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画眉鸟的故事简短(每天一点国学文首)

在我们的上古神话传说中,精卫填海的故事算是很著名的,而这个故事的出处就是——《山海经》的北山经。

关于唐朝画眉鸟的故事简短(每天一点国学文首)(1)

填海的精卫鸟

北山经中这样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关于唐朝画眉鸟的故事简短(每天一点国学文首)(2)

填海的精卫鸟

精卫填海的故事就在这里:在北方第三山系中,第22座山叫做发鸠山,山上生长着很多柘树,柘树是桑树中的一种。发鸠山中有一种鸟,形状长得像是乌鸦,但头上有花纹,有白色的嘴巴和红色的足爪,名叫精卫,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精卫……精卫……这种鸟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中游水,但却溺水淹死在东海之中没能返回,就化为了精卫鸟。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石头,来填塞东海。漳水发源自发鸠山,向东奔流汇注于黄河。

后来的人们同情精卫的遭遇,钦佩她填海的决心,就把精卫鸟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还曾在东海边上立了个一个“精卫誓水处”,而她的发鸠山,则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西约 25公里处,由三座主峰组成。

关于唐朝画眉鸟的故事简短(每天一点国学文首)(3)

鮆鱼,出自北山经,同事女儿,米拉9岁时画作,选自微信公号“米拉的异想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