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徐州市区调整建议)

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划,基本上能够决定城市的发展前景,合理的区划,能够给城市带来充分的发展潜力;而不合理的区域划分,会限制城市的发展。单纯从徐州市的情况看,合理的区划,比如炮车镇从新沂市划给邳州市,促进了邳州市市区的发展 ,帮助邳州市快速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南京以北、北京以南的重要节点城市;而萧县脱离徐州划给安徽,使徐州市区的发展,因为西部没有空间,整体布局越来越扭曲,成长成为目前的一个“歪把”的样子。

一直以来,徐州城市发展受困于有限区域,每次扩大都是从铜山区(原铜山县)划出一部分,分别设立了贾汪区、经开区、港务区、高新区,其实也包括了鼓楼区、泉山区、云龙区的一部分,使铜山县从中国第一流的大县,沦落为目前的一个铜山区。

虽然不断从铜山县的身上划出地盘,帮助市区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市中心的概念影响,徐州市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和心理认知概念,范围一直被限制得很小,人口不能有效聚集,从热力图来看,徐州与潍坊、临沂、合肥等明显不如徐州的城市相比,城市还是不够大,没有明显优势,甚至还处于下风。

徐州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徐州市区调整建议)(1)

临沂市热力图

徐州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徐州市区调整建议)(2)

潍坊市热力图

徐州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徐州市区调整建议)(3)

徐州市热力图

从热力图来看,主要的弊端还是城市中心和主城区的概念,过于集中,也就是集中在目前的云龙、鼓楼、泉山三个区的交界处,也就是中山路、淮海路交界处,离这个地方稍微远一些,就会认为离开了徐州,不再是市区。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徐州市始终使单中心的,几十年的发展 ,始终让徐州市市区围绕一个点来展开,而没有形成一个片、一个面。

而实际上,一个城市的发展壮大,必须摒弃单中心的思维困境,必须让城市成为一个片、一个面,也就是成为一个区域,这才是一个城。这就要求,城市在整体规划上面,要给予更多区域以分中心,甚至是多中心的地位。目前徐州虽然将铜山撤县设区,但是受制于铜山几百年没有建设县城的历史传统,市区的范围一直还是仅仅包括云龙、泉山和鼓楼几个老城区区域,铜山万达除了附近高校,并没有多少辐射力。特别是广大的铜山北部区域,在现行行政区划之下,很难有城市建设的概念。

徐州要发展,必须在目前执行的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增加分中心和多中心的思路,多个区级行政管理单位齐头并进,使城市从一个点,成长为一个面,从单个片区,成长成为由多个片区组成的一个城,这也才能迅速做大城市体量,使徐州城市的容纳能力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徐州,提高在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度,确立龙头城市、中心城市的地位。

关于市区的区划调整,我认为应该围绕这个思路,就是有利于建立城市分中心的思路实施,打破现有的额区划限制,同时又充分尊重历史传承,不给居民造成大的观念冲击,总体就是尊重历史、有利将来、平稳过渡、减少成本。具体建议:

一.撤销云龙区,与鼓楼区合并,设立新的鼓楼区。

撤销云龙区,原云龙区与鼓楼区合并,设立新的鼓楼区,作为徐州市的商贸中心区。

1、原云龙区的主体部分并入新的鼓楼区,将原云龙区三环以内的办事处并入鼓楼区;

2、将铜山区的茅村、柳泉、利国三镇划入新的鼓楼区;

3、将已经启动建设的铜山经济开发区划入新的鼓楼区,更名为徐州新型工业经济开发区。

新的鼓楼区,重点发展传统市中心的商业,和北区的住宅开发。把鼓楼区的新增工业项目,纳入徐州新型工业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建设。

二.设立经开区。

保留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牌子,保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地位,将经开区管委会从经开区管理机构,设立区委区政府等行政区划管理班子,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牌子,把经开区从功能区,改为行政区,设立徐州市经开区。

1、将云龙区、鼓楼区两区位于东三环以东区域的办事处划入新的经开区;

2、将铜山区大许镇,以及已经开始启动的高铁新城,划入新的经开区。

3、经开区管理范围内的所有区域,不分原区划隶属关系,均划入新的经开区。

发挥经开区的园区领头羊作用,增加经开区可利用土地总量,重点发展徐州市支柱产业,做大徐州市经济总量。配套建设大郭庄片区,使经开区成为产城融合、交通枢纽、工商并举的经济活力区,促进徐州东部发展。

三、设立港务区

.保留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牌子,扩大港务区管辖范围,带动徐州北部发展,港务区从功能区变为行政区,设立港务区区委区政府等行政区管理机构,设立徐州市港务区。

1、在现港务区范围内的所有区域,不分原区划隶属关系,均划入新的港务区;

2、划入铜山区北部办事处及镇,包括何桥、郑集、马坡、黄集、刘集、沿湖等镇(办事处),使港务区管辖区域直抵微山湖。

使徐州水运资源全部纳入港务区规划管理运营,能有效提高效率。同时,安排港务区区委区政府驻地安排在郑集镇,各个机构尽量向北安置,带动郑集、何桥等长期不能得到铜山区辐射的区域发展,提高北部区域基础设施配套,使北部区域群众分享徐州发展红利。

四.扩大泉山区范围,设立新的泉山区。

1、将铜山区汉王、大彭两镇划入泉山区,设立新的泉山区,使泉山区管辖徐州市与萧县相邻的绝大部分区域,有利于两地衔接,主要任务是加快西部发展,加速萧县融入徐州的步伐,促进萧县与徐州连片开发。

五.撤销高新区,并入云龙区部分区域,设立新的铜山区(高新区)。

参照苏州市虎丘区和苏州高新区模式,在铜山区挂徐州市高新区牌子。

1、将原云龙区三环路以南区域,包括新城区的三个办事处、大龙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等划入新的铜山区;

2、撤销徐州高新区,相关业务仍归铜山区及其部门管辖。

新的铜山区重点建设吕梁山、园博园、方特为代表的旅游业,将皇藏峪纳入统一规划。徐州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在全区适用,重点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全区力量和高新区政策优势,加快发展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如果真正实施,徐州市以上五个区域,包括贾汪区,六个区域都有充足发展空间,实现如此区划之后,各区体量相对均衡,突出不同重点,各有一班人奋斗拼搏,可以齐头并进,突破发展局限性。现在这样的行政区划,只有个别区域可以得到正常支持,其他区域都被忽视,导致房价非正常增长,广大北部区域(是指城区以外北边乡镇)的房产价格偏低,群众财富不能迅速增长。

以上为个人想法,纯属民间设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朋友,能够按照这个建议,画出示意图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