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

1996年,王小波曾接受意大利独立纪录片导演安德利的采访,这也是现存少有的王小波生前的影像资料。

在采访中,安德烈曾经问王小波对死亡的看法是什么?王小波淡然一笑,说目前还没有考虑过死亡的事。

然而时隔不到一年,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无声无息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1)

那天夜晚,王小波心脏病突发,死时非常痛苦。当时他一人在郊外的房子,病痛来得凶猛,王小波在房间里足足挣扎了几个小时。王小波的邻居也曾听到他发出几声痛苦地喊叫,但却怯于前往,第二天才打电话报了警。

当警察来到王小波的家,王小波已经不幸离世了,而墙上留下的牙印,牙缝间遗留的白灰,可以想象当时的他忍受的是多么剧烈的痛苦。

王小波有这样严重的心脏病,身边的人却谁都不知道。

他的姐姐王征曾经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她曾反复查看王小波的遗体解剖报告,想要解开他的死亡之谜。

王小波是否生前已经知道自己有心脏病而不告诉旁人?一切都未可知。

但是从他的一些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还是有点数的。比如在他的小说《白银时代》里面,“我的舅舅”就是一个心脏病患者,并且王小波对心脏病的描写极为细致。

在一次聊天中,王小波也曾对朋友说过,自己得了个很麻烦的病,可能要死了,而朋友以为他在开玩笑。没想到一切都成为事实,他真的就去世了。

当时妻子李银河去英国做访问学者,听闻消息,匆忙回国,朋友为了安慰她,就说:“王小波真是诗人呀,走得也特别诗意”!

是呀!诗意,这可是王小波一生都在追求的梦想。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2)

在王小波去世的那个晚上,他给自己的好朋友刘小阳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到自己将要出版的一本杂文集,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他在邮件中还说到:“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

从邮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小波试图突破自己,准备走向一个新的开始。他试图从沉默的大多数中走出来,扛起话语的武器,来抵抗这个荒诞的世界。

那时的他从未意识到自己将要猝然死去。

王小波的姐姐曾说:“虽然他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但是他并不愿意死,他热爱生活,热爱他的亲人,热爱他的文学事业,这些都是他倾注着巨大热情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舍得放下它们。”

然而在1997年春天的那个宁静的夜晚,黑夜回到黑夜,永恒回到永恒。王小波的离去,使这一切都归于寂灭!

可是谁曾想生前寂寞,死后哀荣!有人说王小波的死成就了他的声名,古往今来很多名人走不出“死亡的诅咒”,比如梵高,比如卡夫卡,比如杜甫。

他们在生前穷困潦倒,不被世人理解,但是死后却被封神。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3)

王小波去世的消息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反应,夸张到有140多海内外媒体发布了报道,网上也涌现出很多悼念他的文章,社会上涌现起“王小波热”。

王小波在生前一心想要出版的《黄金时代》,曾因为性描写过多屡遭拒绝。为了出版,王小波奔波了几年,跑烂了好几双鞋,几经周折,在他去世前,包括《黄金时代》在内的”时代三部曲“,最后才由花城出版社接受决定出版。

本来出版社还非常担心销路,但随着王小波的突然离世,《时代三部曲》也随之爆火,来自全国各地的购书单如雪片般涌来,一时间洛阳纸贵。

多少年后,人们一提起王小波,依然会想到有趣、幽默,诗意、特立独行这些字眼。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4)

最近重读王小波的杂文,最喜欢他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毫不掩饰自己对这只“跑步姿势优雅”,最后“长出獠牙”的猪的欣赏。

他说:“我已经40岁了,除了这只猪,我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拒绝“无智无性无趣”的世界,他渴望拥有智慧,有趣以及性爱,但是理性如他,他很清醒的认识到这种愿望的实现在当时非常艰难。

他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写入作品中,正如文章中描写的那样,哪怕是做一只猪,也要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也是诗意的,他自称为“行吟诗人”。

在给李银河的信里,他曾说:“我天生不喜欢枯燥的一切,简直不能理解,人们总爱把有趣的事弄得干巴巴起来,我要活化生活!”

他还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5)

除了特立独行和诗意外,王小波的杂文也是犀利的。他善于用一种反讽的语气,造成一种别具一格的效果。

“事实上我要做个正经人,无非是挣死后塞入直肠的那块棉花”。

“她只是觉得身体很难受心里麻麻烦烦的,一心想的是快点死了算了,而且她还想我的脖子比别人的细,人又瘦,也许再勒一下就死掉了,用不着再勒第三道,但是我们知道想怎样就怎样的自由主义观点是要不得的,上级让你被勒了几道以后死掉你就得做那种打算,自己有别的打算都不对头。”

诸如此类反讽的语言,不由得令人哑然失笑。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6)

在20世纪后半叶,杂文式微的时代。太多的作家在浅言低唱,隔靴搔痒,而王小波的杂文却让人们看见了一丝呐喊和思想的火花。

王小波的一生正如李银河所说, 他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世俗世界,另一个是诗意世界。

而经过时间的洗礼,王小波让我们明白理性的价值以及对美的追求。

王小波就像是一名勇士,抵挡时代的风雪,让人们拨开黑暗的迷雾,看到智慧之光,理性之火,真诚之美。

“我们仿佛看到了堂吉诃德的身影,为崇高理想奋不顾身,仿佛看到苏格拉底的身影,会探索真理甘于牺牲。”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小波,恰如喜欢灯火、星光、喜欢阳光普照,喜欢向人性更深、更高更璀璨的境界不断前行。

《北京青年报》评论他:“王小波的价值在于,他让我们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

而在文化圈像王朔、麦家,高晓松等大咖对王小波也无不叹服。

麦家说:“如果让王小波多活10年,他也许会和鲁迅齐名。”

高晓松都不禁感慨:“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7)

在我看来,王小波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他的作品亦是时代的解药,唤醒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推荐大家读读王小波的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沉默的大多数》,体味生活的理趣,成为一个聪明的,能够洞悉人性,善于思考且能发现生活之美的人。

另外,还有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其中包括被王小波视为“宠儿”的《黄金时代》,还有《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小说是王小波最偏爱的题材,他把自己的心血、以及对文学最高的追求都写进其中,很多人把《黄金时代》当做“小黄书”来读,那是一种误读!其实王小波始终写的都是,那亘古不变的人性!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上链接。

附上几句王小波语录,送给在世界中沉浮的你!

1、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2、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3、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按这个标准,别人说我最善良,就是我最邪恶时;别人说我最邪恶,就是我最善良时。

4、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为什么会猝死(王小波45岁暴病离世)(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