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姿去哪了 五月天和孙燕姿合体温柔


孙燕姿去哪了 五月天和孙燕姿合体温柔(1)

跨越2020之际,姿妈和五月天在所有平台上架了20年纪念版的《温柔》。

看到阿信的微博后,想想华语乐坛的巅峰千禧,竟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正在接受内地流行熏陶、又准备迎接港台流行洗脑的小屁孩。

二十年前,我听歌很杂,什么歌都听,几乎不挑食,民歌、军旅、舞曲、流行,都在听。然而我之所以那时听歌会杂,还是因为那时的好歌太多,你无法全神贯注地聚焦于1~2个歌手。有线电视、VCD(DVD)、磁带(MP3)的普及,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广泛,这也直接加速了华语乐坛的发展和变革。

那时的发展迅速到什么程度呢?

一个歌手经由团队训练、策划、包装后,半年内就可以在乐坛里打出知名度。用那些大佬的话说就是,十首歌里只要能红一首,那么成本就回来了。如果红了的这首歌能持续红下去,那么就赚了。

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几乎不可能。

原因:如今信息传播的效率远超二十年前,不对称和垄断的秩序被打乱,与此同时信息、人才、作品再以井喷的形式涌入市场,然而市场面对如此体量的作品缺少优良的筛选渠道,进而会间接导致乐坛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也就是说,即便互联网引发了信息大爆炸,也无法消除垄断。这二十年里,也仅仅是形态变了,但部分逻辑是没有变的。


孙燕姿去哪了 五月天和孙燕姿合体温柔(2)

话题回到五月天&孙燕姿《温柔》,其实我第一次听五月天和孙燕姿的合作是那首《王子面》。

这首歌是我很早在Channel V里看到的,歌曲的MV非常卡通,孙燕姿和阿信被分别塑造成全新的卡通角色,歌曲融入了许多非常规的风格元素,有印度咖喱味儿,也有摇滚的元素,广告植入得也非常自然,歌词里与周杰伦的《威廉古堡》形成了隔空呼应的效果。

合体后的《温柔》与二十年前的《温柔》又有哪些区别呢?

  1. key不同,二十年纪念版的key更高。
  2. 阿信和孙燕姿的音色均产生了明显变化,阿信的音色更尖锐,孙燕姿的音色更慵懒Fashion,演唱设计也更加自由温柔,女声合声弥补了原版没有的中高音萦绕的感觉。
  3. 相比原版略显粗糙复古的伴奏(尤其是录的鼓),二十年纪念版增加了合成音色丰富广阔的听感空间,鼓组吉他的部分和原版的对比简直了,副歌进了弦乐组,各位记住一点就好,流行情歌加弦乐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情绪的丰满度。

说说我对《温柔》的感受,这首歌对初代90后有着细密久远的情感连结,阿信的词曲唱统一了他对「温柔」二字的诠释,温柔是一种具有牺牲精神的爱,用韩寒的话说就是「喜欢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这说的就是温柔。

但是五月天的《温柔》内核将爱情的自燃观念贯彻地太彻底,结尾总显得太悲情,把许多妥协、忍让、牺牲,都归于了温柔,这或许已经超出了温柔可承载的范围,毕竟,窝囊软弱和温柔怎么可能是一回事呢?

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那个年代青涩的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是多么的单纯,希望这份单纯的向往,在每个年代都能传承,因为这在快餐恋爱的今天,太难得可贵。

就让最美好的,留在这首《温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