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1)

韶山冲滴水洞

1966年6月17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到故乡韶山冲。这次回故乡跟7年前不同,毛泽东是悄悄回来的,没有惊动韶山冲的乡亲们。毛泽东的车队一进入韶山冲,就开进了滴水洞,他在这里隐居生活了11天。

家乡的一草一木依旧熟悉,可毛泽东心情跟1959年回韶山大不相同。6月的韶山冲依旧酷热,滴水洞却凉风不断。毛泽东对滴水洞太熟悉了,小时候他在这里放牛、割草,天热时就在入口处的水库里游泳,每次去外婆家也是经过这里。

当毛泽东从小汽车里一下来,看着一号楼等建筑时,他说:“这个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钱哪!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滴水洞的建筑始建于1960年底,代号“二0三工程”,整个工程以秘密施工方式进行。

之所以修建改造滴水洞,源自毛泽东的一个指示。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别离32年的故乡。第二天下午,毛泽东来到韶山水库游泳。上岸后,毛泽东对身边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说:

小舟,这个地方很安静啊。我退休后,你们给在这里给我搭建一间‘茅棚’可好?这次回去你们省委研究一下,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草房,将来省里开个会,其他领导来休息一下也是可以的嘛。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2)

滴水洞一号楼

这就是滴水洞一号楼的由来。在滴水洞生活11天时间里,毛泽东没有去韶山水库游泳,离开一号楼最远的地方仅300米左右。期间,毛泽东写了一首别有深意的诗—《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在毛泽东心中,韶山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此时住进滴水洞,确实令人浮想联翩。毛泽东后来给他人一封信中写道:“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武林(即杭州)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即韶山冲滴水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太灵通。二十八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十天了。”

6月28日清晨,根据安排,毛泽东会在上午离开滴水洞去长沙。早晨,工作人员一切准备完毕,只要毛泽东坐进小汽车就可以出发。然而,到了真正离开时,毛泽东却开始犹豫了,他在一号楼客厅沙发上坐了很久。

没人知道毛泽东在想什么,眼看出发时间过去了很久,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王延春便小声询问:“主席,这次您在这里住了这么久,是否告知外界,登个报纸?”毛泽东摇了摇头,叹息地说:“回来时都没有跟乡亲们打招呼,现在还发什么消息?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3)

毛主席和滴水管工作人员合影

最终离开的时间到来了,毛泽东走出一号楼,跟在外早已等候很久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和合影。在跟滴水洞管理员廖时禹握手时,毛泽东特别叮嘱道:“你要把房子管好啊,我还是要回来的。

也许意识到这一次离开韶山冲非同以往,车队出发后,毛泽东指示在毛氏宗祠前停下。毛泽东没有下车,他摇下车窗深情凝望宗祠。那一刻,毛泽东仿佛想起了39年前离开韶山时的场景。1927年,毛泽东回到韶山考察农民运动。离开时,乡亲们在毛氏宗祠门口送别他,毛泽东说:“乡亲们,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各位父老乡亲。

自从1910年离开韶山冲读书后,毛泽东回家乡的次数屈指可数。1921年春,毛泽东回到韶山冲,这次是动员弟弟、妹妹和乡亲们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正月,毛泽东携妻子杨开慧回韶山冲,这次他在家乡四处展开农民运动,点燃了家乡农民革命的熊熊烈火。建国前还有一次,就是前面提到的1927年。

从此之后,毛泽东直到1959年6月才再次回到故乡。毛泽东渴望自己将来能叶落归根,可惜最终未能如愿。“我还要回来的!”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韶山冲所说的话,它饱含了他对故乡深深地眷恋。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4)

毛主席回韶山时在故居前和乡亲们交谈

但是,1966年这一次是秘密回来的,既没有像1959年一样到乡亲们家中拉家常,也没有到父母墓前、祠堂里祭拜。可家乡的一切,怎能不引起毛泽东的关心、思念呢?

时间进入1976年7月,毛泽东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加上他希望能回到韶山冲休养,中央有关部门开展安排毛泽东回乡休养事宜。回到韶山休养,也是毛泽东最后的心愿。

1976年9月8日,滴水洞管理员廖时禹很激动。当天上午,廖时禹接到省委的电话,说是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将于傍晚来滴水洞检查工作,毛泽东很快将回到滴水洞休养。廖时禹一刻也耽搁,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准备工作。

然而,张平化直到晚上9点还没有来滴水洞。深夜时分,省委又打来电话了,说是张平化暂时不来了。廖时禹哪里想得到,张平化不来的原因是北京方面传来消息,毛泽东已经逝世了,时间是9月9日凌晨10分。

晚年没能回到故乡,毛泽东是带着遗憾离开的,子女们都希望能代替爸爸完成这一遗愿。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这个遗愿直到1984年,才由他最小的女儿李讷完成。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5)

毛主席和小女儿李讷

在毛泽东的众多子女中,李讷是得到父爱最多的一个。作为小女儿,李讷在毛泽东身边度过了一个完整的童年。有人说,李讷的鼻子、眼睛酷似她的母亲;额头、脸型、嘴巴和肤色等像极了她的父亲。

李讷,1940年8月出生于延安,那时毛泽东47岁。对于自己的名字,李讷曾说:“‘讷’,取自于孔子《论语》中的名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我叫讷,姐姐叫敏。”有人疑问,毛泽东姓“毛”,为何他的两个女儿都姓“李”呢?

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毛泽东当年转战陕北时,使用了“李德胜”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给毛泽东带来了好运气,所以就给女儿改姓“李”,他希望女儿能健康快乐长大;二是行军打仗时刻有危险,毛泽东考虑女儿姓毛太惹人关注,就给这个小女儿取母亲姓氏。

作为领袖,毛泽东跟普通人一样,有着亲情和友情,他渴望孩子能有所成就。毛泽东工作繁忙,年幼的李讷很淘气,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孩子送到延安儿童保育院或者托儿所照顾,而是一直带在身边。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6)

李讷(右)给毛主席讲故事

毛泽东有一个习惯,就是夜晚工作,经常是废寝忘食。对于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来说,如何让他多休息,成为大家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李讷可以灵活走路后,工作人员有了一个“法宝”:让李讷去劝说毛泽东。

每当毛泽东工作很长时间后,工作人员就让李讷走进窑洞,而毛泽东每次看到女儿来了,往往放下手头的工作,逗女儿玩一会,或者带着女儿走出窑洞散散步,可见毛泽东疼爱李讷的程度是大家难以想象的。

李讷就透露了一件事,毛泽东最喜欢拉着她的手一边散步,一边给她讲故事。李讷晚年也说:“当时我倒成为了工作人员动员爸爸注意休息的一个法宝。”也是因为这层关系,父女之间有一个秘密:毛泽东称李讷“大娃娃”,而李讷称毛泽东“小爸爸”。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出毛泽东对李讷的疼爱。1946年1月,毛泽东给还没有回国的儿子毛岸青写信,寥寥数语中还提到了小女儿李讷:

岸英回国,收到你的信,知道你的情形,很是欢喜。看到你哥哥,好像看见你一样。希望你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你妹妹(即李讷)问候你,她现在已五岁半了。她的剪纸,寄你两张。祝你进步,愉快,成长!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7)

毛主席和李讷

1947年3月,蒋介石调动20万大军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当中央机关撤离后,李讷跟着毛泽东一起撤离。中央很多领导子女都被送到大后方安全地带,毛泽东起初坚持把李讷带在身边。

一次,远处传来敌人战机的轰鸣声。毛泽东就问:“大娃娃,飞机轰炸,你怕不怕呀?”李讷直接回答:“小爸爸不怕,我也不怕。我跑到防空洞里就没事了。”毛泽东看着女儿脸上坚定的表情,很是欣慰。

毛泽东对子女很疼爱,可坚决不允许搞特殊,尤其对子女教育极其严格。由于战争原因,李讷到7岁时还没有正式读书。为了不耽误女儿接受教育,毛泽东闲暇之余教她读文识字。当中央机关迁到河北西柏坡后,环境有所改善,一些学龄儿童集中起来一起读书,李讷这才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跟毛泽东住进了中南海。根据李讷之前受教育情况,毛泽东让她去北京育英小学读书。当时育英小学距离中南海比较远,起初李讷每天都回来,工作人员就用小汽车来回接她。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8)

毛主席教李讷读书

这件事被毛泽东知道,立即阻止这件事,让李讷住校,每周回来一次。李讷回忆这件事时说:“我小学住校,一个礼拜回家一次,跟大家一样。刚开始其实有小车接送,父亲说这很不好,是特殊化。于是,每当周末放假时就让一辆大车,一次将中南海的小孩都接回来。”

同时,毛泽东要求李讷,如果学校有各种填表,关于父亲这一栏,一定要空着。可能是毛泽东过于要求李讷不要搞特殊,长大后她话语很少,可谓谨言慎行了。

毛泽东如此严格要求,并没有引起李讷的不满,反而理解爸爸的不容易。1954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泽东61岁生日。李讷很早就筹划亲自准备一件小礼物,或许太重视这件礼物了,她怎么设计都不满意。

眼看毛泽东生日过去了,礼物还没有做出来。李讷决心一定要做出来,最后想起来爸爸喜欢看书,她就给毛泽东做了一枚非常精致的桃符书签。这枚小小的书签正面画着寿桃,背面写着“送给亲爱的爸爸,女儿李讷。”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9)

桃符书签背面

趁着毛泽东睡觉间隙,李讷把礼物和一封信放在案头。李讷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

亲爱的爸爸:您正在睡觉吗?一定睡得很香吧?您一定奇怪, 我为什么突然要写信给您。

事情是这样:在您过生日的时候,我想给您送礼,一块手绢还没有绣成,您的生日就过去了。而且也绣得很不好,于是我就没有送。因为我知道您不会生气, 您是我的好爸爸,对吗?

这次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就趁此补补吧,我送的东西也许您不喜欢,但这是我亲手做出来的。

东西虽然小,但表示我的心意:我愿我最亲的小爸爸永远年轻、慈祥、乐观, 您教导我怎样生活, 怎样去做人,我爱您呀!小爸爸,我愿您永远活着和我们在一起。

吻您热烈爱着您的女儿李讷

李讷如此爱着爸爸,对她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照顾病卧在床的毛泽东。晚年的毛泽东疾病缠身,由于种种原因,陪伴在他身边的都是工作人员,连最后一顿年夜饭也是靠他们一勺一勺喂到嘴里。病危时,毛泽东一直希望能回到韶山冲休养,可惜终成遗憾。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10)

李讷和丈夫王景清

对于爸爸的遗愿,李讷牢记心中,一直渴望能尽快实现。李讷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直到遇到王景清。王景清曾在中央警卫师工作,之后担任云南省军区任怒江军分区参谋长。

1984年初,在毛泽东原来卫士长李银桥的牵线下,李讷和王景清走到了一起。两人结为夫妇后,相敬如宾,李讷终于获得了幸福。李讷当时没想到,也正是王景清陪着自己完成了爸爸的遗愿,回故乡韶山冲。

这一年,李讷已经44岁,之前经历了太多大紫大红的时刻。当毛泽东逝世后,失去爸爸庇护的李讷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1984年8月,毛泽东逝世8年周年前夕,李讷夫妇终于踏上了去湖南长沙的列车。火车抵达长沙后,李讷夫妇又上了去韶山冲的小汽车。

这一次非同以往,李讷决定以游客的身份前往韶山冲。回韶山前,王景清刚好办完离休手续,他之前是怒江军分区参谋长。车子进入韶山冲,李讷和王景清来到韶山管理局接待处。当时来访者都需要登记,但李讷没有登记,在接待名单登记栏中只填写了王景清的名字。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11)

韶山冲毛主席故居

韶山管理局工作人员引导王景清参观毛泽东故居时,李讷跟在身后默默注视着一切。当从毛泽东故居堂屋里穿过进入牛栏房时,李讷因过于悲伤靠在门框上,王景清回头想去扶她。但是,李讷来之前一再要求丈夫不要过多关注她,以防引起大家的注意,王景清只能放弃。

王景清忍痛朝前走,大家来到晒谷坪。在晒谷坪,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是毛泽东同志小时候劳动的地方。那一刻,李讷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喷涌而出,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李讷双手插入泥土里,失声痛哭。这一幕,让现场所有人都无比震惊,人们不知道这位中年妇女究竟怎么了。王景清立即冲了上去,将李讷扶起来,掏出手帕为她擦去眼泪。事已至此,王景清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隐瞒了。

王景清向韶山管理局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刹那间,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工作人员“责怪”道:“你怎么不提前通知我们一声啊?你这是为什么?”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12)

毛主席女儿:李敏和李讷

李讷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因为我母亲的缘故,所以我怕……”这时,管理处领导都来了,其中一位领导了解情况后含着泪说:“你永远是毛主席的女儿,你回到了韶山,这里永远就是你的家!

“李讷回来了!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回来了!”这一爆炸性消息瞬间传开,韶山的乡亲们都来到毛泽东故居,就像当年毛泽东回韶山一样,热烈欢迎她,人们争先恐后地想目睹李讷的风采。乡亲们热情地跟李讷握手,那一刻他们感觉似乎是在跟主席握手。

李讷再一次流泪了,她有点自责,韶山冲的乡亲们一直把她当成真正的亲人,自己还有啥好隐瞒身份了。李讷和王景清来到毛泽东纪念馆,看到馆内爸爸的遗物以及年少时使用过的农具,她思绪万千。

在韶山冲,李讷终于找回了初心,放下了“毛泽东女儿”这个曾经给她带来沉重压力的标签。故土情节,这是中国人内心的强烈情怀。韶山冲是湖南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这里是毛泽东生命的起点,也是李讷生命的起源。

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毛泽东病危时想再回滴水洞)(13)

李讷

韶山冲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毛泽东,这里的习俗永远印刻在他身上。无论走到哪里,毛泽东身上韶山冲的生活痕迹依旧明显。跟毛泽东在一起生活多年,李讷深知爸爸对韶山冲的感情,如今她回来了,完成了爸爸的最大遗愿,她很欣慰,也很自豪骄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