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

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1)

山川河流稻香,乡关家国故园

一首首经典旋律的底色,是爱国

【静夜有声】上线

福建新闻广播献礼建党百年

特别策划百首红歌印象系列

《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

听歌声中蕴藏的时代力量!

百年芳华,筑梦中国!

百年芳华

红色旋律

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2)

今天介绍的歌曲是《在太行山上》。

《在太行山上》歌词

桂涛声词,冼星海曲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创作者亲历太行热土

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3)

歌曲《在太行山上》创作于1938年7月,由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生动再现了抗战期间“娘送子,妻送郎”全民抗战的真实场景。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的抗战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太行三战三捷后,八路军的威信迅速提高,太行、太岳根据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桂涛声、冼星海当时就到了太行根据地的重要的门户:陵川县。

在陵川,桂涛声与冼星海看到,到处都是控诉日本侵略者而义愤填膺的人群,到处都是参加八路军的热血青年,这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抗日军民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从而深受鼓舞。

1938年5月,桂涛声、冼星海登上了南太行最高峰:佛山。那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观,仿佛千军万马驰骋在崇山峻岭间。于是一首极富战斗性的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诞生在他们充满豪情壮志的笔端。

歌曲已成为太行抗战文化的一个符号

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4)

同年7月,冼星海回到武汉后,将《在太行山上》二次创作为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的二声部合唱曲,并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率先演唱。

歌曲诞生后,周恩来曾亲自试唱,朱德把歌词随身携带,随后,这首歌在全国传唱开来。时至今日,《在太行山上》已成为太行抗战文化的一个符号,已积淀为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前行。

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5)

本期朗读者

李连申

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福建之声《福建新闻》主播

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6)

深夜鸟鸣山更幽(静夜有声在太行山上)(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