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心理小白!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1)

好人有好报,这是一句俗语,表达了大众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2)

意思非常浅显,但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这代表了所有哲学思辨的极致,用康德的话来形容就是德福一致——拥有最高善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享有最大的实际幸福。用佛家的话语形容是圆善,儒家形容为天爵与人爵的合一。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只能是一个希望和幻想,品德高尚的人并不一定会具有很好的物质和精神回报,比如地位、权力、金钱和完美的家庭。因此康德提出了意志自由之外的两个设定来保证其现实生活中的统一性,就是所谓的上帝存在和灵魂不灭,在自由王国里实现其最高哲学理想,让每个追求善良的人都能够有一终极的目标,进入天国享受与之相匹配的幸福。但从儒家的角度出发,我们并不需要靠上帝和灵魂来保证这一切,我们依靠的是自己在道德修养和实践生活中的永不停步的自我提升来求得和谐。

在人们的正常认知当中,心地善良的人都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性格非常好,待人也真诚和善。但是,这样的认知在社会上却不再适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越来越少,反而那些恶人能够过上很好的生活,善良的人却只能生活在谁的底层,任人摆布。

古有韩信辅汉,被诛淮阴,岳飞抗金,冤死风波亭,今有彭宇好心,反成被告,是什么原因导致善良的人命运越来越差呢?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3)

那么如何解读好人有好报呢?

站在行为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不求回报的付出以及心甘情愿的贡献,能够为他人牺牲自己的人是少数的,并且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会为了迎合他人的感受,因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他们在面对别人的请求是无法拒绝的,一旦拒绝别人,内心之中就会有一种犯了滔天大错的感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4)

这类人被心理学家称作是“讨好型人格”,为了让别人满足,得到别人的喜爱,他们会不断地迎合他人,讨好他人,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真实感受。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5)

无形之中,讨好型人格的人会将自己的地位放得极低,哪怕心有不满,受到伤害也会选择忍耐,害怕自己的诉求引起身边人的不满。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指出,一个人在接受了旁人无关紧要的要求之后,就难免会接受更难、更复杂的要求。同时,对于那些心里善良的人来说,在生活中帮助他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正常事情”会导致他们经常承受极大的煎熬,直至难以忍受为止。从某种意义上来上,是社会需要好人好报来维持社会秩序的需求,所以才有了好人有好报的这个观念推广。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6)

那么怎么能做到为善不伤己呢?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7)

斯宾诺莎说:“幸福不是德行的回报,而是德行本身。”

不为恶是基础,做一件事利己是前提,而利他是实际的行为途径。你要想考虑好自己利益,然后再更多地去满足别人的利益,这样你就会做到《道德经》所讲: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8)

#你相信#

关注小白,分享更多生活现象中存在的心理小知识。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感悟(好人真的有好报吗)(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