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专栏文章(茶水先生读诗经291)

您的点赞分享能让《诗经》生出翅膀!

诗经专栏文章(茶水先生读诗经291)(1)

良耜

畟畟良耜,

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

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

载筐及莒,

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

其镈斯赵,

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

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

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

其比如栉。

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

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

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

续古之人。

锋利的犁头深深入土,

在向阳地里开始耕田。

把各类谷种撒播入土,

种子饱含着生机无限。

有人来观看你们耕田,

她们手提着圆筐方筐,

那里面装着黄米黍饭。

饭后带上编织的草帽,

拿起锄头就除草挥铲,

除掉荼蓼在洼地水边。

等到苦菜和辣蓼腐烂,

庄稼就开始茂盛丰产。

收割的声音唰唰作响,

堆积的庄稼垛满场院。

那高高的谷堆像城墙,

堆堆紧挨像篦齿连连。

打开邑中家族的仓库,

所有的粮仓堆得满满,

妇女小孩都感到心安。

宰杀那头最大的公牛,

那一双牛角又长又弯。

这祭祀活动连续不断,

延续祖先的风俗习惯。

诗经专栏文章(茶水先生读诗经291)(2)

茶水先生解读:

我愿意把《载芟》和《良耜》合成一首诗来看。

既然这是一首歌,那么《载芟》中从开篇的“载芟载柞”到“有依其士”就是这首歌的主歌部分,也就是A段;而从“有略其耜”到“振古如兹”则是副歌部分,也就是B段。这首《良耜》则是副歌的第二段,用完全相同的“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开始,然后依次描写了夏耘、秋收、祭祀,最终收尾的字句意思也几乎相同,“匪今斯今,振古如兹”,“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毛诗序》将《载芟》解读为“春藉田而祈社稷也”,将《良耜》解读为“秋报社稷也”,春祭与秋祭,时令不同,主题一致。细读字句,更能体会出《载芟》与《良耜》的唱和意味来。

所以,我宁愿相信这是一首长诗,可惜被孔老夫子腰斩了,我相信二者的旋律是一样的,因为从字里行间传递出的情感是相同的,我们的眼前浮现出的是同样的辛勤劳作,同样的喜获丰收,同样的虔诚祭祀,同样的告慰祖先神灵。

我想,古人将其解读为春祭、秋祭的不同也实属万般无奈,不然,怎么解释这两首内容、意境均相似的乐章雷同地出现在祭祀的殿堂呢?

诗经专栏文章(茶水先生读诗经291)(3)

知止乎?知止!

读到这儿的都是真爱,那就点个赞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