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畜牧养殖基地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近年来,城川镇深入落实市级优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严格推进旗委“四区”建设任务,立足实际,持续跟进“一品两带三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的新型定位2022年种植饲草料7.3万亩,全镇以种植青储饲料作为种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种养殖融合的一个重点方向,以农牧业养殖基础设施项目为侧重导向,大力引导农牧民走集约化、标准化的以种促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道路,直接地助推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户增收致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乌拉特前旗畜牧养殖基地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乌拉特前旗畜牧养殖基地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乌拉特前旗畜牧养殖基地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近年来,城川镇深入落实市级优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严格推进旗委“四区”建设任务,立足实际,持续跟进“一品两带三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的新型定位。2022年种植饲草料7.3万亩,全镇以种植青储饲料作为种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种养殖融合的一个重点方向,以农牧业养殖基础设施项目为侧重导向,大力引导农牧民走集约化、标准化的以种促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道路,直接地助推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户增收致富。

加快机械收割效率,提升种养质效。

“现在玉米种植收割都依靠机械化作业,十分方便,因为机械还相对复杂,所以是年轻人进军种养殖行业的一个新方向。2020年买的这台牧神收割机,当时花了23万元,自己也是呼和陶勒盖嘎查牧民,春秋季节在嘎查周边翻地、收割就能满足机子作业。买机子的时候有专门的金融款,还有农牧方面农资补助,秋季收割青储时期价格大致120元/亩左右,要是好好干,有两三个年头机子成本也就赚回来了。”同收割机司机格希格布仁了解到。

随青储收割机几个来回了解到,新型收割机是集切割、粉碎、输送于一体的全自动化设备,机子前后、收仓都配备高清摄像头,能清晰的看到收购、仓储等情况,自带的小储藏仓可储1.5吨左右,大面积青储收割时,可可配套运输车辆并随。中等型机械每天可收割40-50亩/天,具体工作量要根据不同的地块大小,及送储存方式不同确定,如配套大型货车直接输送,每天可完成50亩以上青储玉米收割。

加大青储种储引导,推动以种促养。

参考城川镇农村牧区统计数据,2022年,牲畜养殖量突破75万只(头),其中,肉牛养殖3.5万头。为扎实推进种养结合,高质量提升种养收益,通过广泛引导种养殖户以青储窖、青储捆方式储藏新鲜玉米或青储玉米,还有部分农牧户探索储藏燕麦,从而实现高效能的以种促养良性循环。

青储玉米种植具有周期短、成熟快、种植密、产量高等优势,同等条件下,青储玉米新鲜收割产量4-5吨/亩,玉米新鲜收割产量3-4吨/亩,二者相比青储玉米产量更高,且品种更适合储存。相比于青储窖,通过青储打捆包膜机可一次性现场完成粉碎包裹,利用PE膜包裹的青储每捆0.8吨左右。相比青储窖储存方式,青储捆则利用率高、密封性好,可随地露天堆放2-3年,还便于运输商用,缺点则是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大量自储。

新鲜储藏后的饲草料要求严格,必须压紧压实密闭,以形成密封空间,利用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饲草料精细发酵,促使饲草料中的部分糖源转化为乳酸,酸碱度降至4.2以下,从而达到长期储存的目的。储藏的新鲜饲草料不仅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且利于保存、营养丰富,是牛羊饲养的上乘草料,深受种养殖户青睐。

加强种养有效融合,形成种养互促。

每年9月中旬是收割储存青储饲料关键期,种养殖大户都会为过冬牛羊提前准备“口粮”。“受今年旱情警示,我们还是多储藏了点饲草料。种植了23亩玉米,养殖了30多头牛、300余只羊,家里有62立方米青储窖2个,能一次性储存60余吨饲草料,算上储存下来的玉米颗粒20余吨、玉米秸秆1000捆、苜蓿草1000捆,到明年第一茬苜蓿下来前,需要的饲草料能自给自足。”呼和陶勒盖嘎查养殖户达布勒西图介绍。

同种植户算了一下地头账,每亩玉米种植投入费用最多600元,秋季收割时期青储的行事价格450元左右,新鲜玉米收割储存和玉米颗粒卖价收益持平,种养殖大户的玉米、青储基本都能做到自产自销,不计算户子自己的劳动力投入,购买玉米颗粒成本还不到0.3元/斤,是养殖户自给廉价饲草料的重要来源,但是青储原料玉米和青储玉米相比较,青储玉米的收益则较为可观,还更适合牛羊消化吸收,是种养殖产业融合、延伸的又一突破方向。

围绕“质量兴农兴牧、绿色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站位,城川镇以种养殖业融合发展为核心,聚集“种植 养殖”的主导产业,通过进一步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接,力争2025年实现10万头肉牛养殖目标。按照种养结合、种养互促的发展原则,从“粮改饲”二元种植结构到“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全镇已经形成了种养殖抗旱保供、提质增效良性循环经济,并逐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和深加工产业,深入推动种养殖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为打造多业态、多模式、多联结的“肉牛产业强镇”注入新动能。(张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