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停车路段停车发生事故(停车开门要小心)

停车、开门、上下车,看似及其简单动作,但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开门交通事故”近年来,因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随意、突然打开车门上下车,导致后方快速驶来的摩托车、电动车及自行车躲避不及而撞上车门摔倒受伤的“开门交通事故”案例屡见不鲜公安交管部门提醒广大汽车驾乘人员,停车开门需谨慎,切勿随意打开车门上下乘客酿成交通事故而后悔莫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禁止停车路段停车发生事故?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禁止停车路段停车发生事故(停车开门要小心)

禁止停车路段停车发生事故

停车、开门、上下车,看似及其简单动作,但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开门交通事故”。近年来,因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随意、突然打开车门上下车,导致后方快速驶来的摩托车、电动车及自行车躲避不及而撞上车门摔倒受伤的“开门交通事故”案例屡见不鲜。公安交管部门提醒广大汽车驾乘人员,停车开门需谨慎,切勿随意打开车门上下乘客酿成交通事故而后悔莫及。

什么是“开门交通事故”

“开门交通事故”就是指汽车在停车上下乘客时,驾乘人员没有观察清楚停车后方来车情况,就贸然打开车门上下车,如果这时所停车辆后方有二轮摩托车、电动车或者是自行车刚好从停车后方快速行驶而来,就会导致骑车人一下反应不及时撞到车门上,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案例:2022年4月14日上午11时25分许,宣威市一司机李某驾驶云DEG***号小型客车沿宣威市西宁路由北向南行驶,所驾车辆行驶至西宁路中段临时停车,当李某打开驾驶室左侧车门下车时,车门与王某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侧翻,王某倒地受伤的交通事故。经事故处理民警调查取证,李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第四项“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之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李某负此事故全部责任。

哪些情形容易引发“开门交通事故”

归纳起来,有四种开车门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形较为常见:

1.一些驾驶人在道路上随意停车,驾乘人员突然打开左侧车门或者是右侧车门下车,从后方快速驶来的摩托车、电动车或者是自行车猝不及防就撞到车门上而引发交通事故;

2.出租车、网约车等载客车辆在路边随意停车上下乘客,乘客突然打开左侧或者是右侧车门上下车而引发交通事故;

3.一些车辆停放在路侧的停车泊位后,驾乘人员突然打开车门下车而引发交通事故;

4.一些家长驾驶车辆接送孩子上下学时,将车辆临时停靠在学校门前让孩子下车入校。此时,坐在后排的孩子没有注意后方来车情况,直接打开左侧或者是右侧车门下车,车门很可能与后方行驶来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车辆发生碰撞而引发交通事故。

如何预防“开门交通事故”

随意、突然打开车门上下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虽然都是突发性的,但还是可以预防的。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应该摒弃突然开车门上下车这种陋习,养成以下四个安全打开车门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预防和避免“开门交通事故”发生。

1.驾驶人停车上下乘客注意事项。驾驶人在路边临时停车上下乘客时应当紧靠道路最右侧,开关车门上下乘客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车辆停稳后要提醒乘车人注意观察后方有无来车,确认安全后方可打开右侧车门上下车。

2.乘车人下车注意事项。乘车人要做到从右侧车门下车。在下车时千万不能一把推开车门,而是先把右侧车门打开一条缝回头观察车后周围情况,确认后方没有来车后再打开车门下车。下车后,不要只顾离开,应注意随手关门。除了驾驶人可以从左侧车门下车外,无特殊情况,坚决杜绝乘客从左侧车门下车;

3.家长驾驶车辆带孩子(未成年人)乘车注意事项。家长驾驶车辆接送孩子上下学、带孩子外出旅游等交通出行活动中,最安全的方法是家长先下车,帮助孩子安全打开右侧车门下车。同时,要加强对孩子日常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使孩子深刻认识到突然打开车门下车的危险性,提高安全开车门意识,做到知危险,会避险。

4.提倡使用“荷式开门法”。什么是“荷式开门法”,简单来说,就是驾乘人员在开车门下车时,总是用距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去开车门,从而减少视觉盲区。即坐在左边的人用右手开车门,坐在右边的人用左手开车门。采用这种方式开车门,会“强迫”自己有一个转体动作,以便更好地观察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后再打开车门下车,可有效防范“开门交通事故”。

骑行摩托车、电动车及自行车如何防范“开门交通事故”

骑行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人员在经过停在前方路旁的车辆,特别是刚刚停下来的车辆时,要注意保持与所停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骑车人应提前刹车、减速,注意观察前方所停车辆动向,以防范前方所停车辆突然打开车门而受到伤害。

朱家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