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念缺一


在穆拉德稳定局势的过程中,威尼斯共和国就已经从拜占庭莫里亚地区的专制公中夺走了萨洛尼卡地区,但是威尼斯共和国对此地的统治十分不稳定: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封锁,威尼斯向这个城市提供粮食非常困难。

威尼斯也一度试图支持其他各种反抗奥斯曼的势力,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的臣服,拜占庭帝国的割地求饶,让威尼斯彻底束手无策了。

不得以,威尼斯共和国在1429年正式对奥斯曼帝国宣战,而奥斯曼方面则从海上长期封锁该城,最终迫使威尼斯共和国在1430年放弃该城,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一世,与威尼斯共和国签定了和平条约,威尼斯承认萨洛尼卡为奥斯曼领土,而奥斯曼则保证飘扬"圣马克旗"的船只和岛屿不会遭到突厥海盗的进攻。

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1)

黄金狮子们退出了与奥斯曼帝国的战斗,让拜占庭皇帝约翰八世极度惊慌。虽然在奥斯曼帝国1432年的围攻中,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再一次阻止了他们,但是他仍决然出发前往欧洲,亲赴罗马与教皇恩仁四世会晤。

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教义分歧一直是西欧基督教王国在拜占庭乞求支持时拒绝的最佳借口,约翰八世试图达成东正教与天主教的统一,从而获得西欧诸国的支持。

奥斯曼方面则对塞尔维亚和卡拉曼等地再一次发动进攻,希望牢牢的把他们掌握在手中。塞尔维亚新主人和他的父亲一样选择的臣服,但卡拉曼人的游骑兵持续骚扰奥斯曼的边界,马穆鲁克王朝则在谋划一场对卡拉曼的报复行动。

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2)

到了1435年,东方帖木儿帝国的君主沙哈鲁再一次给包括奥斯曼苏丹在内的小亚细亚地区的统治者们送来了礼袍,要求他们穿上表示臣服。卡拉曼和白羊王朝很快就向帖木儿帝国臣服,而奥斯曼、杜勒卡迪尔、黑羊王朝都对帖木儿表示不感冒,黑羊王朝还杀死了沙哈鲁的使臣。沙哈鲁痛骂奥斯曼只是一群突厥野种,是个傲慢的暴发户,但是此时的帖木儿帝国已经没有能力发动一场强大的远征了,黑羊王朝却还是不断地袭击着帖木儿的边界。

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3)

1439年,拜占庭皇帝约翰八世和教皇两人在佛罗伦萨签署了一份协议,长达375年的教会大分裂似乎走到了尽头,但是最后统一基督教的努力还是失败了,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不愿意放弃他们东正教的信仰以苟延残喘,他的兄弟还试图联合奥斯曼人一起进攻君士坦丁堡,被教皇任命的主教一到莫斯科就被逮捕和免职,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条克的教会也不承认教会统一。

当然,仅仅是拜占庭皇帝的屈服就已经能够让教皇恩仁四世高兴一段时间了,教皇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开始组织十字军拯救拜占庭帝国和君士坦丁堡。

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4)

到了1443年,著名的白骑士雅诺什·匈雅提在号召下征召了1万多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发动了奥斯曼帝国的远征,他当时是匈牙利王国的特兰西尼亚总督、王国大将军和摄政王,威尼斯共和国和教皇在财政和外交上支持他的军队,他轻而易举的攻入了塞尔维亚地区,在一次次战斗中把奥斯曼人打的溃不成军,并且还越过了多瑙河,占领了尼什,索菲亚和一些奥斯曼人控制的城堡。他在摧毁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奥斯曼统治后返回了布达佩斯。

而拜占庭皇帝约翰八世的兄弟,莫里亚的专制公君士坦丁也把他的统治范围扩张到了希腊中部,瓦拉几亚地区的统治者也开始集结部队,在小亚细亚的坎达尔人和卡拉曼人也在蠢蠢欲动,十字军们很快就争取到了中欧最强大的势力,匈牙利和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的支持,准备对奥斯曼发动雷霆一击。

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5)

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一世并没有准备好同时对抗这么多的敌人,于是在作出一些让步之后,奥斯曼帝国和十字军的统帅:雅诺什·匈雅提以及匈牙利和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在1444年6月12日签下了为期10年的和平条约,塞尔维亚和瓦拉几亚将维持现状,匈牙利可以继续控制这两国领土上的若干战略要地。

而之后穆拉德苏丹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放弃了自己的王位,选择让自己12岁的孩子穆罕默德继承苏丹之位,苏丹逊位在奥斯曼是史无前例的大事,他的将军都反对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继承王位,虽然穆罕默德王子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王子总督,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但是根本不足以服众。

但是苏丹的命令不能改变,于是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在1444年的7月登基了,而穆拉德的逊位和12岁的新苏丹很自然的被基督教世界认为是奥斯曼虚弱不堪的标志,雅诺什·匈雅提以及匈牙利和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宣布自己和奥斯曼的和平条约并非真心,而教皇派出的红衣主教也赦免了他们的罪。

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6)

教宗恩仁四世对奥斯曼虚弱不堪的传言也深信不疑,故而再次号召十字军向奥斯曼发起东征,此时西欧仍深陷百年战争的泥沼,因此匈牙利—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担起重责,意图将"基督之鞭"逐出欧洲。1444年9月4日,十字军撕毁了和平条约,再一次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欧陆风云神圣罗马帝国机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7)

参考资料:

[1] 卡罗琳·芬克尔.《奥斯曼帝国》1299—1923

[2] 斯坦福·肖. 《奥斯曼帝国》

[3] 帕特里克·贝尔福.《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4] Kate Fleet.《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urkey》.

图片来源:

[1] 维基百科:威尼斯共和国国旗

[2] 维基百科:帖木儿帝国君主 沙哈鲁

[3] 维基百科:拜占庭皇帝约翰八世

[4] 维基百科:白骑士 雅诺什·匈雅提

[5] 维基百科:奥斯曼苏丹 穆拉德二世

[6] 维基百科:匈牙利—波兰国王 瓦迪斯瓦夫三世

[7] 维基百科:瓦尔纳战役 兵力对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