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籍华侨多吗(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

厦门籍华侨多吗(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1)

厦门市景 资料图片

厦门籍华侨多吗(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2)

图为庄炳生在厦门的家中接受本报采访。

说起厦门,你可能会想到那所中国最美的大学厦门大学,或是那座文艺清新的小岛鼓浪屿,但你是否知道,它们都与一群特殊的人群—华侨华人有关。

在这座拥有30万海外侨亲和30万归侨侨眷的侨乡,许多人曾从这里走向海外,去打拼他们的未来,也有许多人从海外回到这里,来寻找他们的根脉。无论是早年为谋生存、勇闯南洋的老侨,还是改革开放后远赴欧美、格物致知的新侨,故乡厦门始终是他们心底深处的牵挂。

春节前夕,本报记者走近厦门,去探寻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在这里留下的足迹,来为您讲述他们发生在这里的或与这里相关的精彩故事。

“30后”华人庄炳生:“中国要强,就要从教育做起”

20世纪60年代,作为菲律宾华人代表,庄炳生应邀来到中国参观考察。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刚刚爆发,国内还很乱,我看到很多学生都不去学校上课,就想那可怎么行。”由于在菲律宾从事外贸生意,庄炳生当时已走过欧美不少国家。“实话说,那时的中国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我就觉得,中国要强,就一定要从教育做起,让民众受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庄炳生说。

正是这个朴素的想法,使庄炳生与故土结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捐资助学,为家乡的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庄炳生最上心的事。

早在1982年,庄炳生就回到老家福建晋江岭山村,为那里的孩子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岭山学校。“那里的老学校屋顶都破了,一间小小的教室里挤了差不多40个学生,不少学生都没有座位,只能站着读书,太可怜了。”回忆起当时的景象,庄炳生唏嘘不已。

“我看了就说,我来替你们建一个新学校。”说办就办,庄炳生不仅捐助资金,而且还联系泉州知名的建筑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内做足文章,建造起一栋包括教室、图书馆、会议室、大礼堂在内的5层高楼和4个篮球场。“我还专门花了5000元人民币买了好多树种在学校周围,读书的环境好了,学生才能学得更开心嘛。”庄炳生至今仍觉得,那一笔在当时看来数额不小的钱花得值。

此后,庄炳生为家乡教育事业的捐赠一发而不可收。定居厦门后,他又将在当地购置店面和车位所得的收益全部用于资助教育。

捐助集美大学修建可容纳万人的现代化学生食堂,为华夏职业学院捐建学生活动中心,捐赠永春下洋中学接送学生的校车……当被问及这些年一共给家乡捐了多少钱,这位已过耄耋的老华人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捐了好多,都记不清了。”

除了直接捐资助学,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庄炳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010年,他捐资100万元在集美大学组建了厦门的第一支管乐队。

“北京、上海的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我们厦门的学校为什么不能有?”念头一起,庄炳生立马行动。凭借此前在菲律宾创办管乐队的经验,他凡事都亲力亲为,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放松。

“一个管乐队需要几十种不同的乐器,一个城市不一定能买齐,我就到别的城市去找。国内厂家不生产的乐器,我们就从国外进口。”庄炳生说,为了配齐管乐队所需的200多件乐器,当时已年近80岁的他奔波于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四个城市,亲自采购。此后,他又出资聘请专业的教练教授队员演奏技巧。

如今,这支管乐队在国内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也成为庄炳生的骄傲。

2014年,因为对厦门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庄炳生被授予“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教育办好了,我们的家乡、我们国家就会有希望。”这句话,庄炳生说了几十年,也为此捐了几十年。而在不久的将来,他为家乡点起的这一簇簇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厦门籍华侨多吗(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3)

图为柳美玲(左)和她的表妹王惠琴(右)。

“60后”华人柳美玲:“我们总是想念着家乡,心系着祖国”

“在国外整天都想着要回家乡来过年,这一次终于实现了。”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定居加拿大的柳美玲刚刚抵达厦门,回乡过年。“家里的亲戚聚了七八桌,都等着美玲姐回去呢。”柳美玲的表妹王惠琴特意从乡下老家赶到城里,来接整整20年未见的表姐。

祖籍厦门同安的柳美玲出生于越南。1979年,受到越南排华事件的影响,17岁的她随家人辗转迁移到加拿大。

1988年,拿到加拿大身份证后,柳美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探亲。“之前在越南没有身份证,我们想回家却回不来。所以有了身份证之后,我赶紧就回来了。”回忆起第一次踏上故土的情景,柳美玲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那份格外激动的心情。

此后,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柳美玲很少有机会再回家乡看一看,然而那份关于故乡的记忆却始终被她紧紧地揣在心里。

“在越南时,我们几乎完全保留了厦门过年的习俗。春节快到的时候,全家就会聚在一起炸枣、贴春联、看戏。”柳美玲笑着回忆道。搬到加拿大后,由于春节不是法定假期,年味儿就淡了许多。“但我们当地的华侨华人每年都会自发地聚在一起,组织新年团拜会、春节联欢晚会,一起热闹热闹。”柳美玲说。

经过多年打拼,柳美玲已在加拿大落地生根,不仅拥有一家制衣厂,还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现在我们中国富强了,世界都在流行‘中国风’。”柳美玲说,在她的时装设计中,丝绸织锦等中国元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总能受到国外顾客的青睐。

如今,柳美玲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加拿大加东福建同乡会会长。这个拥有30年历史的海外同乡会汇集了当地150多户华侨华人家庭,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作为新一任“大家长”,柳美玲最想做的事就是在海外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的华侨华人记住自己的根,也让更多的外国朋友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我们会定期举办中文班、书法班、功夫班、民族舞蹈班等,专门邀请华人老师来给年轻的华侨华人授课。我始终觉得,华人不懂中文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柳美玲说。

业余时间,酷爱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柳美玲还经常自己编一些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带着同乡会的乡亲们一起排练,并在当地的一些联欢晚会上表演。“很多国外的观众都会来看,他们觉得很有意思。”柳美玲说,这次回国,她还专门买了中国传统的旗袍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打算带回加拿大,在今年正月初四当地的华人新年联欢晚会上作演出服装。

“祖国就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靠山。国家强大了,我们在国外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也更受人尊重。”柳美玲说,如今海外华侨华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与家乡的联系也将越来越紧密。“我们总是想念着家乡,心系着祖国。”柳美玲说出的正是众多海外游子最真切的心声。

厦门籍华侨多吗(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4)

图为杨玛代在办公室接受本报采访。

“40后”华人杨玛代:“我们的学校就是厦门发展的缩影”

“我老爸跟我说,你们年轻人应该回去看一看,家乡现在正在慢慢建设发展呢。”在菲律宾出生、长大的杨玛代听从父亲的教导,1992年回到家乡厦门。然而,原本打算回来寻找商机、投资办厂的他,却做起了一件赔钱的“买卖”,且一做就是20多年。

杨玛代的这件赔钱“买卖”就是在厦门创办第一所专供外籍人士子女就读的国际学校。那时,厦门经济特区刚刚起步不久,正是引进侨资、外资的关键时刻。然而,由于当地没有国际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法妥善解决,一些侨商、外商对于来厦门投资有些犹豫。

借鉴菲律宾国际学校的经验,在厦门也办一所国际学校,为家乡吸引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个念头在杨玛代心里扎了根。

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那个时候,很多人连‘国际学校’的概念都没有。”回忆起20多年前创办学校时的艰辛,杨玛代有说不完的故事。

筹备初期,厦门当地物资还比较匮乏,“很多东西都买不到。”为了配置学校的教学设备,杨玛代只能给香港的朋友发传真,请他们在当地买了桌椅、柜子,装了满满两个集装箱运到厦门来。

学校建起来了,学生却寥寥无几。杨玛代至今还记得,他寄出了2500份学校的招生资料,1000多封因为“查无此人”而被退回,另外1000多封则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最后,第一批只招了16名学生,完全无法支撑我们办学的费用。”最初的窘境,杨玛代仍记忆犹新。

“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得咬着牙办下去,做功德就不要想着赚钱回报的事。”杨玛代说。虽然办学之路磕磕碰碰,但是想到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杨玛代始终坚持如初,没有放弃。20多年来,杨玛代与菲律宾华人朋友共同出资成立教育基金,为学校投资百余万美元,而他付出的心血更是难以估量。

“这里的学生每天都有一节中文课,毕业之前还必须完成中文的论文。”杨玛代说,传扬中华文化是他回国开设国际学校的重要目的,他希望为这些生活在厦门的外国孩子留下关于中国的记忆。为此,他坚持将中文设为学校的必修课,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内外。

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学校都会依照厦门当地的习俗举行博饼、游园等传统庆祝活动。“今年的‘中国年’,我们就给学生发了中国56个民族的特色服饰,请他们表演时装秀,到时还会邀请学生的家长一起来观看。”杨玛代说。

在杨玛代的精心管理下,如今学校规模已由最初来自两三个国家的16名学生,发展到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生。

“我们的学校就是厦门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这里有多少国家的学生,就说明有多少国家的企业来这里投资,也就说明厦门的改革开放到了什么程度。”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校园里奔跑游戏,杨玛代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速,如今他的国际学校已然成了一个小小“联合国”。

厦门籍华侨多吗(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5)

图为吴庆德(右)和父亲吴亮泰(左)接受本报采访。

“80后”侨二代吴庆德:“我的根在中国”

初见吴庆德,一身清爽的蓝色外套,干净利落,说话时嘴角总是挂着一抹谦逊亲和的微笑。正是这位年轻的“80后”侨二代,在2008年中国经济蒙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艰难时刻,毅然离开生活近7年的加拿大,回到厦门,跟随父亲一起致力于家乡的建设。

“关于是否回国发展这件事,我和父母探讨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还是挺纠结的。”谈起当年回国的选择,如今已是家族企业执行总裁的吴庆德坦承,刚开始并不是特别情愿。“当时,我在加拿大的一家金融公司已经做到经理级别,如果继续做下去,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生活也会比较舒适悠闲。”

然而,父亲的一句话让吴庆德动了心,最终下定决心,放弃国外小有成就的事业和安逸舒适的生活。“父亲跟我说,我的根在中国。”时隔7年,这句话依然深深地印在吴庆德的心里。

吴庆德的父亲吴亮泰出生于福建晋江的一个小村落。继承了闽南人敢闯敢拼的勇气,吴亮泰早年赴泰国打拼,白手起家,在强手如林的商海中脱颖而出,在泰国创立了自己的企业,从事铁路、公路、城市安防、城市交通安全监控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因为企业出色的业绩和良好的口碑,吴亮泰曾受到泰国王室成员的接见和泰国政府官员的高度评价。

“但我们的根在中国,即使身居海外,祖国的发展依然是我们最关注的事。”吴亮泰说。正是这份对故乡难以割舍的牵挂以及血脉相连的亲情,让吴亮泰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将企业的投资重点转向中国大陆,并最终将企业总部迁回离老家不远的厦门。

“我们从小就受到父母这种言传身教的感染。在国外的时候,父亲就时常教育我们,要孝敬长辈,回馈家乡,为我们的国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回来的。”吴庆德说,父亲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和三个弟妹,也将这份根脉之情植入他们的血液。如今,吴庆德兄妹4人在海外完成学业,都选择回到厦门发展。

相比从无到有、艰苦创业的父辈,吴庆德这一代侨二代有更多的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发展环境也不再那么艰难。然而,如何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找到平衡点,适应相对陌生的国内环境,成为他们回国后面临的新课题。

吴庆德说,刚回国的前几年,总是想着要创新,迫不及待地想把在国外学到的管理模式直接嫁接到现有的企业架构上,不可避免地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我渐渐明白,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还是要跟在父母身边踏踏实实地去学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运作和中国的国情,利用我们的所学在已有基础上进行一些微创新,这样才能让企业有良性的发展。”吴庆德说。

经过几年的磨合与历练,如今的吴庆德逐渐褪去当初的青涩,在家乡的土地上扎得更稳、更深。(图/文 严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