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悬案终于告破纪实 揭秘上海803神探的

东方网记者李欢5月27日报道:中山北一路803号,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初,因一部广播剧《刑警803》,这里成了传奇,“803”也成了刑侦总队的代号。破案、擒贼、探秘、斗恶……广播里的曲折故事,在不少年轻人的脑海里埋下一个“英雄梦”。

十大悬案终于告破纪实 揭秘上海803神探的(1)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支队长张琛也曾是这样一个有着“英雄梦”的年轻人,他所在的队伍全称是“有组织犯罪侦查支队”,类似常常出现在香港警匪片里的“O记”。从警25年,张琛屡破惊心动魄的重案、大案,多次荣立战功,丝毫不逊警匪片里的神探。

破案:于山重水复中见柳暗花明

刑侦总队三支队是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上海联络处所在地。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个面容憔悴、双目紧蹙的中年男子走来,要求警方为他的姐姐和外甥女“伸冤报仇”。这是一起一年前发生在境外一家珠宝店的凶杀案,受害母女均为上海人,报警人陈先生因出差躲过一劫。凶案现场,歹徒劫得珠宝、现金等价值人民币600余万元。

案发后,陈先生寝食难安,多次到案发地警察局要求早日破案,甚至在当地媒体刊登广告,提出悬赏100万元捉拿凶手,然而收效甚微。此次回沪,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上海警方求助:“听说‘803’很厉害,你们能破案吗?”

三支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震动全国的“荷兰鹿特丹跨国绑架案”这样的大案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于山重水复中见柳暗花明”。这一次也不例外,经过一个月侦查,已潜逃回沪、四处兜售抢获珠宝的犯罪嫌疑人胡某就被抓获。

十大悬案终于告破纪实 揭秘上海803神探的(2)

审讯:真相藏在细节里

开始的审讯并不顺利,年过50的胡某没把张琛放在眼里,竟说“珠宝是在路边捡的”。听到这胡编乱造的理由,同事坐不住了。张琛按住了他,平静地顺着胡某的说法继续发问:“什么时间在哪里捡的”“当时周围的环境如何”“怎么带回上海的”……围绕这些细节,张琛一遍又一遍追问,每次胡某的回答有了出入,张琛就抓住漏洞,继续不紧不慢地让胡某解释。

“越问到细节,漏洞越多。我发现他渐渐露出了慌张的神态,我的机会就来了。”张琛至今记得,当他拿出案卷对着上面的时间节点让胡某“仔细回忆”每个情景时,胡某因高度紧张,整个人直接从椅子上摔了下来。编不下去的胡某终于供述了与其他三名同伙杀害母女二人并抢劫珠宝、现金的事实。

足足40小时,不疾不徐的张琛赢了自以为是的“老狐狸”。同事们好奇张琛为何总能问出真相,他说“真相藏在细节里”:“细节是通向人性和性格的唯一直接的桥梁。”

决心:不能给“803”这块金字招牌丢脸

平时在路上,张琛会不自觉地观察身边经过的人:这人衣着邋遢却带着名贵的首饰,首饰可能不是自己的;那人20℃的天气穿厚羽绒服,可能是身上有伤要掩藏……“这是二十多年警察生涯养成的‘职业病’,喜欢观察人和周遭环境的关系。”张琛喜欢对人进行“心理画像”,没有影视剧中只看一眼就能确定嫌疑人的玄妙,但细节反常往往是破案的突破口:“刑侦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既然是人的工作,就要在人性上下工夫。”

近两年,在张琛的带领下,上海公安打击有组织犯罪逐步构建起更有效的机制,不仅使上海有组织犯罪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也促使上海暴力性案件呈逐年下降态势。此外,针对各类欺行霸市、垄断经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张琛也牵头带领队伍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成效显著。

“当年每天都要准时收听《刑警803》广播剧,非常崇拜剧中代号‘803’的侦探刘刚。后来选择读警校,就是想当一名刑警。”走进中山北一路803号大院,张琛会回忆起当初第一次走进这块梦想之地的那一刻:“当时就下决心,好好学,认真干,不能给这块金字招牌丢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