2004年,日本7-Eleven才有意亲自拓展中国大陆市场。那一年,它和王府井百货、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合资成立了北京公司,2008年,7-Eleven中国成立。

现在,7-Eleven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分由三个公司管理,广东地区由牛奶国际公司(现名“DFI零售集团)控股的子公司运营,台湾的统一超商公司则负责上海、浙江地区,北京、天津、成都则由7-Eleven中国直接管理。

过去,7-Eleven中国的市场策略相对保守,要么直接管理单个区域,要么成立合资公司开拓新的城市。直到2017年,7-Eleven中国才放开了区域特许加盟,2019年,7-Eleven中国又加速布局二、三线城市,相继与福州、唐山、湖南、陕西等地的公司签订了区域授权合同。

提速较晚,这导致7-Eleven跟其他日系便利店相比,在门店数量并不具备优势。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截至2020年年底,7-Eleven中国在中国大陆共有2387家门店,排名第七,第一名到第六名分别为易捷、美宜佳、昆仑好客、天福、罗森、全家。

内田笃人回归申花:内田慎治回日本(3)

比起7-Eleven,罗森和全家来中国大陆掘金的时间更晚,他们分别是在1996年和2004年在上海开下首家门店。

眼下,罗森还在加速进击。就在去年年底,罗森接手了天虹股份的微喔便利店,同时启动投资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总部项目,全面开拓大湾区市场,预计2028年在大湾区将开店1500家。

试图加速的7-Eleven却在卫生管理方面栽了跟头。

3月15日,7-Eleven北京通州新华联家园店被曝涉嫌销售过期食品。随后,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对涉事门店开展调查,确认情况属实。随后该店停业并被立案调查。

同日,7-Eleven北京亮马桥店被曝光:食品过期修改标签继续销售、装有食物的容器被放在垃圾桶上,随后,7-Eleven致歉,涉事门店停业并被整改。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则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最近几年,中国零售企业都过得相对艰难,7-Eleven选择一个中国人来担任董事长,可能更能把握中国市场的变化,“现在7-Eleven完全照搬日本的一些模式,在中国已经不能适应了,还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特点,找到符合中国零售发展的方向。”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