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要吃什么营养(身体虚了吃什么好)

被人问的最多的就是这句吃点什么,气血就会好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身体虚要吃什么营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身体虚要吃什么营养(身体虚了吃什么好)

身体虚要吃什么营养

被人问的最多的就是这句。吃点什么,气血就会好了?

我会反问,如果光吃点什么气血就可以补足,天下一个人都不会死。绿水青山为何万年长,为何那么得病的名人,连自己的天年都没到,就走了。不值得思考一下吗。

人呢,普通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阴阳愈虚,最后不再发生阴阳互动,生命也就停止了。

我们的人生,不过是一个持续消耗的过程而已。

如何养气血

人为什么会慢慢的生命力越来越差,就是因为阴阳相合的质量下降。阴平阳秘,是最佳状态,也就是指,第一,阴阳本身各自都很旺盛、饱满;第二,在阴阳相合中,阳又处于良好地裹于阴中。第三,具备了前两者,交合就产生出非常好的生命力。

人体自带相当完美的阴阳相合机制与运化机制。为何又会出现失衡呢?

生命都需面对外部的各种侵袭,及自身各种内扰。没有这些内外的磨练,就无法形成生命的持续动力。没有磨练的生命,是不具备成长性的。生从杀中来,杀从生中来,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这也是道的一部分,是天地的规律。

但是,作为人而言,往往会并不知道本身元气就是有限的,不知节养,各种人为妄行过度,在受到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下,不懂得去帮助自己的生命如何去相争于这些外部干扰,也不懂得去帮助生命在生杀之战中所受的伤害后,及时给予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补偿。因此,在一次次的对外抗争中,生命元气损失巨大。也因为不能合理看待七情六欲,反被内耗,加速了脏腑的衰老,经络的僵化,气血的流失。就在这样一种内外相干中,阴阳一次一次地不能完好地相合,最后在天命未至前,已自行提前消损。

所以,人生是不是一个自作自受的过程,不就是吗。

所以,一个人身体的气血力量不足,仅仅是靠吃点什么就能补得回来的吗?

影响着气血多少的有哪些因素。

一,食物自身的品质。食物不好或者不合适自身体质,脾胃负担就大,运化受到影响;

二,自身本有功能的强弱。这决定了人体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对水谷进行精微化生;

三,自身运载输布路线是否通畅,这决定了精微的载送与濡养的到达率;

光是这三点,就足以向人们展示出,补气血,并不是一个单一问题。是整体问题。吃得合适,只是其中一项基础条件。如何才是合适自己的食物,这细分去谈,又是一个大话题。如何能够知晓到自己的体质适合哪种食物,这本身又需要去学习,根本不是什么,别人说这个那个好,就学着跟风盲从吃下去。

这样就不会再那么单一地觉得,吃点什么,气血就会得到大幅度改善。

中医有句众所周知的话,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这是在说,气血本身是互相不离,是互根关系。因此从中医的观念而言,血可以化气,气可以化血。假如没有气的存在,血液循环,是无法完成运载与排淤的。假如没有血,人体各脏腑的气,以及命根的气,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根本基础。

因此,脾胃的运化能力,与肺部的功能强弱,直接影响着气血质量。因此,那些脾胃本来就弱,还要一味吃下高营养物质,怎么运化得动,又如何转化为精微,或者说转换率有多高,明白了这一点,还不先从自身的脾胃功能着手,去看待食物的选择吗。那些肺功能差,皮肤粗糙,肌肤甲错的人,难道还要一味地跑到健身房去挥汗如雨,吃各种蛋白粉吗,以为这样就可以提高体质?

那些减肥的,阳气不足造成的脾胃功能运化失司,产生各种代谢不灵,堆积性肥胖的,难道还要去一味吃减肥药泻自己,又不顾自己的低气血量而完全不食谷米吗。不把自身的脾胃调好,产生足够的胃气,生机都没有,人体怎么能够化掉那些多余的赘肉呢?那些赘肉就是各种死痰啊,需要人体的阳气去自化。一个阳气充足的人,之所以不容易肥胖,就是因为阳气会自己把那些多余的,不需要的阴性肥肉吃掉、化走。

为什么很多晚上大练器械的人,逐渐身体越来越弱,就是因为违反了阴阳和合之道。白天,阳气已经输布于外,晚上要潜藏回来与阴相合,你不让它收归,反令其继续在外挥散,时间长了,气血就由于过量消耗而低弱了。

人靠一呼一吸而活着,没有一呼一吸的参与,根本无法形成循环的动力。一呼一吸,是阴阳之道,阴阳往复。说得最简单通俗易懂一些,如果没有一呼一吸,根本就无法得到氧气。没有氧气,基本的血液循环就无法运转。没有一呼一吸,人体也无法散热,会闷死。没有一呼一吸,没有吐纳,那么根本就没办法进行分清泌浊,人体就将是个大混沌。心肺肝肾,都是主宰着呼吸的重要脏器。因此,气血力量的提升,与它们的功能强弱息息相关。

问题又来了。如何去改善这些脏器的功能?吃点什么补心补肺补肝补肾的药?对不起,没有那么简单。一切只从人体整体去分析。从能量、路线、祛淤的大法则去分析。这就与气血虚,吃点什么好一样,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否则,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

社会上非常流行的就是哪里虚,补哪里。

一切,都要从个体的具体原因出发,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出发。从轻重缓急出发。哪里有那么敷衍了事,一蹴而就。

心肺脾胃,这些是气血能量的基准线水平的重要基础。而肝肾骨髓,则是气血等级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

但是,最能够帮助气血补充与提升的是什么?是真正的静心。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在道法术器四个层面中,原理知道,还并不一定可以获得方法,知晓了方法,还不一定能够得到与驾驭相关的术与器,道为一,法从一中生,有二,有三,有千万。术器则更因法而众门。就如吃什么可以补气血,引出了背后的道,又因千万人不同,所以补气血的方法因人而异,种种繁多,数都数不过来。所以,又怎么能够在这一篇体量有限的文字中一一讲述呢。但世间,确实存在一个统领,要想提升气血,那便是通过静心,这是万法归一。

《黄帝内经》是如何描述静心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句话,简明扼要讲了根本。这是修性。

修命呢?经上又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起居养生注意

气血是内生,而不是外求。一切外部的帮助手段,只是为了帮助内生。帮助阴阳和合。

每一个普通人,都存在有或多或少的气血问题。那么从现实上,又如何利用自身的现有条件去解决与提升气血问题呢。这也很重要。

提升认知,去除耗损气血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熬夜,食肉过量,饮酒无度,长期透支体力,以及长期透支心力,少吃生冷,注意保暖,避免摄入不健康食物,不要滥用消炎药、抗生素、激素。这些都是老生常谈。

再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不当,积压在人内部,就会不时对人发动攻击,产生各种症状,人体气血又需要去对付种种症状,消耗良多,若是人继续陷入在情绪的混乱中,气血只能继续无端消耗,当能量流失到一定程度,用中医的话来讲,就是落到三阴层面的体质时,那个人是整日为紧张、忧愁、焦虑、绝望所缠绕的。在这样的情绪失调下,元气只会大量急速流失,你吃什么补品也没用。因为脏腑功能的阴阳运作活动,已经失和。

不一定要学医,起码也需要了解人体规律。气血的损失不是一朝一夕的,恢复与提升也并非一日。忙着关心吃什么补气血,倒不如好好找一找,究竟是什么恶习,一直在影响着自身的气血能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