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刷脸支付我们的)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王恬

掌上咸宁报道

十年前,人们常常用“刷脸”来调侃那些能够靠脸吃饭的人。十年后的今天,“刷脸”已然成为一项支付方式了。

“刷脸支付”安全吗?市民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脸”?8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刷脸支付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刷脸支付我们的)(1)

刷脸能够支付什么

当日,记者到了一家银行,体验了一把“刷脸取款”。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记者找到了支持“刷脸取款”的ATM机,但乍地一看,这与普通的机器似乎相差无几。走到机器面前,记者才发现这种机器只是在屏幕上多了一个“刷脸取款”的选项。点击这个选项之后,机器会弹出文字指导取款人将脸部对准摄像头,成功识别面部信息之后需要输入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号码,紧接着输入取款金额和交易密码,即可完成取款。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人脸识别功能很聪明,即便你捂住半边脸,它也能认出你是谁。”

除了“刷脸取款”,记者还体验了一把“刷脸吃饭”。

在同惠国际广场肯德基餐厅里,记者通过自助点餐机选好了食物,随后进入支付界面选择“支付宝刷脸付”。接着,点餐机会出现一个人脸识别画面,将脸对着摄像头之后大概1、2秒,人脸识别就完成了。之后再输入与支付宝账号绑定的手机号,即可确认支付。整个过程非常快,大约花了不到10秒钟,点餐就完成了,并且不需要输入密码,也不需要打开支付宝。不过首次使用,需要通过支付宝APP打开“刷脸支付”这一功能。

刷脸安全如何保障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有消费者对刷脸支付的安全性提出了疑问。

“如果有人拿着我的照片去支付,会不会出现盗刷呢?”市民黄女士说。

市民杨先生提出质疑:“刷脸支付听上去是很方便,但是一旦信息泄露,总不能通过换脸来解决吧。”

市民阮先生也担心安全问题。“还是有卡在手更放心一点,刷脸识别万一出错了,那我的钱被别人取走了我可能都不知道。”

20岁的小秦也表示不会选择刷脸取款,“我还是不太喜欢这种过于科技化的方式,其实用卡已经很方便了,刷脸看上去炫酷,但是万一有人模仿我的脸怎么办?”小秦说。

事实上,一些市民对于刷脸技术安全性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因为从目前看来,刷脸技术的确是一种受限的技术,光线、角度、遮挡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的精度。

多重保障保护什么

那么,刷脸支付到底安不安全?

对此,城区某家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安全性问题,他们当初在接入支付宝刷脸设备时,也曾向安装方提出过,支付宝方面表示,刷脸支付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等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刷脸支付系统会进行活体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而这种识别方式的准确率可达99.99%。

另外,在进行人脸识别过程中,首次刷脸的用户还需要输入手机号,而且刷脸支付每天限额5000元,即便出现账户被冒用的极小概率事件,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所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刷脸支付的安全性。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刷脸取款并非仅仅是“看脸”就能取款,刷脸只是身份验证的一种形式,刷脸验证后,用户还需要输入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进行身份确认,最后还要输入密码才能取款。所以,“刷脸取款”比普通ATM取款多了一重保障,也更安全。此外,银行ATM机上的“刷脸取款”功能一般具备红外活体检测技术,能够抵御照片、换脸视频、翻拍、面具等攻击。

“银行的人脸识别安全性是很高的。进行‘刷脸取款’、大额付款等操作时的人脸识别资料,银行后台都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市民不用担心人脸资料被银行泄露。”该工作人员表示。

如何增强信息保护

近日,我市多家银行集体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用户应当充分认识到人脸识别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个人生物信息。

“人脸识别技术是为了更安全,但是滥用也是有风险的。银行发公告也是提醒市民对于自己的人脸资料要有安全意识。”市建行相关负责人说,此前,因认识不足而在不知情或者在被误导情况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而导致的滥用、盗刷案例屡见不鲜,其风险也引起了监管机构警惕。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不随意在不明网站注册个人生物信息,不扫描可疑二维码,不在来路不明的网站、APP、软件、小程序及陌生链接中进行人脸识别。同时,在进行人脸识别或授权人脸资料时,要确认人脸识别申请的单位,对一些安全性不高或不信任的应用场景要谨慎进行人脸识别。最后,自己的手机尽量不要借给别人操作,以防相关资料被不法分子盗用。”该负责人建议。

责编:丁婉莹

编审:向东宁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