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1)

于中国人而言,论资排辈最是关键,谁的资历深、谁的功劳大,谁就能排在某一榜单的前列。

同时,"论资排辈"又有一个巨大缺陷,即某些人的能力、品行明明也有资格进入该榜单,偏偏因他的资历和贡献有限,致使其无缘名列榜上,让人遗憾不已,就像邓华无缘开国大将的评选。

邓华其人,能文能武,战功赫赫,是一位惊才艳艳的典型儒将。他曾参加多场大型战役,指挥上甘岭一战,粉碎敌军攻势,稳守阵地,又组织金城反击,强迫美军签署"停战"协议,相当厉害。

若是开国大将的名额能多出一位,私以为邓华绝对有资格获得一票。当然,只凭战功可不行,而邓华展现出来的优秀也并非仅限战功一项。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2)

01,弃笔从戎:战功赫赫的一员儒将

邓华出生在1910年的湖南郴州,原本名叫多华,字是实秋。他的父亲是当地一教书先生,与其祖父皆曾中过秀才,家境富裕,衣食无忧。

邓华小时候曾在私塾读书,稍稍年长,又在姐夫和哥哥的影响下对革命心生向往。1925年,15岁的邓华前往长沙求学,凭借优异成绩入读此地非常著名的私立学校,即岳云中学。

读书期间,邓华私自作主,把自己名字里的"多"字去掉,改名"邓华"。1927年,学业有成的他再次考入南华法政学校,成为当时少有的高学历人才。同年,邓华加入共产党。

1928年,一心报国的他弃笔从戎,成为湖南起义的一员,担任工农革命师第7师的政治部组织干事。当年4月,邓华跟着朱德、陈毅等人登上井冈山,慢慢在这支革命队伍中发光发亮。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3)

于邓华而言,此一阶段的他所负责的工作多与政治思想宣传有关,很少有机会能奔赴前线,真刀真枪与敌人拼命。

直至1930年,时任红1军团政治委员等职务的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率兵将与敌军抗战三个日夜,成功击退对方3个团的轮流攻势

这一次,邓华的军事指挥才能初步展现,为他日后种种埋下一个小小的伏笔。1934年,邓华入红军大学学习高级指挥。

同年10月,他跟着红军队伍开始漫长危险的长征。抵达陕北后,邓华继续担任与政治宣传有关的职务,并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等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邓华所在军队需东渡黄河赶赴前线。毛主席亲自前来为他们送行,眼见将士离别在即,不由诗兴大发,沉吟道:"涉远祁连外,来从晋地游。"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4)

旁人不解,纷纷私语此话何意,唯有邓华兴奋回了句:"主席是在为我们送行呢!此两句改自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说罢,又立刻摇头晃脑背出了整首诗。毛主席听见,当即夸赞他:"你这个娃娃很不错!还能听出我诗的出处!"

由此可见,邓华的肚子里确实饱含墨水,是一群兵痞子里少见的懂学问的将领。再加上邓华爱好文雅,喜欢听京剧。

而且是依照自己的心情选择京剧曲目:高兴时听《龙凤呈祥》,不高兴品《苏三起解》,战争将起时来一曲《穆桂英挂帅》。

将指挥战役前重温《空城计》,与世人印象里只会粗鲁骂人的将士们截然相反,算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能文能武的儒将。

当然,要成为儒将,除却懂文墨、品性文雅,战功同样需显著,在此方面,邓华并不逊色于任何将领。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5)

他不是在某一场战役突然崛起、惊艳四座的类型,而是凭着刻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出来、基础稳固的将领。

如前文所言,早期的邓华称不上什么主力,只是队伍中不起眼的小兵,可正是那几年底层的经历,让邓华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一点一点抓住晋升的机会。

平型关战役,邓华作为团政训处主任参加战争,与同事指挥一个师同日军对战,歼灭对方1000余人,获中国军队抗战首次胜利。

晋察冀抗日期间,邓华先后参加数场战役,从率军攻打敌人到亲自指挥部队赢下战役,他的成长有目共睹,十分迅速。

辽沈战役里,邓华指挥一个师的将士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狂奔90公里,实现突然包围敌军的计划。

成功歼灭对方一个师,又在17天内连续告捷,先后拿下5座城池,受到总部两次嘉奖,渐渐扬名军中。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6)

围歼廖耀湘开始,邓华再次率军急行北上,加入黑山、大虎山两地战争,歼灭敌军1万余人,生擒对方军长郑庭笈等多位高级将领。

1949年的1月,邓华率两个纵队攻向敌军防守,耗费29个小时,成功解放天津。

新中国成立后,邓华参与海南岛一战,指挥两个军共计11万人成功突破对方防守线,强行登岛,并占领敌军最后一个据点,实现解放全岛目的,开创了中国解放军渡过大海作战的先例,创造了以木船战胜舰艇的奇迹。

抗美援朝阶段,邓华作为代司令员和政委先后参加上甘岭、金城反击等战役,他出色的指挥能力让世人为之惊叹,展现了独属于他的军事独到眼光和敏锐思维。

02,思维敏锐:眼光独到的军事奇才

正像彭德怀元帅所夸赞那般,邓华是一位理论知识丰富、头脑聪颖、善于思考问题且细心周全的将领,他打仗不只靠武力,也靠智力。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7)

东北解放战争期间,邓华跟随林攻占四平城。第三次发起攻城战争前,他向林提出一个建议,请求林在原定攻城军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纵队或两个师的人员,但林没有采纳,只增加了一个师的力量。

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惨遭失败。从战后分析上来看,若是当时林听从邓华的建议,完全有机会在此次攻城战争中拿下四平城,可惜人间没有后悔药。

锦州战役开始,邓华再次向林提出增强兵力的意见,这一回林毫不犹豫听从了他的话,把队伍提升至六个纵队,只耗费一个日夜即占据锦州城。

平津战役是关乎解放全国的关键战役之一,因塘沽东临大海,其余三面则由水渠盐池阻挡,无法形成包围敌军的攻势。

不易于大部队在此展开战争,加上预估到国民党军可能会有突围计划,故而邓华给出建议,应以少量兵力驻扎在此起到监视塘沽的作用。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8)

再集合大部分兵力强力攻打天津,中央批准此次作战方案,成功取得胜利,再一次展现了邓华优秀的军事眼光,抗美援朝是邓华一生中最亮眼的军事表现之一。

在接到任命后,他立刻从海南岛赶回北京,展开一系列准备工作:重组了13兵团的领导团队。

部署后勤调配,解决物资短缺、确保部队装备、生活等问题,制定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安全渡过鸭绿江的计划。

特别是后者,简直创造了现代战争历史上一个经典奇迹,我军25万将士,仅仅耗费3个夜晚,即完成全部渡江工作,令世人纷纷为之震惊。

1950年10月,邓华主动向彭德怀提出建议,请求13兵团的4个军和3个炮兵师一起进入朝鲜,彭德怀应允了此计划。

事后证明,邓华的预见非常关键,正因兵力增加,保证了我军优势,才使得我军在入朝初期即赢取了战役。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9)

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前扩大会议在上甘岭召开,邓华没有如战友一样沉陷在装备得到改善的喜悦中。

而是清醒提出:"我军与敌军在装备上的差异仍然巨大,需继续小心谨慎",并表示应把敌军放入我军包围圈内,结合大规模梦插和小规模穿插两种方式攻击对方。

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导致第五次战役成为彭德怀亲口承认的一生4次军事错误之一,造成了我军一个师大量伤亡的后果。

第六次战役开始前,邓华再次建议彭德怀停止当前战役反击,尽可能多作战术性反击,保持对敌军的压迫威势,让对方心生忌惮,既不敢破坏谈判,又不能全面进攻我军。

彭德怀这一次采纳了他的意见,果然避免了又一次大规模伤亡的情况出现,并阻拦了敌军试图捞好处的谋算。此后,邓华又以"三八线"作为分界线的建议打破僵局,获国际舆论支持。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10)

待到彭德怀因病回国治疗,邓华以代司令员的身份主持上甘岭战役,率万余名将士为我军赢得胜利,彰显华夏古老民族的尊严和国威。

1953年7月,邓华主导金城反击,迫使美军在停战协议上签下了名字。可以说,邓华的作战,不是只靠蛮力和兵力取胜的作战,而是善于用脑子思考,纵览全局。

凭借经验和理论预判谋算的作战,他依靠知识,又不困于理论,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敢于尝试创新,是一位眼光独到、思维敏锐的军事奇才。

03,崇高品质:胸怀坦荡不搞特殊化

此外,邓华同样是一位品行出众,值得世人敬佩的前辈。他的胸襟坦荡,从不贪慕权势、地位,愿意主动让贤。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11)

那是1951年的某天,正在与彭德怀一起用餐的邓华忽而放下筷子,说了句:"总部领导的位置,是不是该动一下了?"

彭德怀有些惊讶,随即摇了摇头,感慨了一句:"你这个人啊,怎么想起这茬了?我还不了解你?你胆够大、心够细、会打仗,组织派你来朝鲜是对的,我觉得你挺好。"

邓华不理彭德怀的坚决,继续自己的话题:"我听说陈赓同志要来,他担任第一副司令挺好,我当个第三副司令和第三兵团司令便可,第二副司令适合宋时轮来当。"

他的此番建议并非空口,而是具有一定依据:陈赓在军中的威望超过他,宋时轮同样资历比他深,若论资排辈,的确应在他的前头。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12)

彭德怀无奈,只得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拒绝了邓华。转天,不肯死心的邓华以个人名义给远在首都的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又一次提出让贤的请求。

数日以后,彭德怀亲自致电毛主席,要求保留邓华"第一副司令"的职务。中央军委赞成彭德怀的意见,令邓华位置不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当你处于一个旁人艳羡的位置,且受到潜在威胁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如何击败对手,保住自己的地位。

但邓华却恰恰相反,他愿意让出自己的位置,只因他的资历确实不如人。从此一点上,不仅能感受到邓华宽广的胸襟,也能见识到他的清醒和自知之明。

在日常生活中,邓华同样一直保持如此作风。他从未因自己的地位和工作为己、为家人谋取什么福利,而是一直秉承勤俭理念,过着清廉的日子。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13)

他在沈阳军区工作期间,公家曾安排他住到昔日日本关东军司令的官邸中,可邓华却认为这座房子给他实属浪费,主动找了间小房子搬进去,把那栋别墅改造成了招待所。

对待子女、亲属,邓华也非常严厉,他常常告诫孩子们要自力更生和低调为人,不要搞什么特殊化,不要贪图小名小利,也别想着依靠父母。

在邓华生病时,他的侄子因生活困难,无力抚养子女,千里迢迢来求助,希望叔叔可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但邓华拒绝了他。

就像邓华对自己侄子所言那般,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愧对革命后代的身份,只想着有困难了就去麻烦政府。

黄维兵团怎么被歼的(1951年邓华为何主动让位第一副司令给陈赓)(14)

如今,虽然邓华上将已离开人间,可他的子女后代却一直牢记他的教诲,自食其力,在各自的岗位努力奋斗着。

综上所述,邓华上将不只是一位能用脑子打胜仗的将领,也是一位品行出众的前辈。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革命和战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国、为民服务的一生。

话回最初,若是开国大将的名额再多出一位,邓华的确有资格当选,因为他值得称赞和学习,不是吗?

文/史海观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