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退回来的大熊猫(啃骨头打牙祭影像证明大熊猫也吃肉)

世界上唯一退回来的大熊猫(啃骨头打牙祭影像证明大熊猫也吃肉)(1)

大熊猫虽然以竹子为食,有时也会食肉“打牙祭”。近期,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大熊猫种群生存状况调查工作,巡护员李水平等人目击一只大熊猫啃食羚牛的骨头并拍下珍贵影像。

“我们发现它时,距离不到50米。这一大片山坡上没有竹林,它能吃啥呢?原来它捧着一根一尺多长的骨头正啃得香。”李水平告诉记者,“它吃了大概10分钟,然后丢下骨头,慢慢走进山坡上的林子里,爬上一棵大树。”

李水平等人还在现场发现好几根动物骨头。第二天早晨,工作人员在附近收集了一份特殊的大熊猫粪便样品。与常见的大熊猫粪便相比,这几团粪便颜色灰白,像梭形的石灰棒。

据悉,这是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第二次拍摄到大熊猫食肉的影像。此前,工作人员在分析大熊猫粪便时,也曾发现部分粪便样品中存在未消化完全的动物残骸和毛发。

北京大学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熊类专家组成员李晟认为:“在秦岭、岷山、邛崃山等多个地区,也曾有研究记录到野生大熊猫偶尔会‘打牙祭’,主要是取食动物残骸。这样的行为和动物性食物的补充,对于野生大熊猫来说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据新华社

大熊猫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竹子?

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800万年之久了,最初的始熊猫可是吃肉的,发展到小种大熊猫阶段的时候就改吃素了,而且吃的还是其他食草动物不会碰的竹子。

大熊猫体型庞大、咬合力强,所以战斗力不弱,成年之后,在其野外生存环境中几乎无天敌,也就没有进出出敏捷的速度。

大熊猫进化至今我们看到的样子一共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

(1)始熊猫阶段,时间节点大约是中新世晚期;

(2)小种大熊猫阶段,时间节点大约是更新世早期,即大约200万年前;

(3)巴氏大熊猫阶段,时间节点是更新世中后期;

(4)现代大熊猫阶段,即我们如今见到的样子。

大熊猫开始吃竹子,是在小种大熊猫阶段开始的,小种大熊猫体型大约是现代大熊猫的一半左右,而巴氏大熊猫则比现代大熊猫体型大1/8左右。 综合

大熊猫为什么从食肉者变成食素者?

据秦岭大熊猫专家分析,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地质历史上的气候与栖息地环境变化,大熊猫改变了食性,以竹子为食,但其消化系统结构依然保留着食肉类祖先的特征。

如今的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中营养最丰富、纤维素含量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它对肉类已没有敏感基因,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他熊种。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大熊猫每天要吃多少竹子?

一只大熊猫每天要吃12到38公斤的食物,一般而言,大熊猫一天要吃14公斤竹子,一只大熊猫的重量差不多是两个成年人,折算成人的话,相当于每天要吃7公斤饭。

大熊猫除了睡觉或短途活动外,一天花费在进食上的时间长达14小时,每天要上40趟卫生间。由于每天吃那么多竹子,又移动不了多远,所以,尽管竹子营养价值不高,大熊猫依然胖胖的。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大熊猫除了竹子还吃什么?

大熊猫从食肉变为食素后,臼齿也变得特别宽大,适于磨碎竹的纤维,大熊猫爱吃冷箭竹、墨竹、水竹,尤其爱吃竹笋。

但有趣的是,大熊猫并没有真正的“忘本”,它们还是能吃肉的,并且消化系统依旧是肉食动物的“标配”。如果大熊猫吃肉,消化系统会将肉分解消化得非常彻底,肉中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都能充分吸收。

所以,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偶然也吃其他小动物,如见到了竹鼠,它就一巴掌将竹鼠打死,然后美餐一顿。 综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